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天气不好,
淅淅沥沥的雨打在窗户上,
像是开了一扇诗意的口子,
灵魂随风去到远方温暖的处所。
一直觉得苏州最配下雨天。
观前街也像洗去妆容的姑娘,
一回身,清秀纤弱的干净着。
窝在附近小巷子里的慢书房,
大概一如既往的从容、温馨。
和慢书房的缘分很奇妙。
第一次独自去苏州打发时间,
在它附近的大树下坐了一下午;
第二次只是去它对面坐车离开;
第三次特意订了书店附近的青旅。
当天先去了诚品和forest books,
出来的时候,天色已晚,
苏州的公交车很慢,好像也没有人急,
所有的站点播报都会附带苏州话版本,
一时之间沉迷于这种吴侬软语,
像是在耦园里看到一树的青枇杷,
形容不出来的轻、淡。
到观前街的时候,已经饥饿难耐。
才走了几步,导航提示书店在附近。
犹豫了一下,还是先去书店瞅瞅。
穿过暗暗的巷子,看到橘黄色的光,
一进去,就发现:好、多、人!
翻出慢书房的公众号推送,
果然晚上7点有个分享会,
邀请的是毛姆作品译者陈以侃老师,
而我刚好提前7分钟到。(激动)
Emmm……
吃饭or参加分享会,这是个问题。
陷入天人交战的同时,时间也在流逝。
于是7点整,自觉的领了本毛姆的书,
混迹在了读者坐席里。(微笑)
很心虚…
除了早年间看过毛姆的《作家笔记》,
连《月亮和六便士》都没看过。
感觉自己的存在感在逐渐缩小,
身后刚好传来一声轻轻的童声:
“妈妈,这书好厚啊…”
非常赞同的扭头看他:
是一个小学四年级模样的小男孩,
整个人窝在大大的沙发里,
手托着厚厚的《毛姆短篇小说集》,
旁边还放着蓝色的大书包。
他以为打扰到了我,有点腼腆的脸红,
一瞥而过的澄澈眸子抚平了我的不安。
对哦,没看过就没看过吧。
再环顾四周,已经坐满了读者,
连厕所门前的台阶上都是人。
气氛并不肃穆,像日常的相聚。
读书不必神圣的感觉,真好啊。
姗姗来迟的陈以侃老师和羊毛老师,
比我预想中的年轻,声音也很悦耳。
发现很多文化人,说话都中气十足,
仿佛声音不是源自声带震动,
而是发自心肺深处的某个光亮处。
当然,我的肠胃深处也常发出咕噜声,
实在是很尴尬,捂着肚子退场觅食,
最后一刻还是默默的打量一遍书店:
慢书房借用台阶划分为两部分,
一侧是图书区,一侧是阅读交流区。
选书风格柔和且扎实,摆放层次分明,
一看就知道很用心在做书店。
没来的及好好坐着看会儿书,
我就从慢书房出来觅食了。orz
现在回想起来,
最大印象是:温度。
刚刚好的温度。
不冷清,不灼人。
Tips:
1.大家可以关注慢书房的公众号,很多活动都在上面推送的。
2.推荐平江路上有家青旅,叫做“胡相思”,特别好~
3.慢书房距离弘文书店、文学山房都不算远,步行可以一起溜达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