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 焦 口 碑 榜 *
List of Films
策劃 | 深焦編輯部
本期統籌 | totoro
本期編輯 | 往事如煙
前兩日,國務院聯防控機制印發通知,建議低、中、高風險地區(也就是說全國範圍)密閉式娛樂休閒場所均暫不開業。我們迴歸影院的日子,好像變得遙遙無期。全球影院聯盟發佈聲明,呼籲同業互助,疫情影響下,影視業的寒冬更加寒涼。
這個春天裡,因為疫情和病痛分隔出死生兩個世界,不停地告別,卻再也等不到相遇。4月6日,出演《大白鯊》的女演員李·菲耶羅因感染新冠的併發症去世。4月10日,大林宣彥因肺癌離世,原定於4月10日在日本上映的新作《海邊電影院》成為其因新冠疫情而延期上映的遺作。與此同時,關於女性被侵犯的社會新聞層出不窮:北大女生包麗自殺,PUA男友毫髮無損;女孩被高管性侵,《財新》竟特稿暗示雙方關係為“自由戀愛”……種種跡象表明,中國女性處境依舊十分堪憂。
受疫情影響,戛納電影節延期,雖無法確定具體延期至何時,但福茂確認戛納電影節不會以線上形式舉辦。好在武漢兌現了與春日的約定,4月8日武漢按下重啟鍵。這周還有一個令人難過的消息:蔡明亮導演尚未發行的新作樣片《日子》遭洩露,蔡導長文聲討“影片被盜如同謀殺”,呼籲電影愛好者不要如此傷害一部作品。(可看的)資源方面,波藍波宇的新片《戈梅拉島》已有資源釋出,等待它的朋友們可以得償所願了。
上週,我們向大家推介了《從宮本到你》的女主蒼井優和日本美少女與少女形象簡史;為口碑榜榜單上的《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和《火口上的二人》量身定製了影評,也推送了《紳士們》的文章;在侯孝賢誕辰,指路與大師相遇的三種方法;向讀者朋友們評述了肯·洛奇的經典影片,回顧了故人大林宣彥。
口碑榜榜單方面,《原鑽》繼續霸居榜單首位,《隱秘的生活》和《蜂蜜之地》位列二、三位。上週上榜的《悲慘世界》表現不俗,躋進前十,位列第六;另一部新上榜的影片《火口的二人》則處於蓄力之中,排名十一。《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燃燒女子的肖像》與《星際探索》瀕臨下榜,喜歡它們的朋友趕緊投票,救救它們。
本週新上榜的影片是《電鋸驚魂》編劇雷·沃納爾的新作《隱形人》。似乎從片名和“科幻/驚悚”的標籤便能對情節推測一二,備受PUA男友控制的女主,感受到生活中有個無形的影子在無處不在的窺視自己(後背發涼)。另一個上榜影片為佩德羅·科斯塔導演、去年洛迦諾摘得金豹獎與最佳女演員的《維塔利娜·瓦雷拉》。該片講述了一個從非洲維德角到里斯本尋夫的女人,其探親之旅突變為奔喪悼亡的故事。極具風格化的《維塔利娜·瓦雷拉》,是科斯塔電影中“在文學和詩意上最為黑暗的一部”。
本週口碑榜就介紹到這裡,不能相見於影院的日子裡,各位朋友可以更多關注(合法的)線上資源,記得每週動動手指,為榜單上喜歡的影片投票呀~
本期榜單
#本期新片
隱形人
The Invisible Man
導演: 雷·沃納爾
編劇: 雷·沃納爾 / 赫伯特·喬治·威爾斯
主演: 伊麗莎白·莫斯 / 奧利弗·傑森-科恩 / 阿爾迪斯·霍吉 / 邁克爾·多曼 / 斯托姆·瑞德
類型: 科幻 / 驚悚 / 恐怖
製片國家/地區: 澳大利亞 / 美國 / 加拿大 / 英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20-02-28(美國)
片長: 124分鐘
觀看狀態:已有中字資源
北美媒體Metacritic: 72/100
法國媒體Allócine:-/5
IMDb: 7.2/10
豆瓣:7.3/10
徐若風,業餘影迷,自媒體“風影電影”
80/100
把前些年那些爆款的“概念恐怖片”的劇本弄得更復雜、更完整一些,是新版《隱形人》做對的一件事。伊麗莎白·莫斯的無實物表演絕了,人物經歷如狂風暴雨般揪心,她的表演讓人在剛開頭就能代入進她的感官與視角,全程撐住了氣。
PUA控制、男性凝視、METOO時代話語層疊背後隱性的男性中心、受害者被汙名化、體制下公共安全系統的不作為、科技手段作為幫兇——和最近的“N號房”、鮑毓明事件如出一轍。電影設置了眾多議題,討論了多個輪次,又基本保證了情節發展的鮮明順暢,好萊塢的“行貨技巧”就是擺在這了,況且也做到了在視聽上的重重融入。
當然,這些議題一環套一環,明快整齊,也因此而缺乏深入的複雜性,容易顯得貧乏淺顯,談不上極其出彩。這種水平如果是放在劇情片裡,可能會被嚴苛的那類觀眾指摘沒什麼營養,但放在這樣一部商業恐怖片裡,倒反而算是少見的。
