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度神话故事窥探印度文化

我没有去过印度,对印度的一切知之甚少。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网上有很多关于印度人的负面言论,比如说受人诟病的种姓制度,低微的妇女地位,频发的暴力事件,满大街乱跑的牛,爬满人的火车等等,让人感觉这是一个原始,不安全又肮脏的地方。而又听说印度教是造成这一切的根源,于是在我的感觉里印度教好像是邪教,而它又引得这么多人虔诚信奉反而更增添了它的邪性。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接触到印度教,开始是一个宗教电视剧《众神之神》,给我的第一感觉亲切又舒服,处处透露着人生哲学,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怕影视作品的失真,进而我又去查阅了一些相关的书籍,感觉获益良多,进而想来分享一下我的感觉。往往越想要表达得时候,越有一种不知从何说起的胶着,于是就有了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不过我还是会努力,希望能表达出百分之一二来,首先我将从印度教神话人物的族谱来开始梳理。其族谱如下所示:

从印度神话故事窥探印度文化

神的族谱

印度教的主神有三个,分别是创造神梵天、守护神毗湿奴、和毁灭神湿婆。梵天(Brahma)是印度教的创造之神。传说梵天是从毗湿奴(Vishnu)肚脐里长出的一朵莲花中诞生的,也有说他是从宇宙诞生之前混沌状态中漂浮着的一颗金蛋里孵化出来的(金蛋则逐渐演变为宇宙)。梵天诞生后,开始创造世界万物,因此梵天的地位有点像咱们中国的盘古。然而据说作为印度教三大主神中的创造之神,梵天所受到的崇拜却最低,全印度只有一座梵天庙。以我这凡俗的理解力我想可能是印度人觉得反正该创造的都创造完了,拜你也没什么用了。而守护神毗湿奴和毁灭神湿婆的庙宇却遍布全国。毗湿奴性格温和,常化身成各种形象,拯救危难的世界。湿婆普遍被认为是毁灭、医药、音乐、舞蹈、苦行之神,坚定的瑜珈修行者,也被称为“吉祥者”湿婆。喜欢练瑜伽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这位大神,此后再休息瑜伽的时候我们或许能得到更特别的体悟。湿婆还主张众生平等,他关照是件一切生灵。他常说:一切生灵本都是神的后裔,所以是平等的。我想,他的观念与佛家应该是有渊源的。三个主神统称三相神,他们是独立的,各司其职;又是统一的,同时存在且不可分割的。它属于一个“创造——维护——毁灭——再创造”的哲学范畴。

“业力观”是构成印度教理想主义中的主要部份。梵天诞生侯感觉“业力”已经形成,创造万物是他的责任。于是他的心产生了“空”,也称之为“梵”,接着产生了“风”、“水”、“火”、“土”,构成了印度教的五大元素。接着造物就开始了。如图所示,梵天身体的各个部分生出了不同的儿女,然后通过近亲繁殖产生了世间的所有生命。贡献比较突出的是梵天右脚指头生出的儿子达刹和左脚指头生出的女儿萨拉斯瓦蒂结婚为他生了五十个孙女,这五十个孙女又分别嫁给了他的三个孙子,而这三个孙子中影响最大的又数长孙迦叶波仙人。他和堂妹们生了天神、阿修罗、天女、龙蛇等世间一切生物,成为了世间最闹心的爹,因为他的儿女们互为死敌,争执打斗不停,像蛇吃鸟,老虎吃羚羊,鳄鱼吃河马,互相伤害。不过迦叶波仙人对这些孩子们不是很上心,任他们去了。最让他闹心的是大老婆阿底提生的天神和二老婆底提生的阿修罗,两个群体长久以来争夺不休,流血不止。迦叶波仙人显然更钟爱大老婆生的天神,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例子是太阳神因为自己的能力和奉献变得非常傲慢,最后被湿婆的三叉戟杀死。迦叶波仙人非常伤心,诅咒湿婆以后也会杀死自己的儿子,因为这个诅咒,后来的象头神就只好顶着个大象脑袋了。然而,迦叶波仙人的阿修罗儿子们天天都在死,却没见他有丁丁伤心。由此可见,迦叶波仙人显然更钟爱天神儿子们。因为各种原因,天神们生活在天界,享有鲜花阳光和各种珍宝,最主要是拥有永生;阿修罗们则被赶到了地界,生活在没有阳光,四周熔浆横流的黑暗之中,这样的处境也更加深了阿修罗对父亲及众神的不满。从图中也可以看出,迦叶波仙人还是人类的始祖,因为人类始祖摩奴正是迦叶波仙人的儿子毗婆薮所生。在迦叶波仙人的后裔中还有个大人物,哈奴曼。为什么我唯独对他这么感兴趣呢?因为它让我感觉太熟悉了,他能变大变小,快得像风,对恶势力脾气暴躁,对毗湿奴却格外恭敬有礼,是个猴子……想必大家猜到了吧,他妥妥的就是我们的孙猴子嘛。是的,胡适也曾经说孙悟空的原型就是这个哈奴曼。而且这个哈奴曼在印度是个很受重视的大神。其它神里面我比较喜欢的就是象头神了。他大象头,胖胖的,特能吃,外表憨态可鞠,在印度被称为“吉祥神”,也是特别受欢迎。然而他对待恶势力时其形态又特别恐怖,有及其强大的力量,曾率九千八百大鬼军镇压三千世界,是不是感觉也很熟悉,是的,没错,这不就是我们的天蓬元帅嘛。只是“猪”和“象”的区别。印度教的神几乎都是多面性的,有慈善的化身,也有可怖的化身。印度教的构架在我看来有点像道教,三清在上,接下来就是各路神仙,不过我觉得他的哲学思想显得更为浓厚一些。图中还有个叫达摩的人。没错,跟我们的达摩祖师也是有关系的。因为达摩是个很正直的神,所以很多印度人取名达摩。达摩祖师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从图1还可以看到毗湿奴是个铁丁,然而他却与湿婆生了个儿子。这个理拉一直让我感觉很神奇。

