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最火爆的话题就是,死撑还是倒闭?实体店应该何去何从?
或许对于很多实体店老板来说,这是个最难的选择。
一方是多年的苦心经营,一方是每日剧增的负债。
之前,在网上看到这样的帖子:
一位企业老板说:这次小微企业贷可以申请30万元,对不起,我不要了这三十万,我还是选择倒闭,员工遣散。这些贷款还不是为了给员工发工资,稳定就业吗?最后倒霉的还是我,我不要!
有人说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也有人说30万或许就可以度过难关。
如果换做是你,会做什么选择呢?
其实,实体店在疫情的影响下,已经频临倒闭。面对业绩出现0增长状态,即便开始转让店铺,都没有愿意接盘,很多都是弃店。就像我们这里,去年下半年5万元刚转过来的店,一个月房租4000多,不敢交着房租等下一个经营者,只能清仓库存,倒闭店面。
如今,五一将近,今年的促销活动难免显得“惨淡”。而我们这里的大家具城却要倒闭了。
一张横幅赫然写道:“五一亏本清仓,老板要转行了”。
来往的人群,都会回头看看,毕竟是500多平的家具城。
老板说:“这个家具城一个月房租15万多,员工工资每月还要近5万,一个月不吃不喝得掏出去20万,已经坚持了四个多月,真吃不消了,马上工资都发不起了。”
而像这样的家具城有很多,又有多少是死撑着?又有多少趁着五一促销,要退出赛场?
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而家具市场惨淡,谁才是幕后黑手呢?
真的是这场“黑天鹅”引爆了导火索吗?
其实,家具市场惨淡,这几年一直都颇为明显,而大多数经销商只是靠着小销量,维持有限的市场。
提及过去一年家具市场的惨淡,一种观点认为,主要是由于家具卖场扩张过快,数量远超市场需求,市场低迷、业绩下滑、撤店倒闭是这场危机导致洗牌的表现;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家居卖场过剩只是局部现象,仅存在于个别城市,罪魁祸酋应该是成本结构不合理,不断上涨的租金不合理,装修费用昂贵不合理,合同一年一签不合理,活动把点太高不合理……这些是导致经销商生存困难的根本原因。
但其实,这些观点不过是我们对市场的片面分析,并不能完全把握或预见市场的真相,无论是卖场过剩论,还是成本结构不合理说,卖场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呼吁而停下扩张的脚步,除非它自己愿意,市场也不会因此而转向更加健康的轨道。
如今,市场就像个的竞技场,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群体在玩游戏,因此也有各种各样的游戏规则。
比如卖场,在它的游戏规则里,追逐、成为并保持“寡头老大”是终极目标,评判的标准就是规模,游戏的过程就是扩张,因此卖场想要发展就得不断扩张,不断打压竞争对手。现阶段,卖场之间的追逐与竞争就是一场厮杀,相当残忍。这让人想起以前看武侠片的场景,同门师兄弟练武过程就是相互残杀的过程。只有最后剩下的那一个练就绝世武功,这些武功通常叫做“灭绝一刀”或“无情剑”,冷冰冰的没有一丝温度。
比如经销商,它的游戏规则相当简单,只做生意不做商业,只讲赚钱不讲忠诚。但是作为家具产业链条上最弱的一群人。它的游戏规则更多是受别人牵制,别人愿意给它自由,它才有自由。
再比如工厂,它的游戏目标是尽可能多地抢占市场份额,一个城市只要还有市场,还有卖场要开业,它就要进驻去布点……
但是,这一切一切的游戏规则,无论卖场、经销商或工厂,最终都要依循市场规则而行,市场才是最终的审判者,它有自己的容量底线与审判标准,更有一把无形的惩罚成尺。
而参与其中的企业经营,无论循规蹈矩的,或是巧妙投机的,亦或是成功逆袭的,只要胆敢踩过市场的底线,都将受到市场施予的惩罚,轻则黄牌警告,重则红牌出局。
而这场停业大危机,无疑让家具城隐藏的众多问题曝光,使更多家具城走向倒闭。
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怎么选择呢?
关注行知牛公众号,防止走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