文森特九六,手術室裡的影迷,麻醉學在讀碩士,時刻考慮棄醫從影
65/100
後韋恩斯坦時代的主旋律驚悚片典型,雷·沃納爾在傳統類型與時下主題之間取得了微妙的平衡,整個高概念的故事並未侷限在女權,科技入侵導致的人際異變將作品推向社會派,《升級》中的“機械舞”式攝影機運動繼續保留在動作戲,對空間的調度能力藉由題材的特殊性反而激發了觀眾最大限度的想象樂趣和互動潛力,古典與時髦並重,對交互式體驗的視聽技法探索,已然直逼好友溫子仁。但刻意塑造的配件般的假想敵式反派又是缺乏足夠現實根基的,範霍文版賦予透明人的心理側寫和行事動機無疑更加自主真實進而具備生動的冒犯性與威懾力,而不是一個集當下輿論價值導向所反對的各種“不正確”於一身的等著被主角打倒的工具人。
Ada的B計劃,一個堅決響應“新電影”,反對“老電影”的影迷
64/100
祛魅前後電影的語氣有較大變化。前半程的含混一旦被第三方所觀察便不復存在,轉為常規的美式類型作品,對於有賣票需求的電影來說,這種魅惑是不可持續的。即使如此,不為直覺的判斷作更多註解,仍然是有勇氣的。
吳澤源,寫不好小說的影評人
60分/100
開場幾分鐘幾近抽象的氛圍營造,讓人略微想起《妖夜慌蹤》。但格調在之後便一瀉千里。就算拋開劇情bug不提,導演在《升級》中曾發揮的遊戲化視聽才能和血腥惡趣味,也在這個四平八穩的恐怖故事框架中得不到用武之地,於是影片的價值就僅剩下主題本身所固有的社會意義。
張無慢,雷恩二大電影美學碩士。目前仍在研究電影;時刻準備踏上新路!
55/100
攝影機與設定的合謀形成有趣的視覺遊戲。伊麗莎白·莫斯的演出非常精彩。
宋遠程,京都大學電影學碩士在讀,電影愛好者
40/100
能找出十部講女性受迫害妄想的電影,就能找出一百部對媒介進行反思的電影。就算從範霍文的化學試劑變成光學儀器,也沒見比二十年前有更多的表達。
Luxuan,格勒諾布爾大學比較文學碩士,愛電影但從沒想過拍電影的攝影迷
40/100
基本上本片屬於概念為先的電影。隱形、女性反PUA、個體反控制這幾個元素都是極大噱頭,也著實吸引到我。整體上看,影片將控制與隱形這兩個詞語本身引發的恐懼在影片中段就消耗殆盡,前後兩段基調的逆轉與差異有點像當下流行的家居設計:用質感不同的材料達成拼貼感才夠時髦。
從細節上看,影片貌似只能依靠它所影射的社會問題來支撐觀影者對於它的好感,概念與隱喻本身成為作品的遮羞布:依靠前者以以小見大的方式搭建一個挺有野心的框架,但填充其間的細節粗糙。但比較悖論的是:這種主題的電影,如果要成品優秀,必須得在細節上下足功夫,也就是得由作品中的一磚一瓦來以自己的表現力反映框架本身。不然就是空中樓閣,我覺得本片就是有些空中樓閣。
維塔利娜·瓦雷拉
Vitalina Varela
導演: 佩德羅·科斯塔
編劇: 佩德羅·科斯塔 / 維塔利娜·瓦雷拉
主演: 維塔利娜·瓦雷拉 / 文圖拉 / 曼努埃爾·塔瓦雷斯·阿爾梅達 / 弗朗西斯科·布里託 / 瑪麗娜·阿爾維斯·多明格斯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葡萄牙
語言: 葡萄牙語
上映日期: 2019-08-14(洛迦諾電影節) / 2019-10-31(葡萄牙)
片長: 124分鐘
觀看狀態:已有中字資源
北美媒體Metacritic: 86/100
法國媒體Allócine:-/5
IMDb: 7.3/10
豆瓣:7.4/10
Ada的B計劃,一個堅決響應“新電影”,反對“老電影”的影迷
95/100
視覺上延續色調和景別壓迫,聽覺則已經和《前進青春》時期作品完全不同,在《馬錢》基礎上更進一步,特效聲的強化,節點的明晰,科斯塔從均勻的閱讀者變成了富有感情的朗讀者。
仇晟,嬰兒作家,年輕導演,老影迷
93/100
在黑布上作畫,將數字電影推到純潔高貴之地,歎為觀止。與《前進青春》構成相隔40年的互文,顫抖的手和影子,是方泰尼亞唯一與風火水自然韻律的連接。結尾的勞作和生機,與《安吉里卡奇遇》異曲同工。
宋遠程,京都大學電影學碩士在讀,電影愛好者
88/100
空間被雕刻了,語言也被修飾了,科斯塔繼續踐行著他講述歷史與記憶的姿態:剝去塵埃與冰冷,明暗之間是個體的高貴。
文森特九六,手術室裡的影迷,麻醉學在讀碩士,時刻考慮棄醫從影
85/100
對整個人類學與社會學進行反向間離,觀者被拋向太空,幽冥影像似窺洞中偷看得來,遠在地球上從未觀測到的另一極,科斯塔宛如來自宇宙的外星生命,將親切變得陌生,將日常變得超驗,拍攝對象-觀眾-創作者的穩定三角徹底決裂散落在三個時空,而關係失衡裂變出的具備代表性的統一徵象——電影,迴歸土壤,生根發芽,最客觀的史學,最真實的生命。
張無慢,雷恩二大電影美學碩士。目前仍在研究電影;時刻準備踏上新路!