印度教里神如此之多,信徒也分成很多派别。虽然有诸多史诗来说明三相神统一的观点,但是出于实用功利的目的,人们还是各持己见,各自供奉各自的神。其中有一个实例就是一个叫菩哩吉的仙人,他只供奉湿婆却不供奉湿婆的妻子,于是湿婆、湿婆妻子萨克蒂女神和众仙就展开了一下辩论;

湿婆:“你说我无处不在?”

菩哩吉:“这是全宇宙都知道的真理。你遍及一切元素之中,我在所有元素中都看见你,我的眼里只有你 ”

湿婆:“既然我无处不在,你便能观那罗延而见我,观梵天而见我,观拉克什米女神而见我,观……而见我,观萨克蒂女神而见我。所以,你的敬奉是不完整的。”

尽管湿婆的辩论很有说服力,菩萨哩吉依然顽固。绕主神转圈时仍只愿绕行湿婆,将萨克蒂女神女神排除在外。后来湿婆与萨克蒂女神合为一体呈女半尊态,菩哩吉又化作一只知鸟绕湿婆半身飞行。众仙人皆摇头,觉得菩哩吉不可救药了,他对萨克蒂女神的不敬让众仙人十分老火。这时,萨克蒂女神发话了:“既然你认为原人重要,而原质不重要,现在我就让你从你身体内原人与原质的矛盾中解脱出来,让原质离开你的身体。”菩哩吉瞬间变成了一堆灰烬,他立马认识到了错误:“我错了,主母。原人与原质是不可分离的,失去了原质我们将不复存在。”这个故事其实是精神和肉体谁更重要的争论,结论是精神和肉体相互依存,是统一的整体,没有精神的肉体是没有生命的,没有肉体的精神不复存在。这个事例也说明讲道理始终也不如痛楚来得深刻。

印度教有时给我的感觉不是一种宗教,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探讨。他探讨的是如何面对所遭遇的困惑、苦恼、恐惧;探讨为人的追求、欢喜、感动和痛苦。它探讨个人的实现与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的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动物的关系,人何与自己相处。它通过大量的对白和实例来表达,人既是独立的人,也是肩负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人,人应该在这些角色中找到平衡点;无常便是有常,自然哺育了人类,所以人应该热爱自然,禁止砍伐树木,污染河流;动物与人一样会有喜乐痛苦,所以不要虐待动物,特别是牛。而与自身的相处之道则是降低欲望,追求更高的精神世界,实现人生的圆满。此外,也有多种多样各种社会问题的探讨。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一个叫阿鲁那修罗的阿修罗,童年很不幸,父亲经常虐待他和母亲,后来父亲又失手将母亲推到撞死。阿鲁那修罗一气之下偷袭父亲,将父亲砸死了。他人生中少有的一点温存随母亲去世而消失殆尽,后来,他用尽一生只为复活他的母亲。他请求各种神,打败各种神,却终究无法实现愿望。他控诉湿婆:“为什么神可以永生,而阿修罗和人却不可以,为什么你的儿子死了你可以让他复生,我却不能让我的母亲复生。”湿婆的儿子室建陀被阿鲁那修罗的孝心感动,决定帮助他,于是跟父亲湿婆产生了冲突:湿婆不能打破规则,违逆自然让私人复生;而室建陀坚持要让孝心圆满。这个实例其实论证的是一个人情与规则相悖时该如何处理的问题。最后阿鲁那修罗见到了他母亲的灵魂,得知母亲自己并不想复生,而是想摆脱生死轮回得到解脱。印度教想说明生死只是对人和阿修罗的考验,而并不是不公。这个实例也说明规则是为人的圆满而定,是为人情而定,两者其实并不冲突。

