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項目頻繁跑路,Ronance融安該何去何從?

近日,TokenInsight發佈的區塊鏈行業報告《交易所真實交易量報告(上)》指出:近半數字貨幣交易所存在嚴重刷量行為。

TokenInsight自有數據中心獲取了主流交易所 BTC-USD(T)交易對自7月起全部逐筆成交記錄,並使用自行開發基於冪律分佈的量化分析模型對數據進行分析。

模型結果結果顯示,36%的交易所(11家)真實交易量比例高於80%;近50%的交易所(14家)真實交易量比例不足一半。

數字貨幣交易所刷量行為早就為人所關注。

交易所、項目頻繁跑路,Ronance融安該何去何從?

2019年3月,Bitwise在向SEC提交的報告中指出比特幣市場"刷量"行為嚴重,全市場真實交易量約為報告交易量的4.5%,僅有10家交易所能夠報告真實交易量。

此報告是研究機構首次通過公開渠道發表關於"刷量"的研究,市場參與者對這一結果表示震驚。

同年4月,BTI 發佈的數字貨幣交易所《市場監督報告》。

報告顯示,CMC(CoinMarketCap)中 Top 25的交易所有17家有99%+的假交易量,調整後的交易量排名前50名的交易所中有35個假交易量超過99.5%。

同年7月,市場流動性與場外交易提供商Alameda Research發佈相關研究報告,並持續公佈真實交易量監控數據。

該結果顯示目前(2019年9月25日)加密貨幣市場中有66.4%的交易量為虛假成交。

Alameda Research對交易所報告交易量真實性的結論有三種:可信,50%可信和不可信。

我們可以很輕易地看出,數字貨幣交易所刷量行為似乎成了行內共識。

行內共識源於幣圈內多數默認交易量決定排名的" 潛規則"。這讓很多交易所樂此不疲。畢竟,刷交易量能讓更多用戶看到,增加了曝光度和知名度,進而吸引更多的人來參與交易。

而相比市場營銷、推廣以及擴大社區這些費用高昂又效果緩慢的宣傳渠道,眼下的交易所誰都不會否認這是一條好路子,魯迅那句"這個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在這裡漸成事實。

據SimilarWeb數據顯示,那些刷量的交易所中,絕大多數都從CMC的排名界面獲得高達90%的推薦量。

這種情況也是近幾年各國對加密市場的監管愈加嚴格的原因之一。其中典型反應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傑伊克萊頓(Jay Clayton)曾稱,"投資者保護"是監管機構面臨比特幣ETF的主要原因"。

這時候,我們不僅要問:數字交易所對於用戶的"欺騙"應該交由誰來解決?這種形式下"沉澱"下來的交易所又是否於市場有益?

實際上,從某些層面上說,這個問題可以由市場"大浪淘金"的機制來回答。

首先,數字貨幣交易市場依舊遵從"大魚吃小魚"的原則。

大的交易所對選取小的交易所進行投資併購。這種情況下會導致多個具有複雜生態體系的交易所巨頭誕生。它們將佈局媒體、礦業、錢包等上下游領域,建立以自己為中心的區塊鏈生態系統。

其次,市場這隻"無形的手"無論何時何地都會配合政府監管這隻"無形的手"。

就目前來看,幣安、CoinBase、火幣等主流交易所陸續在監管政策較為明確的國家開設辦事處、地方站甚至法幣交易所。

以幣安為例,其今年3月已將總部遷至政策相對友好的馬耳他,此後更是陸續宣佈在烏干達、列支敦士登、新加坡等國開設法幣交易所。

最後一點值得注意的是,不斷進入的新數字貨幣交易所與老牌交易所的"混戰"多發生在圈內,市場侷限,且圈內用戶增長乏力。

在這種情況下會發生什麼呢?新數字貨幣交易所在多數情況下,只是充當了"金槍魚"裡的"鯰魚",為老牌交易所提供更強的競爭意識,從而保持活力。

為何新數字貨幣交易所會成為"鯰魚"?

原因或許很簡單,因為新數字貨幣交易所要想與老牌交易所搶客戶,真的很難。

囿於交易所的利益綁定和用戶習慣等因素,除非有很高的利益誘惑,比如像FCoin 這樣級別,否則用戶很難將資金全部轉移到其他交易所去進行交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