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不良債權行業發展的兩個方向

國內不良債權行業發展的兩個方向

行業,按照字典的解釋,是指從事國民經濟中同一領域的生產者集合,擴展到上下游也是成立的。如汽車業,指的是汽車設計、零件製造、生產裝配、銷售經營這整條圍繞汽車的產業鏈。銀行業,指的是吸收存款、發放貸款等基礎金融服務集成的金融產業鏈。

縱觀存在於經濟社會上百年的行業,不外乎兩個最根本的特點:依附於人的需求存在,且行業相對獨立;創造的價值可以得到整個經濟社會認可併為之付費,且付費金額至少能夠滿足行業人的生存需要。不滿足這兩個特點的行業無法可持續發展,很可能只是時代過渡產物。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多元化合作,基礎行業經過時代賦能產生了許多服務於基礎行業的衍生行業。違約行業的產生與發展也是源於金融業的規模化發展,不可避免的金融不良資產不斷增多,以中國為例,以99年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的設立,標誌國內的違約市場產生,並經過多年的發展,演變出了許多律所、拍賣評估機構、民間資管公司、地方資管公司協同服務於這個行業。

國內的違約行業作為一個只發展了20年的年輕行業,能否可持續發展下去?這個行業的核心到底是要創造什麼價值?

個人認為,國內的違約行業的發展大概率會往兩個方向走:一種可能是作為金融業的衍生行業長期存在,因為國內經濟體量巨大,2萬億商業銀行內的不良貸款餘額只是這個行業的一個縮影,放眼整個經濟體至少上10萬億不良和準不良。且隨著經濟體量的不斷放大,即使不良率會下降,但不良餘額在長期絕對是不斷上揚的。且就如同一個城市需要垃圾清理站一樣,不良資產作為金融垃圾也需要處理,變廢為寶。這樣一來,有供給,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行業就能可持續存在。不過這個方向要求行業參與者與規則制定者高度專業,在政策上和技術上都能創造出“變廢為寶”的條件。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大部分行業人還只是在做不良資產的搬運工,創造性的工作是很少的。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作為其他資產行業的某種獲取低價瑕疵資源的特殊渠道而存在,不獨立於其他行業,而是其他行業的某個部門。如股權投資行業,可以通過對違約企業的再輸血,股東層和管理層重組,讓其重新發揮價值。房地產行業,可以通過對違約企業破產清算的不動產進行低價收購,歷史問題解決,重新發揮經營價值。知識產權行業,可以對違約企業的專利發明重新商業化運用,讓產品重新服務市場。這個方向相比於第一種,是行業發展的更成熟的一種模式了。這要求行業本身追求的“變廢為寶”深入人心,且行業涉及的技術門檻和政策門檻全部消失後,才有可能。雖然目前很多房地產商發現了這一機會,在法拍市場上低價獲取資產,但在交流中我們發現,房地產商還是希望高度垂直於自身的專業領域,違約領域的資產雖然便宜,但裡面的法律問題、實際佔用問題等瑕疵的處理,依然存在壁壘,要把違約機會作為一種渠道而不是一個獨立行業,還需要發展很久。

違約行業雖是屬於金融行業,但其能夠真正發揮價值的點並不在於低吸高拋的基礎金融邏輯,而是在之前的低吸高拋邏輯違約後,如何讓破碎的信用重新建立,讓其中的有價資產重新實現流動性。這是一個需要行業人不斷沉下心來做的事情,雖沒有那麼多光鮮,但可以體會到把植物人重新治活的成就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