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CPA报名季,都有CPA烂大街的说法。甚至还会举证:我一个朋友拿了CPA,却依旧工资平平……
其实,烂大街的永远是学历,而不是能力。
我,一个普通本科,正是凭借着1年CPA六科,打败了几十个名校竞争者,拿到了一家知名上市公司的月薪2万OFFER。
最开始,我可能和手机屏幕前初入行的你一样。从出纳做起,协助整理票据、凭证,然后装订、按时申报,纳税。忙,但没有含金量,工资也低,也迟迟没有进步。
直到在求职时,发现面试我的是之前手下的实习生,这深深刺激到了我。
于是,为了升职加薪,开始了疯狂的考证生涯。拒绝了饭局,拼命去泡图书馆,找各种资料,像疯了一样。熬最深的夜,也得到了最好的回报。我在第一年一次性便通过CPA六科,据统计,概率只有0.00000781。也凭借着这份毅力,披荆斩棘,拿到了理想的OFFER。
回首过去,我有两点感受,特别想分享一下。
第一,考证之外,要记得储备实操能力。
在面试过程中,我之所以能过五关斩六将,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备考过程中,也时刻不忘记汲取最新的政策、实操能力。很多考证党,就对实战一无所知。
第二,别说时间不够用,是你不会用!!
很多人向我抱怨,时间不够用,但是想想你有多少时间,浪费在无用的地方了。
CPA备考学习的第一阶段:理解
有人认为,CPA就是考个证,过了海就是神仙,管他死记硬背,还是用什么别的方法;
有人认为,备考CPA,不仅是要考个证,还要学到”技术“——就是CPA知识如何解决现实工作、生活中的问题。
他们认为,单位愿意付高薪买的是考生的”技术“——你能为单位创造什么价值;而不是那张纸——证书。
不同的理解,导致不同的备考方法。所以,题主问”CPA怎么备考“,这取决于你是什么理念。
我一直主张,学CPA不仅要考个证,更要学到”技术“,改变头脑。
CPA学习的第二个阶段,就是通过模仿、练习“CPA统考指定的内容”,总结提炼出一个一个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最终在脑海中编织成一个“问题的网”。
这样,你见到某个问题,就能迅速反映出对应的方法步骤。
你才能上考场、上职场,去解决“问题”。
你的头脑就从初学者的一张白纸,变成了专业人士。
如果你去记忆整本书、整章的“思维导图”、“内容结构”,这和“问题”隔着好远。
要解决的是“问题”,你背“结构”干什么?又不是考你背书。
有人问,这些”问题“很多吗?不,解决这些问题的“道”——逻辑路线——技术路线,并不多,没有多少条,这些技术路线,或者叫“原理”、“专业视角”,像一条线,把一个一个的“问题”串起来,像珍珠项链一样精美而有秩序。
如果你受过严格的科学研究的训练,你就明白”逻辑路线”和“内容结构”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CPA学习的第三个阶段——创新。
学CPA,学生要的“技术”,它立竿见影带来现实的收益。
你经过了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对教材的每一句话都清晰透彻,对解决每一个问题的方法都了然在胸,
在看待试题、看待自己身边的财富机会的时候,就会像庖丁看牛,你会在考试上创新。
譬如,你会用经济学的技术,来质疑那么经典的会计教材。
…………由于篇幅有限,想了解更多CPA关于备考和知识点,可以关注小编哦!
或者私信回复 CPA 可以免费获取相关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