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讀萬卷書,對自己的生活有意義嗎?

小米嘉嘉55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人生漫漫,需要與書為伴!

讀萬卷書,你能成為一個牛人。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

——培根

書,是人類智慧的精華,讀書,用最小的代價學習最廣闊的知識,掌握最好的技能,增長足夠的見識。

讀書,可以讓你變得智慧。

一萬小時定律,一萬本書法則

西方有一個“一萬小時定律”,即:不管你做什麼事情,只要堅持一萬小時,基本上都可以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同樣的,可以引申出“一萬本書法則”,只要堅持讀一萬本書,基本上可以成為一個牛人。

主題閱讀幫助成長

讀一萬本書,一定要涉及到“主題閱讀”,就和在一個領域內堅持一萬小時一樣,主題閱讀是要閱讀一個領域內的大量書籍。

主題閱讀,同時閱讀一個領域內10本、20本書,快速建立一個領域的知識體系。然後再閱讀本領域其他書籍的時候,就可以直擊要點,完善知識體系即可。

這樣看,當你閱讀足夠數量的同領域書後,你便成了該領域的專家。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人類發生的一切,不過都是重複再重複,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讀書,能夠增長你的見識。

閱讀大量的書,生活中的各種事情就見怪不怪了,你能冷靜分析事情的緣由,積極開展應對。

讀書,最大的意義是讓你獲得智慧。


我是 ,感謝您閱讀,歡迎您關注我,一起讀書,共同成長!


蘇子淵


真的讀萬卷書,對白己的生活有意義嗎?

(原創)讀萬卷書是一句成語吧。究竟出自何時、何地、何人,還沒有弄清楚。自‘唐以來,很多名人都用了這句話。杜甫在《奉贈韋右丞二十二韻》中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總結。劉彝《畫旨》中也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明代董其昌等等先人都在這句話上加上了自己的引申語。不難看出,讀萬卷書對於人生是十分重要的。

在中國古代,也有“頭懸樑,錐刺股”的苦讀,那時讀萬卷書主要是指科考的試卷。讀書是為了參加科考,如果能金榜提名,便可象范進中舉一樣飛黃騰達,改變自己將一隻下蛋的老母雞賣了才買回早飯米的窘迫狀況。也才可以立身揚名,光宗耀祖。

杜甫"讀書破萬卷"這關鍵在一個“破”字,所謂破就是要讀懂,讀明白,下筆才會有神。讀懂了,讀明白了才能學以致用。

讀萬卷書,則是指的博覽群書,豐富自己知識。通過讀很多的書,以便懂得對世界上各類事物的瞭解。古人也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指路"。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首先是讀萬卷書,如果只是讀“死書”還不行,還要行萬里路,以便增長自己的見識,積累人生經驗,瞭解各種風土人情,將書本上學到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達到活學活用的效果。行萬里路還不夠,還"不如閱人無數",意思是通過接觸很多人,學習別人的長處。“不如名師指路”,又進步地說明了有了比自己知識高的人,就該向他學習,使自己少走彎路。

這個學習過程,首先重要的是“讀萬卷書”,使自己通過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再到實踐中去學習,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因此,讀萬卷書可以指導和約束並且豐富自己的生活,對自己的生活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高樓避愁


題主這樣提問,是有些不相信多讀書對於生活、生命的價值麼?我覺得我現在能理解這種不確定了。

下邊,襟亞就來談談自己的看法吧!

我覺得多讀書、讀好書對於自己的生活是有意義的,我相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也是有意義的。

我不願意把這句話說絕對,是因為我剛剛經歷過人生中一場巨大的心靈洗禮。在這期間親眼目睹了幾個令人痛心的真實人生悲劇,對於其中的幾個主人公而言,讀書、讀萬卷書幾乎是不可能的了。在他們自身現有的條件下,靠讀書去完善他們的生活意義,那完全是虛空不切實際的。

但是,我轉念一想,假如這些人當初多讀過一些書接受了好的教育,採用合適的態度對待他們自己的人生,悲劇還會如此絕望地上演嗎?

下面我舉其中一例,借這個故事來說明一下我的看法吧!


我所說的那場心靈洗禮,是在醫院裡進行的。這是我成年以來第一次獨立面對巨大的人生困難,一直保護和縱容我的父親無力的躺倒在病床上,我忽然成了家裡的頂樑柱,猝不及防、驚慌失措。然而,醫院裡給我的準備好的課程還遠不止如此,除了我自己家裡的必修課,還不得不選修別人家的悲情和苦難。

我在神經介入科照顧老父的時候,病房裡轉進來一個比較特殊的腦血栓病人。這是一個來自當地東南山區的80後腦血栓男性病人。他右側身體不能活動,失去語言能力。看護他的是他瘦弱、絕望、無奈的老母親,因為病人年齡和我相近;老太太的年齡又和我媽媽相近,將心比心,我便起了憐憫之情。

他沒有工作、沒有婚姻、沒有孩子、沒有醫保,有的只是照顧起來格外費力的龐大身軀,這一切和他枯乾、矮小、無知的老母親形成讓人憂患不已的鮮明對比。

然而,苦難遠不止這些!