85/100
光與現實的因果關係被破壞,甚而倒置;光影不再是形象的附屬,而是浮出到表面中,與形象處在同一層(strate),成為影像所有語言的其中一些語言。而這種可謂是完全新鮮的語言,在畫面中無時不刻地簌簌存在,成倍地擴充了影片即時的感知容量。使得(看似)單調的畫面卻給人以豐沛的觀感,並處在緊繃的張力之中。
劉二千,香港電影研究者,本雅明是唯一的主神
80/100
反電影。佩德羅·科斯塔拒絕了運動(全片貓視角仰拍固定鏡頭),也拒絕了深度,使影像無限趨近於一種平面性展演:傾斜高光的不規則分佈,background在大片塗抹般墨色中成為blackground;作為surface的當下utterance和expression取代了記憶的imagination;赤腳踏上里斯本的土地,將身體與里斯本化作彼此的interface...相比時間,更關乎空間。
淞可,電影研究僧,偏愛“東南亞”,業餘寫字,拍片,做影展。生活中浪漫,電影中孤獨。
72/100
緩慢的電影,從黑暗中開始在黑暗中結束。可以說是一種極致的私電影與攝影棚的結合。節奏和影像感很舒服,但口述出來的記憶和情緒被消解在了漫長的時間裡,畫面與構圖類似一種新的表現主義,用極端的影像重新拼湊出一個女人的經歷,一個未知的事件。或許導演在用黑色 刻意消解影像能帶給人的情緒,或快樂的或傷感的。
Luxuan,格勒諾布爾大學比較文學碩士,愛電影但從沒想過拍電影的攝影迷
60/100
一部被絕美攝影綁架的作品。單談本片最大看點攝影本身:它擁有攝影界曾長期流行的高對比度、精緻配色、完美光源促成的優質畫面質感所引起極大的審美疲勞(這種風格恰好是攝影藝術尚未能擺脫繪畫藝術束縛的有力證據),它凸顯人物或實物作為存在的本身:但直白、缺少韻味,是缺乏詩意匠氣十足的風格中的一種。
沉重的困苦搭配幾近凝固的畫面賦予作品一種令人難以承受的的滯重,看不到鏡頭的遊走,空間被儘可能地縮減。不知在大銀幕上觀看此片觀感是否會有所改變。不得不說女主豹子般的陰柔、莊嚴混雜氣質為本片添了不少彩。
#上期新片
悲慘世界
Les misérables(2019)
導演: 拉吉·利
編劇: 拉吉·利 / 吉奧達諾·戈德里尼 / 亞歷克西斯·曼蒂
主演: 達米安·勃納爾 / 亞歷克西斯·曼蒂 / 賈布里勒·宗加 / Issa Perica / Al-Hassan Ly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語言: 法語 / 班巴拉語
上映日期: 2019-05-15(戛納電影節) / 2019-11-20(法國)
觀看狀態:已有中字資源
北美媒體Metacritic: 78/100
法國媒體Allócine:4.3/5
IMDb: 7.7/10
豆瓣:8.2/10
Ada的B計劃,一個堅決響應“新電影”,反對“老電影”的影迷
91/100
仍是類型片語境中的作品,絲毫不避諱人物的符號化與臉譜化,不避諱街區高概念化的方方面面。真正異於常規類型作品在於,緻密的意識形態表達通過鬆散的場景組織被呈出。只有少許均衡性的缺憾,例如全片文本鋪設實完全無暇顧及警察在街區外的人物形象,卻仍然試圖在最後一幕來臨前讓他們短暫迴歸生活,原可以充分奔騰的群體力量一定程度被導演對文本飽和度的追求所制約。
Luxuan ,格勒諾布爾大學比較文學碩士,愛電影但從沒想過拍電影的攝影迷
90/100
片中的30度與35度差異論將我們引向斯派克李式的炎熱焦灼、一切能量於悄然中聚合發酵等待爆發。與《為所應為》相比,本片多了一絲匠氣,創作者自身風格稍微弱了些(比如精巧的符號化似乎成為討論社會議題類電影不可避免的表現手法),但依然遵循著前者的精髓:憤怒無用但不得不憤怒,各有各理的社會死結現狀。影片以複雜的社會圖景為材料,編織出一張細緻、真實程度令人驚豔的大網:種族間、社群間、世代間、宗教與現代社會,合謀與分歧、固化與反抗,在令人讚賞的冷峻客觀中透露憂慮。無人機航拍由實轉虛:跳脫出真相見證者之窠臼,進一步深化為作者人道主義載體。
徐若風,業餘影迷,自媒體“風影電影”
90/100
我們雖然身處2019年,但仍要面對著1862年,甚至存在得更早的問題。它們每一樁都是難解的,又都是簡單的——“沒有壞草,也沒有壞人,只有壞的莊稼人”。導演用並不複雜的手法構建出極為驚心動魄的事件和視聽,背後是深入的黑人社群觀察和政治議題的落地化。即便部分橋段的轉折用力地有點“過”,但創作者的位置與視角又是絕對妥帖精準的。
