糖尿病是怎麼形成的?怎麼去調理?

用戶3022117518479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變化以及人口老齡化,糖尿病的發病率在世界範圍內顯著上升,已成為繼心血管病、腦血管病、癌症之後的第四號殺手。而2010年我國的研究也顯示我國20歲以上人群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也已經分別達到9.7%和15.5%。因此糖尿病已成為世界及我國所面臨的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糖尿病是怎麼形成的?

糖尿病是由遺傳與環境等各種因素作用於機體導致胰島功能減退和/或胰島素作用不足等而引發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的綜合徵,臨床上以高血糖為主要表現,可造成多種器官的慢性損傷和功能障礙、衰竭。


糖尿病早期有四個症狀,別不當回事

糖尿病的早期症狀一、容易餓,吃得多

由於體內的糖分被當做尿糖排出體外了,所以吃進去的東西不足以維持身體需要的熱量,導致患者總是出現飢餓感,於是大量的吃東西,但是還是感覺到飢腸轆轆,平時不怎麼吃甜食的人,也變得開始吃大量的甜食,出現了以上糖尿病的早期症狀就需要考慮是不是患上糖尿病,需要及時的去醫院就診。

糖尿病的早期症狀二、手發麻,腳抽筋

糖尿病人會經常出現手腳麻痺、手腳發抖、手指活動不靈及陣痛感、劇烈的神經炎性腳痛,下肢麻痺、腰痛,不想走路,夜間小腿抽筋、眼運動神經麻痺,重視和兩眼不一樣清楚,還有自律神經障礙等症狀,這些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狀。

糖尿病的早期症狀三、感疲勞,尿液白

糖尿病患者常常會無緣無故的感覺到疲勞,特別是上下樓的時候更是明顯。尿液呈現出白色,有甜酸的氣味,如果出現了以上糖尿病的早期症狀,一定要及時的去醫院就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比較好控制血糖,並且會防止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


糖尿病的早期症狀四、眼疲勞,視力

糖尿病患者眼睛容易疲勞,視力急劇下降,看不清楚東西,站起來的時候眼前發黑,看東西模糊不清,眼睛忽然變成了近視,出現了老花眼等症狀。這是糖尿病會引起的視力障礙、視網膜出血、白內障、視力調節障礙等疾病的明顯表現。這個糖尿病的早期症狀出現了,就得趕快查血糖和到眼科就診。


糖尿病如何調理?

若確診是糖尿病前期,應該積極採取飲食、運動等干預措施。

具體有:

(1)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少食飲料、薯條等高熱量的食物,控制油類、肉類及主食攝入量,多食青菜。

(2)適量運動,根據個體的耐受能力逐漸增加活動量。

(4)餐桌常吃帶硒食物

補硒可以保護、修復胰島細胞免受損害,維持正常的分泌胰島素的功能。醫學專家提醒:營養、修復胰島細胞,恢復胰島功能,讓其自行調控血糖才是治療糖尿病的根本。

日常哪些食物有硒?

接觸到的有各類海產品、動物肝臟、紅肉等,少量的紫菜、海帶、蘑菇,也有,但是硒含量高的肉類,內臟等吃多了很容易引起痛風三高等症狀,所以不適合血糖高人群。

所以也可以選擇一些我們富硒地區的農作物,例如富硒的米,富硒紫 陽毛 尖,等等,煮飯的時候吃點,或者喝點紫 陽毛 尖,都很簡單,紫陽毛尖硒含量高,在我國富硒地區,安康紫陽是少有的地標認證農作物,大家去旅遊可以嘗一嘗


老丁說健康路


您好,糖尿病是一組因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或胰島素利用障礙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代謝紊亂性疾病,以血糖升高為主要標誌。


1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主要是因為胰島β細胞被破壞,導致胰島素絕對缺乏或顯著減少。


2型糖尿病一般先出現胰島素抵抗,慢慢出現胰島素進行性分泌不足。


糖尿病的形成與個人生活習慣、家族遺傳史等關係密切。


個人生活習慣尤其與飲食習慣關係更為密切,有些人喜歡辛辣甘肥厚膩之品,又時常不運動,損傷了脾胃運化功能,肥胖日久,最後血脂、血糖等都會升高。


有家族遺傳史的人群更容易得糖尿病,但只要生活多方面提前預防,也並不致病。


所以在沒有得糖尿病之前預防非常重要,作為高危人群更是要越早改變,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將體重保持在理想的範圍之內。


一旦發病了,越早接受中醫藥在內的綜合治療,對防治糖尿病及其併發症越有好處。平時除了用藥控制血糖之外,一定要通過不斷學習糖尿病知識、飲食控制、運動鍛鍊等調理身體。


腎內科專家趙進喜


您好,我是平安喜樂喵,臨床執業醫師,擅長醫學知識普及,我來簡單回答一下您提出的的問題:糖尿病是怎麼形成的?怎麼去調理?

糖尿病是常見病、多發病。由於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人口老齡化等因素導致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加。據WHO估計,全球目前有超1.5億糖尿病患者,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增加一倍。所以,糖尿病已經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



那麼,糖尿病是怎麼形成的?

糖尿病是歸屬代謝、營養疾病。糖尿病不是單一疾病,而是複合病因引起的綜合症,包括遺傳及環境因素在內的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糖尿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十分複雜,無論是1型糖尿病還是2型糖尿病都是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參與其發病過程。

  • 遺傳因素是由發病基因參與發病,所以從遺傳角度來說,糖尿病可以由親代遺傳給子代。
  • 環境因素大家都不陌生,包括:人口老齡化、營養過剩、活動不足、肥胖和不良的生活方式。

那麼第二個問題:怎麼去調理?也就是說我們平時要注意什麼呢?

由於1型糖尿病與自身免疫有關,而2型糖尿病是與生活方式相關。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來減少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



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1. 生活規律,要戒菸和烈性酒,注意個人衛生,預防各種感染。
  2. 肥胖或超重者,要減輕體重。理想體重(kg)=身高(cm)—105
  3. 多吃綠葉蔬菜、豆類、粗糧類以及含糖成分低的水果。
  4. 三餐制:總熱量早、中、晚分別佔1/5,2/5,2/5
  5. 加強體育鍛煉,除了管住嘴還要邁開腿啊。

總的來說就是合理膳食,經常運動,防止肥胖。



好了,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不知道您是否有所收穫呢?

如果覺得我的回答還不錯的話,就點擊關注一下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