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到了高三,基本每个月都要经历一次大考。语文考试两个半小时,一般我们老师会建议学生留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写作文,如果学生实在来不及,至少也要留够45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写作文。毕竟作文60分,占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不能有什么闪失。
某次大型联考结束后两天,班里开始流传一个说法,说写作文时间不需要花太多,那个谁谁谁只花了25分钟,就写出了一篇49分的作文,比人家花50分钟写的还好。作文49分,虽然不算特别高,但在大型联考中,也是不错的作文分了。
但是,这种25分钟写好作文的宣传,不是把同学往沟里带吗?到底怎么回事呢?
我找来了这个谁谁谁,一个聪明外露的男生,他半骄傲半炫耀地说,这次考试前面做慢了,等到开始写作文的时候,一看时间,只剩25分钟了,赶紧唰唰唰,头也不抬地猛写,终于赶在交卷的前一分钟写好了,没想到分数比以前慢慢写的还高。
我问他,这25分钟是从看到题目开始算,还是从写第一个字开始算。
他说,从写字开始算。
我表扬了他,25分钟写800个字,你这写字速度还行啊。
他听明白了我的言外之意,不好意思地摸摸头笑了。后来他自己在班里澄清,开始做到作文题的时候大概还有40分钟左右,审题立意构思都弄好,一看时间只有25分钟了。
在他澄清之后,我又给全班学生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写的。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次去参观一所学校,听一位教师上课,这节课上得非常精彩。苏霍姆林斯基问他花了多久备这节课,他说在这次课前只花了15分钟备课,但其实之前的15年都在备这节课。
写作文也是一样的道理,看起来最重要的是写的过程,其实真正的功夫在写作文之前。
一次单独的考场作文写作如此,扩大到整体的作文教学训练更是如此。
依照写作文规律和学生的认知心理,在学生动笔写作文之前,有许多事是需要提前训练的,是否能将这些事做足做好,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地写出写好作文。
培养学生素材意识
学生怕写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像挤牙膏一样辛苦挤出800字内容还是空洞干瘪的,究其原因是缺少丰富的作文素材。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平时应该多方面积累素材,培养自觉强烈的素材意识。
首先,培养关注生活,体悟生活,积累生活素材的意识。
有人认为学生每天过着单调重复的生活,自然缺少厚实的生活底子,其实不然。学生每天也在生活,他们的眼睛同样能看到春天万物复苏百花开放,他们的耳朵同样能听到种种新闻,但这些未必能成为他们的作文素材。
而一旦有了自觉强烈的素材意识,在看听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去观察去体悟去思考,这些内容就能转化为作文中鲜活的素材。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而要所有学生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启发。
就在今年暮春时节,我设计了一节作文课,其中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回顾刚刚度过的春天里有没有难忘的景、事或由此引发的感悟、思考,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有描绘美丽春景的、有叙述踏青野炊的、有分享理性思考的,生活体验完全被调动了,素材也纷至沓来。
积累生活素材还有很多其他操作方式,譬如写随笔记录生活点滴,写新闻每周一评,课前结合身边事做口头作文等等。
其次,培养立体阅读,善于转化,积累阅读素材的意识。
翻看各种语文专业刊物,都有人在呼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丰富的阅读经验,有助于提高语文能力和作文水平,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不完全是语文老师说了算的事,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绝大多数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非常少的。
退而求其次,从积累素材的角度来说,利用课内阅读材料也是弥补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一般到高三作文复习时,老师多会带领学生整理课本素材,但由于集中整理内容多印象浅收效不大。如果将这个工作化整为零渗透到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去效果会更为明显。
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如果所上之课有素材价值,我都会提醒学生提取素材,并且做一些相应的片段训练。譬如学完《鲁迅:伟大与深刻的另一面是平和》,学生提取的素材丰富多彩有尊重他人、宽容他人、做事细致、坚持原则、淡泊名利、生活需要幽默等等。提取素材后,选择某个素材想象它是某篇作文中的一段进行片段写作,有学生从尊重他人的角度写道: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习惯,它能使自己的人格魅力得到充分的展现,让他人深感人性美好的一面。鲁迅先生尤其不缺少这种习惯,他在待人接物中,不因对方是年幼的孩子而敷衍了事,也不因自身声名盖过对方多少倍而轻视别人。无论是谁,他皆将自己与他人置于一个平等的境地,以最大的诚意相待。他以尊重为礼,赢得了妻儿对他的爱和大家对他的敬佩。
这种读写结合,本身就是对写作能力的锻炼。而学生用心提取的素材自然比老师硬性灌输的印象深刻得多,碰到合适的作文题就轻松派上用场了。除了课本素材,平时做试卷,遇到好的文言文和现代文,我也会启发学生积累素材。久而久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积累了很多素材。
功夫在平时,学生一旦养成了强烈的素材意识,经常收集、整理,占有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和阅读素材,再辅以相应的作文技巧,写起作文当然就“下笔如有神”了。
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好的作文题必定是体现新课标理念的:
“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要写好作文,思维训练极其重要。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就认为,多想比多写多说更重要。作文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与思维能力的高下有关。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多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做到有话可说,言之有物,言之常新。这不单单是说审题技巧,思维不激活,教再多的审题技巧也是枉然。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上。
