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对世界的认识始终是十分肤浅的,势如水火的几个列强居然能联合起来侵华,慈禧和她的那帮子大臣实在是愚昧得很。如果满清能多撑个三年,就会看到一场空前的
世界大战,欧洲人自相厮杀起来,绝对比哪个文明都更狠!那么,继承清朝法统的北洋政府又是如何看待一次大战的呢?不少人认为这是欧洲人之间的战争,与我们无关。这些洋人欺负了中国这么多年,在一边看着他们相互残杀有什么不好。不过也有一些人意识到这是个机会,袁世凯手下的头号谋臣梁士诒便是其中之一。
梁士诒认为德奥等国必败,如果中国能加入英法一方,将来对收回青岛等地的主权一定会有帮助。袁世凯觉得十分有道理,便向英国公使朱尔典提出,愿意帮助协约国作战,打击青岛的德军。
作为称霸世界三百年的老牌帝国,袁世凯的这点小心思岂会不明白?朱尔典马上就拒绝了袁世凯,表示不需要中国参战。英国虽然抽不出更多的兵力用于远东,但也不希望中国趁机收回青岛,进而损害英国的特权。
首先,青岛的德军对英国人没有多少威胁,无论是在海上,还是陆地,远东英军都占有优势。只要欧洲战场分出胜负,青岛德军自然会得到解决,英国不需要现在大动干戈。
其次,中国毕竟还是个主权国家,英军即使攻下青岛,也不能名正言顺的长期占领,因而不值得为此花费太大的代价。英国人认为,青岛如果被中国收回,会助长中国收回其他租界的信心。
再次,英国的盟友在远东的盟友日本,对青岛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日本愿意出兵欧洲,加入协约国一方,青岛就是给日本的报酬。虽然这一点没人明说,但英日两国显然早有默契。
有了这些原因,欧洲人才不希望中国参战,更何况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欧洲人根本看不上。就这样,中国在一次大战中“幸运”地保持着中立,没有被卷入到战火中去。
日本人很快就按耐不住自己的野心,于1914年8月出兵山东,将莱州半岛划为交战区,解除了青岛德军的武装。日军完全无视中国主权,占领与德国人无关的潍县和济南车站,把魔爪伸进了中国的腹地。
紧接着,日本利用袁世凯想打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党的心思,以大笔贷款为饵,引诱北洋政府签订二十一条。日本对中国的野心越来越明显,有了山东这个桥头堡,便想把中国变成自己的殖民地。
袁世凯政府明白日本人的伎俩,可又没有太好的办法。山东距离北京很近,又没有天险阻隔,也就是说,日军已经把刺刀顶在中国的胸膛上了。不签的话,很难保证日本不会做出过激的事情来。
袁世凯无力拒绝,又不甘心受日本人摆布,便故意泄露给外国使节和记者,企图利用外国势力迫使日本低头。但是英法俄美等国并没有向中国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他们正全力应付欧洲战场,无力遏制日本的野心。
虽然袁世凯采取拖延战术,但在日本咄咄逼人的压力下,最终还是签下了二十一条。国内的反日和反袁风潮更加猛烈,加速了袁世凯的灭亡。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政府在外交上秉承了梁士诒的想法,再一次准备加入协约国一方。1917年,中国终于等到了机会。战争让欧洲人流了太多的血,不得不借助中国的庞大劳动力(炮灰)。中国向德奥宣战后,十四万华工先后赶赴欧洲,为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名义上讲,中国是战胜国之一,段祺瑞政府希望能收回青岛和山东的主权,修改二十一条,可这种想法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日本已经是列强之一,又是英国在远东的主要盟友,无论从哪方面讲,英法等国都不可能真正站在中国的立场上。
巴黎和会上的那一幕并不是偶然的,在战场上拿不回来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别想讨回来。如果说一战后的国际社会是个朋友圈的话,那么,英法等国是最中央的核心,日本在仅次于核心的内圈里,中国则位于最外面的圈子上。
没人会为了保护中国的权益,而去得罪日本。至于公理什么的,恐怕当时根本没有人在乎。所以当中国人民听说巴黎和会的结果后,真的愤怒了。
我们以为推翻帝制,实现共和后,中国就是国际大家庭平等的一员了。没想到弱肉强食的规则根本没有变,只有寻求全新的道路,才能实现民族自救,中国现代史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