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地方經濟怎麼辦?

自2019年12月中旬開始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疫情,從起初的認識不足,到信息紕漏延誤,到自武漢向全國快速傳播,乃至當前全球化傳播,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國際關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截止到2020年2月3日12點,全國確診病例達到17241人,疑似病達到21558人,新增人數繼續增多。綜合各方專家預測,樂觀估計疫情結束時間可能在三四月份,保守估計則會一直持續到五六月份。

疫情當前,地方經濟怎麼辦?

毫無疑問,疫情對全國經濟短期內的影響是巨大的。在疫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以前,全國、全球都將採用“早發現、早隔離”的防控措施,這將極大影響人員流動與活動,進而影響物流,使得工業生產因為原材料供應、勞動力不足等造成很大沖擊。

疫情當前,地方經濟怎麼辦?

對增加值佔比超過50%的第三產業影響更為突出,一方面,服務業就業人員佔總就業人數的46.3%;另一方面,在疫情存在期間除了日常生活需要的服務需求大量減少,旅遊、商場、娛樂場所等幾乎全部停擺。

疫情當前,地方經濟怎麼辦?

對比2003年SARS 期間經濟發展情況,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經濟衝擊比較大的是一季度,伴隨疫情得以控制和消退,二季度或三季度經濟將會迎來較為明顯的反彈,預計2020年中國經濟全年影響幅度估計在1 個百分點左右。

疫情當前,地方經濟怎麼辦?

對各地方政府而言,2020 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保障“十四五”順利起航的奠基之年,當前首要任務是全面抗擊疫情,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時,也千萬不要浪費經濟發展“慢下來”的特殊時期,筆者認為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為休整後的經濟發展注入能量。

1、盤清家底

目前很多地方對當地經濟發展的主體、技術、產品、配套產業等情況瞭解不深不透,湖北省疫情發佈會上對本地口罩產能數字出錯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典型體現,家底不清,無法將經濟發展進行體系化、關聯性研究分析,自然會嚴重影響決策的準確性和針對性。因此,這段時間,政府部門不妨

通過電話、網絡等方式開展全方位深入的調研,做到對自家產業瞭如指掌。

2、評估影響

疫情對不同地區的影響是不同的,疫情嚴重程度不同,產業特點不同,對人員活動依賴性不同,到底影響到哪些產業?影響有多大?能多大程度通過疫情後反彈進行回補?建議各地都要“算算帳”,做到心中有數,而不是盲目把所有發展問題都歸結到疫情上來,更為重要的是為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提供依據。

3、做好謀劃

疫情的出現一方面讓政府、企業、公眾都措手不及,另一方面也帶來新的思考和行為,經濟宏觀、微觀局勢都將發生新的變化,在此變局下,各地政府更加需要先謀而後動,充分利用各領域的智庫、專家資源,統籌謀劃十四五經濟、產業發展方向與動力。

4、以實戰促進治理體系升級

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過程中,政府會面對前所未有的信息獲取、數據分析、資源統籌、業務協同挑戰,在實戰過程中,各地政府都必將發現現有信息系統、企業服務、政務運作流程等等各方面的不足,這是治理體系全面升級的重要動力和基礎依據,希望各地政府能夠做好總結,推動本地政府治理體系升級。

作者:眾誠智庫高級副總裁 柳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