关于人与自己相处之道的探讨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一次湿婆举办盛会,邀请了所有的神仙,阿修罗以及伽那恶鬼等。盛会上迦叶波仙人的二老婆底提在湿婆面前控诉了阿修罗所遭遇的不公,湿婆当即承诺让阿修罗进入天界,享有跟天神一样的待遇。阿修罗进入天界后马上表现出了“小猪儿没吃过大麦面”的短浅,目无法纪,贪婪懒惰,惹事生非,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很快就把天神给惹烦了。结果,天帝因陀罗又找到了自己的母亲,希望帮助他将阿修罗们赶下天界。天神母亲阿底提为保护儿子们的利益找到了湿婆妻子萨克蒂女神,最后导致萨克蒂女神与丈夫湿婆兵戈相向。在两人快要打起来的最后关头,阿修罗的母亲底提做出了让步,他决定带儿子们返回地界,将湿婆从他的誓言中解脱出来。底提认识到不是自己的儿子们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确实是自己的儿子们还不配呆在天界。然后湿婆的一段经典语录就出来了:

湿婆:“底提,你领悟了部分真理,但还没有全部领悟。你用道德和不道德的眼光来审视天界和地界,天界与地界只是我们的心境,他们折射我们的满足,也映照我们的不满。象征我们的欲求,也喻示我们想要的快乐,与不想要的悲伤,指出我们的出离与执着。无欲无求之人,满足于当下之人,便是生活在天界,因为这样的人解脱了欲望、愤怒、贪婪。心存不满之时,欲望、愤怒、贪婪将会铺设罪恶之路。而永不满足之人,即使拥有一切幸福与全世界的财富,都只有一种心境,那就是身处地界。”

底提:“换言之,为了拥有天界,我们必须抛弃内心的地界。”

湿婆:“天界不是地界的提升,地界不是天界的堕落,当心中的地界被摧毁那一刻,也就没必要拥有天界了。因为天界只是忍受地界之苦的梦想。这是一个愿景,地界消失之处,也就是拥有天界的愿望消失之处。当天界与地界的差异不复存在,这种心境被称为解脱或自由。”

这一段话让人感觉何其熟悉,它的思想与阳明心学不谋而和。天堂和地狱只存于我们内心,善恶也只存于我们内心,心中有天堂我们便在天堂,心中是地狱我们便处地狱。心中充满黑暗之人总觉四周黑暗,心中拥有光明之人只觉处处熠熠生辉。于此可以看出全世界的知识,思想与学识都是归一的,我们只是在通过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方式以及实例来对其进行表达。

而在个人实现与家庭职责、社会责任的探讨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伽内什升首祭神的实例。因为印度教神灵众多,每次祭祀要祭祀很多神,但是从哪一个神开始祭祀呢,于是仙人们开始为难了。他们找到了三相神,让他们指定一个神做为首祭神,三相神推荐了湿婆的儿子伽内什。然而众神对这个推荐均不服气,都认为自己资历比他老,能力比他强,怎么能让一个小孩子凌驾于他们头上。湿婆可能觉得有些尴尬,于是提议竞赛争夺首祭神。他的比赛项目是绕世界飞行三圈,第一个飞完的任首祭神。于是各路神仙铆足了劲,骑着自己的坐骑上演了速度与激情的狂奔。小伽内什骑着他可爱的老鼠坐骑刚出门,绳子缠住了老鼠脚老鼠停了下来,伽内什想起今天还没有为父母普祭,于是又去做了普祭。普祭完发现天黑了,原来太阳神也去参加比赛了,忘了照耀世界的职责。于是他在山巅点燃一盏灯照亮世界,替那些去参赛的天神履行职责。又想起对父亲的承诺,必须要参加比赛。于是他骑着自己的小老鼠绕父母亲走了三圈,三圈结束的时候湿婆笑了,宣布儿子伽内什赢得了比赛。这时,众神都不明白,伽内什解释道:“父母是孩子的整个世界,我绕父母三圈,即是绕世界三圈。”众人听闻,心服口服。湿婆又解释道:“在你们都枉顾自己的职责去争夺绕行世界的时候伽内什为你们担起了守护世界的责任,他的心何其无私。”这个实例我们应该也很熟悉,圣学无处不在,人心都是一样的,高位要职应有德者而居之。

洋洋洒洒的文字让我觉得我的认知依然很肤浅,如果有兴趣可以自己去体会了解一下。印度神话故事,处处都有惊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