蓬頭垢面的老太太沒有什麼文化卻喋喋不休,一進門就給病房裡的其他病人和家屬以及每一個進門來的醫生、護士講述她家裡更為深重的苦難。

她的老頭子也是腦血栓,並且還有高血壓和心臟病,剛剛出院,現在在家沒人照顧。他兒子犯病前剛有過一次自殺,左手腕上還纏著醫生處理之後的紗布。兒子從前在工廠裡打工,醫保已經過期了,村子裡的也沒有接著續保。老頭子生病已經花了很多錢,兒子打工存下的錢因為不會說話取不出來。

她和她兒子的到來,為精神上疲憊不堪的我雪上加霜。

我開始蹲在病房門口,瞞著所有人為了她向各種救援機構電話求助!

得到的回覆都是不符合他們的救援條件,讓我向村級地方政府求助……

病房裡另外一位來自農村的也有60多歲的病人叔叔,比較懂得村政府的扶貧政策,進一步瞭解老太太家的情況後得出結論,他們也不符合村裡的救助條件。

隨著治療的進一步推進,這對母子之間的表現和他們之間匪夷所思的關係狀態也越來越清晰的陳列在我們的面前,憂慮也就隨之加深了!

就是那個黑鐵塔一樣的半邊不能動彈的病人,無數次把惡狠狠的目光投向他無微不至、疲憊不堪的老母親,並數次舉起他還能動彈的那隻手臂作勢要打下去。而那個老母親在驚恐的躲開不久之後又會急切地撲上去照顧他!

他拒絕老母親送到嘴邊的飯和藥,包括我在內的所有病人家屬都多次伸手幫助老太太給他餵飯喂藥。他的屎尿不聽老母親的侍候,弄得老太太要付出更多的體力來料理他惹出的禍端。有一夜,打著點滴的時候他從床上翻了下來,順著針頭流出的血弄了一身。晚上我不在,沒看見,我媽媽後來說,幸好我不在,不然會留下更可怕的陰影。

這遠比貧窮和疾病更令人望而生畏!

我媽媽說:“孩子,咱們不是不想管,咱們真的管不了啊,你別不忍心,也別再往心裡去了。這娘倆兒不是正常的娘倆兒,這是什麼怨、什麼仇、什麼人性啊,外人都可憐老太太,他就算是個病人就不能可憐一下自己的親孃?”

我的人生閱歷有限,我困惑啊!

後來,老太太無意中講起來,她的獨生兒子十五六歲的時候任性不上學了,她和她的老頭子沒有辦法只好由著他,混到十八之後拿錢出來讓他學開了卡車。最初賺了點錢,比較風光,前後找了三個女朋友,只同居不結婚,終於也沒有生個孩子。他自殺是因為最後一個女朋友離開他,犯病前的頭一天他喝了非常多的酒……

這個故事我不能追本溯源,我自己有太多的事情要操持。爸爸轉到康復病房後就再也沒了聯繫,終於不知道他們真實的過去也無法追蹤他們行將的未來!

他們的故事一定比我描述的要複雜,我們能看到也許僅僅是冰山的一角,水下的那一部分也許永遠也不可能有機會去探究了。


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很多高深的道理都會顯得蒼白無力。我前邊也寫過一個關於讀書的問答,對於讀書的必要、讀什麼樣的書、怎麼讀書都有從自己立場出發的闡述。(參見問答:《“殺不完的豬,讀不完的書”,你怎麼看待讀書?》)

假如,那個80後病人多讀過幾年書(不用萬卷),多懂得一些人生的道理,多懂得一些倫理的道理,這個故事還會發生麼?

在這個故事之後,我不願意再引經據典的討論讀書對於人生的意義;也不再認為每個人都擁有通過讀書提升自我的機會(所以,前面我說我不願意把讀書對生活有意義這句話說絕對)。不是所有正確的大道理,都能推諸四海皆准。談論讀書對於個人氣質、修養的提升這個層面,在這個故事之後也變得空洞乏力,在最根本的“活”的意義面前,那些似乎都是不切實際的奢侈品。

通過讀書、學習,先學會做個有正常感情、正常倫理、不難為別人、不折磨別人的人其實是更基本更先決的。

至於讀萬卷書,那是要有另外一些先決條件制約的。

所以襟亞認為,讀萬卷書對於“自己”人生有意義,不包括所有的“自己”。但是“讀書明理”對於大多數的人都是有意義的!

用故事回答問題,襟亞還是第一次,希望我拙劣的敘述沒有影響你理解我想要表明的那個不算高明的認識!


謝謝耐心閱讀,我是襟亞!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