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火,火!2019年下半年赚钱小项目

什么样的生意会发财(大概率)?

-对公生意

-满足某种特定需求(细分市场)的生意

1


火,火,火!2019年下半年赚钱小项目


某熟人创业成功。他是做纸质笔记本的,有点小关系。拿到的第一批政f 订单是,塑料封面上印有“某某会议纪念”的那种纸质本。然后,拿着首批销售成功的样品,到各大机关单位去推销,对方也经常需要这种产品,发给工作人员,小厂稳稳当当的发展起来了,最后基本包销了当地几家大单位的生意,现在很稳定。

2


火,火,火!2019年下半年赚钱小项目


分享新创业模式。外地小夫妻在商办楼里买了个小间,42平米,一家人居住。老婆失业,专门做楼内房东的买卖出租生意。通过物管拿到了全部房东名单,时不时看大楼进出口有无搬家迹象,一有情况,立即电话房东揽生意。她还和物管信息共享,二手家具,清洁,收废品,盒饭等各种小生意全干。三年就发了。

3


火,火,火!2019年下半年赚钱小项目


创业小项目。狗医院,近几年比较火。我家周围有个狗医院,装修档次越来越豪华了。五年前是用个塑料布喷绘,简单做了个门头招牌。近几日,重新装修,用的豪华水晶字和中高档发廊的装修标准,非常漂亮。我认识一个开狗医院的外地朋友,确实发了小财,买了省城房和车。

4


火,火,火!2019年下半年赚钱小项目


某二代,钱是有的,但在国外穷极无聊,于是创业做生意了。你想象不出来是做什么高级生意的。卖进口汽车配件,淘宝快递给你。我都笑晕了。国内有很多私人汽修厂,技工是4s辞职的,有能力维修进口车,但缺配件,他就在外国汽修店买来寄给你,赚点差价,据说也一个皇冠了。

5


火,火,火!2019年下半年赚钱小项目


《关于杂货店的运营报告》

今天凌晨,某省会985大四男生,和我聊了一下他在校读书期间的创业经历,利弊得失。现报告如下:

一,雇工,利润和成本

他的创业项目很简单,某大牌24小时便利店,加盟店,省会CBD核心区。什么牌子我不说了,反正就是你天天去吃的那个便利店。

1,全职雇员三人,兼职六人。

2,月销售额,45-50万。主要是销售热食,例如丸子,肉包,盒饭。饮料,生活用品。主要营业额发生在晚上。

3,店面50-60平米,是自己家的,一次性装修押金投入50万。统一风格,不操心。

4,净收益每月4-5万,但房租是3-4万。

5,不能卖私货,只能配送。

二,利弊分析

1,这个店面是自己买的,旱涝保收。如果是租的,每月到手利润是1万。

2,该创业者自己是不守店的,如果是夫妻档守店,可以减少4个人的工资,增加2万元利润。

3,城市核心区CBD,生意好,租金高。

4,店内有摄像头,没有发生营业员偷钱偷货的事情。

5,营业员管理难,工资不高,要求较高,经常和老板有拉 锯。

三,结论

1,如果买门面投资,自己必须要有经营能力。很多门面出租难,经常性空置。

2,老板自己顶岗,是雇工效率的2-3倍。

3,前三年收回本钱,之后是盈利。

4,发不了大财,但养家糊口没问题。比上班自由,但工作时间长。24小时营业。

四,他的体会

第一次创业,不要看什么优惠条件,要和消费者口碑好的大牌合作,虽然不太暴利,但比较规范放心。成熟品牌有整套的东西,给你引路。一般性利润还是有的。熟悉了行业特点后,再自己走路。

6


火,火,火!2019年下半年赚钱小项目


什么人会发财?精确的答案我不知道!我只是把周围这些人进行了一个统计。我分析了一下,他们大致的成功秘诀。

第一个例子。体制转型期,利用原来的影响力和人脉关系,迅速下海,抢占先机。

我认识一个省城90年代国有大商场的部门经理。他原来是负责服装柜台的,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特别是进价,渠道,质量,供应商人品,实力等,这种知识是非常秘密的。90年代中后期,他辞职创业,代理了几个大品牌,迅速在省城的各大商场承包了柜台,打开了销路。

赚取第一桶金之后,他向上游发展开加工厂,自己生产时髦的服装。2008年以前,买了几块非常便宜的市中心工业土地。建设大楼。建成之后,部分自用部分出租。现在几个亿肯定是有了。

第二个例子,市场经济初期,各项政策法规界限不明确,打擦边球。我认识的那个人,90年代是依托一个不太赚钱的实体经济,暗中搞集资,就是拆东墙补西墙,迅速积累了几十个亿的档次,然后进军房地产。但是他比较倒霉,遇上了一次银根收紧,资金链断裂,最后坐牢去了,还连累了很多人。如果他稍微的收敛一点,熬到现在,以房地产的发展速度,他的档次应该是极高极高的。

第三个例子,做对公生意的。主要是给大单位做。我在认识一个工厂老板,专门做西装的。但是不做零售也不出口,他专门是为各大单位,你懂的,做工作制服的。一套服装1000块到3000块。以批发的量,卖出了零售的价。利润之豪华。更加运气好的是,遇到了几次工厂拆迁,赔了几千万,再低价买地,现在也是几个亿了。

第四个例子,本地人吃下了港台企业。90年代初期,港资台资,华裔外资,在内地开厂的特别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这些人也老了,就想把企业关掉。因为涉及到内部非常多的利益纠葛和互相把柄,往往是以比较低的价格卖给了企业的工头。工头接手后,企业经营有好有差,但是无一例外的是赶上了这些年城市土地大发展。因为早期的很多企业,是在城市副中心的地方,原来是很荒凉的,现在是寸土寸金了。这种我遇到过好几个。几个亿也有了。

结论:

1,早期胆子大,敢于下海,抓住了机遇。

2,第一桶金,非常卑微和卑贱。

3,比别人先赚到几百万,赶上了楼市和土地财政,进入亿元俱乐部。

喜欢创新,有创业想法的小伙伴,可以私信关注,随时关注最新项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