圓首的秘書,深焦DeepFocus主編
84/100
看《悲慘世界》的時候總有一種奇怪的感覺,一方面時常覺得拉吉·利對巴黎底層生態瞭如指掌,觀看電影好像是在透過一臺顯微鏡觀看一個複雜的社會有機體,另一方面又覺得拉吉·利以警察的視點去敘事並不十分明智,因為對方在最關鍵的時間點突然進入了暗處,被渲染成某種神秘不可知的潮水般的力量。如果說這樣一個結局具有某種必然性(無論是現實的還是歷史的),那為什麼恰恰是這個年輕的“蟻群”組織缺乏內部的呈現呢?這是不是從一個窠臼跳進了另一個窠臼?
仇晟,嬰兒作家,年輕導演,老影迷
80/100
具有單元劇的敘事特徵,全片被分為比較平均的三個單元。人物功能被快速介紹,並重復使用。造成全片可信的不是社會真實,而是一種內部高效的調用。最後Issa站在臺階上手握燃燒瓶,極具象徵性的姿勢,鏈接超文本,冉阿讓與馬裡尤斯。終歸是有點取巧,離《阿爾及爾之戰》或《為所應為》差了一線。
宋遠程,京都大學電影學碩士在讀,電影愛好者
80/100
與其說難得的共識會因代際差別而遭到損壞,不如說這種平衡本身就建立在一種脆弱的生態之上。典型人物加上全景式展現,虛幻的國家共同體中種族與宗教問題依舊複雜難解。
張無慢,雷恩二大電影美學碩士
78/100
即便是和其他暴力影像來比,也是非常有力量的影像。名字借了名著氣度,就隱含了某種鐵筆書寫時代史詩的野心;而完成度確實也非常高,因為影動力的豐沛而足以去處理宏觀層面上政治性比較強的文本,確實是足以支撐某種史詩的mise-en-scène。遺憾的是整體的骨架相應的氣象欠缺一些,也許是由於填充其間的血肉還不夠豐滿造成的。
吳澤源,寫不好小說的影評人
70/100
完成度很高卻沒貢獻出什麼新鮮東西的社會問題劇。論視聽與情緒的生猛度,不及《怒火青春》,論對一個張力豐富的微觀世界的精心還原,不及《為所應為》。至於片中人物性格與街頭生態的複雜性,出於篇幅所限,遠遠看不到《火線》的尾燈。留下來的就只剩還算不錯的技術執行力,以及法國人特有的對於革命與毀滅的浪漫憧憬。
肥內,《秋刀魚之味》研究者
70 / 100
作為短片的拉撐,讓人好奇如此適合短篇的故事、題材該怎麼擴充。其結果是,編導為讓節奏不至於放鬆,加入了一些軼筆式插曲,但它們卻又牽動了事件的走向,彷彿其實長片才是原貌而短片進行了壓縮;但實際上,倘若故事只發生在一天,或幾個小時之內,觀眾肯定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感受這個小組之間的糾葛,編導肯定也想到這一點,才在第二幕結束時,突然放鬆了節奏,讓人甚至誤以為影片即將終了。然而,能令人聯想到諸如布朗寧《畸形人》的第三幕,堅實地為本片帶來意想不到的新意;即使收尾略嫌刻意,包括「留下未補全的收尾」又是意料之中了。但總之,先不說有這些傑出的演員協助完成了本片,編導的功力看來仍是未來可期。
火口的兩人
火口のふたり (2019)
導演: 荒井晴彥
編劇: 荒井晴彥 / 白石一文
主演: 柄本佑 / 瀧內公美
類型: 愛情 / 情色
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
語言: 日語
上映日期: 2019-08-23(日本)
片長: 115分鐘
觀看狀態:已有中字資源
北美媒體Metacritics: 70/100
法國媒體Allócine:--/5
IMDb: 6.7/10
豆瓣:6.9/10
劉二千,香港電影研究者,本雅明是唯一的主神
88/100
昭和老人的辯證奇蹟,實現了疏淡與粘稠、內在慾望與外部世界、日常與夢的現象學式轉化:用最尋常的機位和體位將性愛納入日常,又在彷彿置身事外般的回憶與想象中將日常不斷強化,最終以對當下的獻祭之姿贏得末日將至的同時代性。
Luxuan,格勒諾布爾大學比較文學碩士,愛電影但從沒想過拍電影的攝影迷
85/100
超高頻率性愛場景拼湊起火山的乾燥質感,“像蛇一樣的身體”似乎也不願打造出溼漉漉的性感氛圍。虛無主義之下必定迴歸性愛自救,搭上亂倫與最終的共同孕育,便是於孤島黑洞中拋除一切社會屬性,迴歸動物本能。隱喻之作卻可以將性愛拍攝得如此“貧瘠喜感”,但在攝影師野村佐紀子的鏡頭下膠片中又以時光過濾萃取出其間的瘋狂憂鬱。具有層次感的末日與性愛打造一部實實在在的赤裸之作。