可以经常让学生围绕某个问题或话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头脑风暴,训练发散思维。我曾经让学生围绕“水”来进行头脑风暴,结果学生各抒己见无所不包,有关于水本身知识的,关于水与人类关系的,关于水文化、哲理的。这样的训练做多了,学生看到作文题就会自然而然地从多方面去思考。
在做读写结合训练时,我也常常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对同一个素材从不同方面立意。譬如对鲁迅用好烟好菜招待客人自己吃劣质烟和小菜,学生就从多方面提取观点如慷慨大方、热情好客、节俭持家、朴素淡泊和好面子等等。
我也鼓励学生对同一素材同一立意尝试用不同文体、不同方式来写。譬如对鲁迅先生的朴素淡泊可以将之处理成议论文中的论据,也可写成记叙文体的,下面就是一个学生写的记叙片段:
鲁迅先生的生活朴素而简单,就如同一碗清茶一般。 先生正在吃晚饭,桌上只摆了三碗菜:一碗素炒豌豆苗,一碗笋炒咸菜,一碗黄花鱼,旁边还有一个扁扁的酒碗,里面倒了半小碗花雕酒。先生一边吃着菜,一边同儿子、妻子开开玩笑,一片和睦景象,不时呷一口花雕,眼睛微眯,一幅享受的表情。 饭后,先生躺在客厅的靠椅上,双眼闭着,嘴里含着烟斗,偶尔拿起身旁小桌上的清茶,浅浅地喝上一口。 鲁迅先生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却过着平凡的生活,云淡、风清。
虽然这个片段的文字没有多少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我特别欣赏这个学生的思维,因为他写这个片段已不仅仅是发散思维的体现了,也涉及到了求异思维,他是在求新。当大家都习惯性地将某一素材处理成论据时,他另辟蹊径想到也可做散文素材,这就是创造性的求异思维。
要想作文脱颖而出,“新”必不可少。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摆脱经验造成的心理定势,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多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
我特别佩服王栋生老师的一节作文能力训练课,他将大家都认可的“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的说法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推翻,最后得出结论:瓦特只是蒸汽机的改进者,他并不是第一个发现蒸汽可以做动力的人。他说:“通常人们对待问题,总是很相信自己的直觉,“这件事是什么就是什么,”没想到的是“这件事看起来是什么,其实未必是什么””。
受他的启发,除了在提取素材、读写训练时启发学生求新求异之外,在平时教学中我也经常有意进行这样的“练脑子”活动,譬如对“滴水穿石”的不同看法啊,“退一步真的海阔天空吗”,“艺高一定人胆大吗”,有时还会利用课前或者课堂零碎时间做一些有趣的训练,譬如一块砖有哪些用途啊,风筝有哪些用途啊,想过河没有船怎么办啊,啤酒瓶还可以用来干什么啊等等。
很明显,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训练应该是交叉进行的,一般对一个问题先从不同角度进行发散思考,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求异思维,这里已经包含我们常说的“反弹琵琶”的逆向思维。当这种思维训练变成常态之后,学生逐渐习惯了这样的思考方式,思维就会变得多样灵活,选择性大大增加,作文想达到深刻新颖就比较容易了,走题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减少。
关注学生预写作过程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始运用“过程写作教学法理论”来指导写作教学,我国许多专家和教师也进行了多种“过程教学写作法”的实验,其操作过程一般有五个阶段:预写作、打草稿、修改、校订和发表。
但我们的一线作文教学基本仍然囿于命题—写作—批阅—讲评这样的模式,虽然有时候会在学生写作文前进行简单的审题指导,在讲评之后会安排学生修改,择优在班级墙报发表,但几乎都会忽略掉预写作阶段。
什么是预写作呢?
预写作就是做好写作前的准备,像运动前的热身,在这个阶段学生要做到选择话题,确定目的、形式、读者,形成中心思想。反映到写作教学中,大概主要相当于构思阶段。
构思因其完全处于个人的内部语言系统中,显得神秘飘渺,似乎是不可教的,所以常被老师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但很多学生的作文内容单薄、结构混乱、立意肤浅,其问题恰恰出在预写作的构思阶段。
只有“想清楚”才能写清楚。要让学生在动笔写作文前“想清楚”,教师就必须想办法让玄乎的构思过程变得明晰起来,将其细化成一个个可操作的环节。
我尝试过这样的课例:
首先让学生围绕“春天”进行头脑风暴,收集相关素材。 然后整理出写作方向,有实写春天的景物和事件,由春天某事某景引发的感悟、思考,借用春天比喻象征义延伸写作。让学生根据现有素材选择写作方向并确定立意。 接着让学生根据立意选择素材,提示选材围绕中心,注意素材的典型新鲜。 最后让学生列作文提纲,完成作文的布局谋篇。
在这样一节课的指导之后,再让学生动笔写作文,学生基本都写得比较顺畅。剩下的就是一些技巧问题。而作文技巧光教是教不会的,要靠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不断练习。
关注学生动笔之前的预写作过程,从审题、立意、选材到布局,把整个构思过程变成可教可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白这个过程中要思考哪些问题要注意些什么,通过长期的练习操作,这个过程在学生的脑子里就会变得自动化,内部语言思维畅达了,外部作文语言表达也就流畅有序了。
总结
教师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适当将指导重心前移,启发学生收集各类作文素材,让作文内容丰富充实;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让作文有深度有新意;引导学生熟练操作预写作过程,让作文从笔尖顺畅地流淌出来。如果这些训练都落到了实处,那么学生即使上了考场,看到千变万化的作文题也不会发怵,无论是花50分钟还是25分钟,都能水到渠成地写出一篇高质量的作文。
参考文献:
蔡明 《写作教学就两字》
王栋生 《思考问题的“路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祁寿华《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
王文彥、蔡明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黄建成主编《写作学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