仇晟,嬰兒作家,年輕導演,老影迷
75/100
全片只出現過兩個演員,卻難以察覺,因為性愛戲的需要,經典中景被擴大至恥骨,呈現出疏鬆失序的感覺。延續Stromboli以來的天人關係,火山卻只存在於照片和畫中,遙不可及。片尾“舒服”之歌與《百元之戀》“疼痛”之歌一唱一和。
宋遠程,京都大學電影學碩士在讀,電影愛好者
74/100
往好了說是浪漫色情片的精緻復古,往壞了說就是故作虛無的尸位素餐。68一代體會過幻滅,所以可以不厭其煩地講要做愛不要作戰,那沒經歷過那些的年輕人呢?
徐若風,業餘影迷,自媒體“風影電影”
69/100
白石一文的書倒是都很適合拍成粉紅電影,清爽的性愛戲,兄妹二人都經歷內心崩壞後又靠肉體關係達成重建,以及與311事件的互文。火山的爆發和地震的崩陷,以地理災難講兩性關係是白石一文一貫的處理手法,本片則通過攝影、繪畫等形式,視覺化後更凸顯出具象意味的、宛如男女性愛的兩種高潮方式。最後那句“明天開始這個國家就要陷入戰爭”,換種講法就是“人走向死亡而活著”。不過不大明白為什麼能拿旬報最佳,整體看下來就是編劇水平尚可,但導得有些平平無奇。
張無慢,雷恩二大電影美學碩士
50/100
比起感官的豐富更加看重理性探討的敘事方式,不過與之相應情色本身的煽情性(煽動性)的力量就不免變得相對較弱。影片中雖然有很多場做愛的戲,不過煽動性似乎都沒有超過開頭的翻相冊。第一場門口到臥室內整個調度設計得非常好(配合上之前一些讓娜·迪爾曼式室內空間拍法),不過後面嵌在敘事裡面逐漸滑向唯美主義。比較奇怪的是劇作方面一直在採取保留懸念-釋出懸念的做法,感覺處理得比較刻意。對話中的各種話題,還有健康狀況問題的出現也只是還算有趣的程度。這樣看來基本全部是小說改帶來的問題。
#瀕臨下榜
星際探索
Ad Astra(2019)
導演: 詹姆斯·格雷
編劇: 詹姆斯·格雷 / 伊森·格羅斯
主演: 布拉德·皮特 / 湯米·李·瓊斯 / 魯絲·內伽
類型: 科幻 / 懸疑 / 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中國大陸
語言: 英語 / 日語 / 俄語
上映日期: 2019-12-05(中國大陸) / 2019-08-29(威尼斯電影節) / 2019-09-20(美國)
片長: 124分鐘
觀看狀態:高清中字資源上線
北美媒體Metacritics: 80/100
法國媒體Allócine:4.4 /5
IMDb: 6.9/10
豆瓣:7.1 /10
文森特九六,手術室裡的影迷,麻醉學在讀碩士,時刻考慮棄醫從影
90/100
黑色電影式的獨白必然是多餘的,卻也又在無形之中奠定了驅動全片的引擎,皮特作為“創傷偵探”,在茫茫星海的找尋中平息存在和湮滅的互悖,並在了結困擾自己的“執念案件”後最終完成自我療傷。天體基地與宇宙站皆是線索地點,承載類型娛樂功能,猶如西部淘金故事或硬派偵探小說,猶如近年來相同題材作品的常見體徵。太空在幾何塑型與精神寄託上的無限自由給了格雷剖析探索人物內心影像實體化的全新可能,不再追隨於科波拉和赫爾佐格的城市與叢林中的跋涉苦修,催化了空間和角色的有機演變,統一為更加高級的視聽生命,並借無數頭盔、艙門、駕駛員等保守視角窺見,那抹閃耀著的星辰,發出的依然是古典主義的萬丈光芒。
仇晟,嬰兒作家,年輕導演,老影迷
90/100
《Ad Astra》把我們帶回占星學的年代,星體奇詭沉默,宇宙是否有深度?與父親臍血相連,才有距離和運動。愛人進門,才有Surge。一部偉大的2D電影。
徐若風,業餘影迷,自媒體“風影電影”
90/100
今年新片目前TOP3。喃喃自語是一把利刃,配合皮特的聲線和淚痕,直接真摯地切開類型的外衣,將太空片化為絕對的“私電影”。我們只有通往另一個世界,才能變得敏感,走入自己的內心。太空片自誕生以來,很大程度是對古希臘神話的當代重寫——父與子的倫理衝突、伊卡洛斯/普羅米修斯等是反覆出現的母題,變奏成“我”的存在與宇宙的虛無。本片在這一層面上的思索並不特殊,但出色之處在於還混雜了格雷一貫的“唯一的世界與另一個新世界的轉變”之題,從而引發比《迷失Z城》中沉溺“舊世界之夢”更大的迴響。生髮出的是孤勇、沉痛的自責和無藥可救的浪漫。
宋遠程,京都大學電影學碩士在讀,電影愛好者
90/100
《迷失Z城》的另一重視角,太空版《現代啟示錄》。試圖用樸素的人類情感去祛除殖民與探索的神話,但最終卻落腳於虛無。格雷古典的格調和如此奢侈的太空片拍法,在今天著實殊為可貴。
Ada的B計劃,一個堅決響應“新電影”,反對“老電影”的影迷
87/100
看似皈依類型卻反是最不傳統的格雷,以誦讀作為段落內部鏡頭連結的動力。但《星際探索》絕不是啟示錄,它選擇用言語闡明觀念,選擇重新降落,缺少更深入徹底的執念。
吳澤源,寫不好小說的影評人
79/100
覺得更像《現代啟示錄》,旁白的氣質,主角第一人稱視點鏡頭,皮特和船員的關係,一直不登場但存在感極強的遠方大boss。格雷也算抄了二十年的科波拉了但他審美和導演控制力真的好。也說明原創與否真的不是最重要的。
肥內,《秋刀魚之味》研究者
70 / 100
如果說過多的旁白是商業考量的妥協,那麼過多的配樂仍舊是敗筆,消弭了影片本想也應該要呈現的孤獨感。但是,影片極大地削弱戲劇張力,試圖將影片放到一種更接近“純視聽情境”的狀態,仍叫人肅然起敬。並且,雖從當代實驗錄像藝術取經,最終竟看不出任何實驗影像,或也可以說明格雷已經充分內化了這些視覺元素,體現出來的,是瑕不掩瑜的自信之作。
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
Sorry We Missed You (2019)
導演: 肯·洛奇
編劇: 保羅·拉弗蒂
主演: 克里斯·希欽 / 黛比·哈尼伍德 / 瑞斯·斯通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 法國 / 比利時
語言: 英語
片長: 100分鐘(戛納電影節)
觀看狀態:已有中字資源
北美媒體Metacritics: 79/100
法國媒體Allócine:3.8/5
IMDb: 7.7 /10
豆瓣:8.2 /10
徐若風,業餘影迷,自媒體“風影電影”
85/100
即便情節設定令它喪失了作為社會學案例的典型性,模糊了討論焦點。但仍舊是永遠值得尊敬的肯·洛奇,永遠值得尊敬的“社會改良電影”。傷痕累累的父親最終爬上車往前繼續開車的一幕,觀看時有多覺得它“套路”,回想時就會有多心痛。
圓首的秘書,深焦DeepFocus主編
80/100
比起前作稍遜,不過也不太一樣。相比前一部的控訴和追問式結尾,這部裡的僱主其實還有充分時間進行申辯。肯·洛奇試圖讓觀眾看到每個人的處境,而不是浮皮潦草地展現一種漠不關心或者窮兇極惡,進而導向一個更加無解的問題:現代社會每個人都被自身所束縛,被周圍的環境所異化,家庭關係趨於惡化,人與人之間相互傾軋。創作者所尋找的也許不是一個解決資本主義困境的辦法,而是一個善意的、人性的出口;他所要求的,也許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少一些。但也正因如此,還是會被這種單純和直率觸動,正如還會被東木所觸動。
文森特九六,手術室裡的影迷,麻醉學在讀碩士,時刻考慮棄醫從影
80/100
依然是一部“乞討者”電影,但是這次我們感受到了“他”如何由“站著”被擊倒而變為了“跪著”。
淞可,電影研究僧,偏愛“東南亞”,業餘寫字,拍片,做影展。生活中浪漫,電影中孤獨。
80/100
我們也需要這樣充滿細節,情緒飽滿的現實主義。殘酷也不失溫情,觀影過程像是度過了一個溫柔的良夜,能讓人全神貫注。最近國際電影節上家庭題材的片子越來越多,家庭關係和每個人物的塑造值得關注。雖然故事平平,但配上導演老練的敘事和演員出彩的表演,仍然覺得出色。
Peter Cat,製片人、深焦創始人和前主編
65/100
聚焦於互聯網時代自主營業快遞員,不得不說肯·洛奇仍舊最敏銳抓住了當下資本主義形態中最制度化壓迫形式。但陳舊的觀念先行的劇作思維依然拖了後腿,尤其是在結尾部分暴露無遺。即使不說是全然刻板的,但試圖構造矛盾激化的意圖生搬硬拗地拉扯著跟不上人物和劇作,通向真實的反面。
肥內,《秋刀魚之味》研究者
50/100
比起前作,這部無疑「放鬆」了不少,亦即,沒有那麼多的刻意;但是不論是之前的工傷工人,還是這裡的螞蟻工人,他們陷入的無限循環都回應了他們生活處境本身帶來的命運。作為拍給工人看的電影,立意、編織都不難,就這點來說比戈達爾好很多了,應該真能得到更好的傳播。於是洛奇就像是相隔了一百年,用更樸質的方式,呼應著俄國的先鋒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影人。
仇晟,嬰兒作家,年輕導演,老影迷
40/100
僅是材料,而尚未形成電影。被人毆打段落後完全失去說服力。《我是布萊克》稍好一些,畢竟是人物驅動。
Ada的B計劃,一個堅決響應“新電影”,反對“老電影”的影迷
X/100
幾乎每一個人物都以猙獰的表意意圖存在,所以肯洛奇的電影必定不是現實主義的,它遠離自然的行為,總是依賴於高密度的衝突、《綠皮書》式的刻板人物形象和《寄生蟲》式的強轉折吐露悲憫,是一種類型電影。但《綠皮書》也好,《寄生蟲》也好,它們最終都維持懸浮,堅持在虛假的類型外殼中完成表述。所以,肯洛奇不需要收斂戲劇衝突的意圖,而應該變本加厲,只有誇張到近乎天方夜譚的“現實”題材創作,才有可能這樣的表意模式從反面抵達真實,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從真實通向真實的反面。
燃燒女子的肖像
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
導演: 瑟琳·席安瑪
編劇: 瑟琳·席安瑪
主演: 諾米·梅蘭特 / 阿黛拉·哈內爾 / 瓦萊麗亞·戈利諾 / 阿曼德·博蘭格 / Luàna Bajrami
類型: 劇情 / 愛情 / 同性 / 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語言: 法語 / 意大利語
上映日期: 2019-05-19(戛納電影節) / 2019-09-18(法國)
片長: 120分鐘
觀看狀態:已有中字資源
北美媒體Metacritics: 74/100
法國媒體Allócine:4.0/5
IMDb: 8.3 /10
豆瓣:8.7 /10
文森特九六,手術室裡的影迷,麻醉學在讀碩士,時刻考慮棄醫從影
80/100
一切都是現代的,席安瑪是畫面外的第四位女性,負責火和幻,鏡頭裡外的粘稠如同電影與繪畫間的告白,燃燒的女人肖像,熱情的電光閃爍,最後一鏡的維瓦爾第收得拖沓,也是情之所至。
吳澤源,寫不好小說的影評人
80/100
攝影美術表演都很好,整體卻好得有些匠氣。但兩種愛情觀念的衝擊還是很迷人。
宋遠程,京都大學電影學碩士在讀,電影愛好者
78/100
隱去了男性凝視之後,慾望在畫家與模特之間自由地流動。
圓首的秘書,深焦DeepFocus主編
77/100
很敬佩席安瑪在片中幾乎排除了所有男性形象的勇氣,從劇組佩戴50/50標誌進入電影宮的那一刻,電影本身就變成了一個女性宣言。不過話說回來,一部如此油光水滑的精緻影像,一封導演寫給自己戀人的情書,是否真的能給女性影像增添厚度,是否真正敘寫了女性的生存狀況?還是說整部電影其實只是用光影雕刻出了兩個花瓶?讓人持懷疑態度。
肥內,《秋刀魚之味》鑽研者
75/100
秉持席安瑪“清晰”的劇作,影片沒有什麼模糊之處,但也因此不太鼓勵觀眾二刷。起碼,我在二刷時已經失去一刷的雀躍感。不過,閃現的白衣女子,既是一種閃前,也是一種弗裡茨·朗式的妖魅(見《河濱之屋》),恰到好處地將編導重新詮釋的奧爾菲與尤莉狄刻的故事彙集到一起,明喻這段註定短暫的戀情與永恆的回憶。無論如何,影片確實製造出幾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場面,尤其是呈現標題的那段吟唱晚會。不過,想到這部片竟能達到如此純的女性電影狀況(倒不是說女性自覺;這部分確實也不少),還是非常值得鼓勵的。
Peter Cat,製片人、深焦創始人和前主編
73/100
我並不覺得一個不存在男性目光的電影就會是一部女性電影,同理一個沒有男人的世界也談不上是女性主義的。這部電影的某種封閉和狹隘,不僅限制了其中情感進一步發酵,也把某種觀看(觀點)侷限在了表層。而它本擁有如此精確的視覺設計。阿黛爾現代質感肢體和已顯老態的面容,也使影片魅力大為褪色。當然上一句話,不知道是否已是一種令人生厭的男性目光?
巴克勞
Bacurau
導演: 儒利亞諾·多赫內利斯 / 小克萊伯·門多薩
編劇: 小克萊伯·門多薩 / 儒利亞諾·多赫內利斯
主演: 芭芭拉·科倫 / 托馬斯·阿基諾 / 西弗羅·佩雷拉
類型: 劇情 / 驚悚
製片國家/地區: 巴西 / 法國
語言: 葡萄牙語 / 英語
上映日期: 2019-05-15(戛納電影節) / 2019-08-29(巴西)
片長: 131分鐘
觀看狀態:已有中字資源
北美媒體Metacritics: 74/100
法國媒體Allócine:3.8 / 5
IMDb: 8.0/10
豆瓣:7.0/10
Ada的B計劃,一個堅決響應“新電影”,反對“老電影”的影迷
93/100
具體到特定情境的構建方式自然不盡相同,(《巴克勞》基於的是是《水瓶座》、《舍間聲響》更為視覺主導的局部邏輯),但它再次說明,只要掌握音樂、充當牽引力的虛無符號,以及提供類型載體及幽默感的愚蠢故事,許多導演都能以自己的方法再造《霓虹惡魔》:將影片信念寄託於奇趣抽象的“神蹟”。
文森特九六,手術室裡的影迷,麻醉學在讀碩士,時刻考慮棄醫從影
90/100
年度十佳!依然還是以門多薩的作者意志為轉移,“社區”概念等同於現代性的“族群”並向未來演變,浩瀚人類學歷史的運動單位仍舊原始和兇猛,並同與鋼筋水凝土為伍的叛徒一直戰鬥著,孕育出讓入侵者望而卻步的傳說和鬼故事。“巴克勞”高度抽象,脫離城市,查無此地,如一個危險警告信號,橫在預謀人為干預世界人類圖景的推土機前。門多薩的抗爭不再含蓄,血肉橫飛中是洞悉古今的信念與憐憫,本片隱喻的裁決,既是政治本體的,也是電影本命的。
劉二千,在讀博士,香港電影研究者
80/100
就像巴克勞是水瓶座的升級版,《巴克勞》從各方面看都是對《水瓶座》的升級。9102年了還能在一部非年代劇中看到僱傭兵、堡壘、“朋友來了有美酒/豺狼來了有獵槍”,拉美真是世界革命大舞臺,也許應該是我要反思“9102年了”式的認知圖景。影片所呈現的戰爭動員機制其實形左實右,男女老少武德強健,更落實在對地方共同體感覺的不斷強調和重塑上,同時朝歷史記憶方向延展。一點兒也不科幻和隱喻。
徐若風,業餘影迷,自媒體“風影電影”
80/100
一部你完全不知道它會如何走向的奇特電影,也是充滿力量與切實表達的電影,如今的確是罕見的,需要珍惜。開頭的宇宙衛星觀測與回村,即迅速進入到充滿嘲諷氣息的當代魔幻現實主義調性。“近未來版馬孔多”巴克勞,在前半程經歷一種輕喜劇式的民族誌書寫,在後半程則被逆轉為殺戮與禦敵的“戰場”;既是歷史在經歷反哺後的重塑,又是對這份文化記憶的捍衛。可惜的是入侵者最後戰場戲不夠暴裂且入侵者頭目的邏輯不清,最終聯絡到政客身上也有點太順拐了,些許洩氣,沒有把之前的“激動感”發揮到徹底狀態。
淞可,電影研究僧,偏愛“東南亞”,業餘寫字,拍片,做影展。生活中浪漫,電影中孤獨。
75/100
一向現代、洋氣、關注城市與中產的門多薩這回回到了原始,一個近未來的故事,從民族性中透視現代。民族的是一個叫巴克勞的村莊的命運與反抗,現代的是殺戮遊戲,鮮血和人頭。飛碟狀的航拍器並沒有為現代性增色,反而有種糾結於概念中的感覺。村莊和孩子的戲份都很好看,霓虹光下的原始居民對抗現代槍械,構築另一種南美神話。但歸根這種片是一種費力不討好的類型,除非節奏和內容再做些調整,但那樣就又失去它的格調了。
本文系網頭條號特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