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控股董事長30年經驗:搞不好人,成不了事兒


課程之前,給大家講個“王老二做活魚”的故事。

什麼叫“活魚”,當魚烹飪好被端上來的時候,嘴巴還在動、尾巴還在擺,就像一條活魚。這是怎麼做到的呢?廚師“王老二”在殺魚之後,用兩塊潮溼的毛巾分別抓住魚的頭尾,油炸之後澆上調料。有人覺得這是因為刀工好,在殺魚的時候沒有動到經絡,有人覺得是因為火候掌握得好,油溫不會過高。

以企業一語道破問題,就是流程和制度,這兩者都很重要。

但最重要的差異點,就是“選人”。魚市場的魚販子一眼就能認得廚師王老二,都嫌他麻煩。因為他選魚總是左挑右撿,專門挑選那種充滿了活力,即使放在砧板上依然“寧死不屈”的魚。

做企業也是如此,最核心就是一個字“人”。今天,我想圍繞“人”分享三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顧客是“人”。

原來,我們講顧客通常是一個籠統的概念,但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顧客正變得鮮活、個性。組織要為顧客服務,並不是說你喜歡什麼,組織就是什麼,而要看你服務的對象。

第二,企業即“人”。

企業就像人一樣,有頭有腳,有手臂、有腰桿,也有思想,也有靈魂,也可能出現頭重腳輕(一線員工機械手)、腰桿不硬(中層幹部沒有創造力)、頭腦不靈(高層領導缺乏智慧)的現象。

第三,“人”即企業。

以前,會把員工看作螺絲帽和機械手,有執行力沒有創造力,現在,我們不能把一個“人”簡簡單單的看成一個人,在數字化時代,掌握了智能、數據和信息的員工可能就像一家企業。

分享嘉賓|汪建國五星電器創始人、五星控股董事長

五星控股董事長30年經驗:搞不好人,成不了事兒

五星控股董事長30年經驗:搞不好人,成不了事兒

顧客是“人”

顧客是組織建立的根基,你要理解顧客,與顧客建立情感和信任的聯繫。

2005年,五星電器剛剛和美國企業合資,美國派了一個高級副總裁,說要做一個市場調研,調查清楚顧客憑什麼購買你的產品。我當時心裡想,這何必興師動眾搞調研,顧客買家電,無非是價格、服務、質量,但他不同意,堅持做了花費300萬的市場調研。

調研的結果出乎意料,顧客選擇購買第一要素並非價格、服務或質量,而是直接接待顧客的員工讓用戶產生信任的程度。

發現顧客對於員工如此重視,我們就選擇氣質形象更好一些、經過專業培訓的員工,結果發現10%的人可以做50%的生意,這對我而言是一個非常大的教訓。

後來我在創辦孩子王的時候,每週開一次媽媽座談會,瞭解媽媽們的呼聲和抱怨,細節對於零售非常重要,如果聽不到顧客的抱怨,生意很難做成。抱怨就是上帝,只要你聽得到顧客的抱怨,說明你還有機會。所以,我當時把一千多條抱怨逐條記下來,一個一個解決。

有人說,你不需要花這麼多時間聽顧客的抱怨,或是,太多顧客的抱怨其實信息都差不多。那我給大家講一個“老木匠找懷錶”的故事。解放前,一個老木匠翻箱倒櫃找懷錶,請徒弟們幫助找,就是找不到,後來他突發奇想,請徒弟們都出去,安靜下來,然後就聽到了嘀嗒嘀嗒的聲音,很快找到了懷錶。

我們找顧客就是要安靜地坐下來,慢慢地聽,這樣才能找到。

以匯通達為例,匯通達是五星控股旗下的獨角獸企業,2018年阿里巴巴投資了45億,估值超過200億。

匯通達是面向農村夫妻店的服務平臺,顧客不是C端而是B端,要聆聽他們的需求,瞭解他們的痛點。我一開始以為,農村夫妻店最痛苦的是供應鏈,瞭解一段時間之後發現,真正的痛點是貨賣不掉。

我們就找一個農村的老大媽,或者是退休的村長、書記,讓他們傳遞村裡的基本信息,比如誰家嫁女兒、誰家娶媳婦、誰家準備買家電,傳遞信息之後會獲得一個小獎勵,比如購物券,有了購物券就可以到店買東西,這樣生意就做起來了。

簡單而言,我們找到村莊的信息點,幫助小店賣貨,每年搞很多大型、小型的活動,就形成了天網、地網、人網的“三網合一”。

五星控股董事長30年經驗:搞不好人,成不了事兒

我們的組織把顧客作為根基,圍繞顧客的痛點和需求展開,圍繞“幫顧客解決什麼問題”這個視角來搭建的組織體系,才是好的組織體系。

像匯通達這樣的組織,怎麼招聘我們的一線員工呢?

首先,農村出身,因為我是服務農民、農村的;第二,二流大學畢業,我不要一流的;第三,回到農村工作的;第四,離家很近的。我出生在蘇州,長在金壇,丹陽就在隔壁,但金壇人不一定完全聽懂丹陽話。我經常說,南京人不一定聽懂高淳話,所以還要屬地化招聘。

大家需要想一想,我的組織和我的顧客適配嗎?為什麼生意做不好,可能因為沒有從顧客的視角來看待並設計自己的組織。

五星控股董事長30年經驗:搞不好人,成不了事兒

五星控股董事長30年經驗:搞不好人,成不了事兒

企業即“人”:站穩腳跟,充實頭腦,挺直腰桿

通常,創業的過程是先找幾個合夥人,然後再找中層幹部,最後才是一線員工。但我不一樣,我通常先找一線員工。

|配置一線員工就是站穩腳跟,要從顧客出發,而非中層管理者的喜好。

第一,我們需要重新認識員工。

現在的員工和以前是不一樣的。一方面,技術進步賦予了個體更多可能,他們最瞭解顧客,一些非常具有創造性的員工往往能想到很多你都想不到的事情。另一方面,數字時代,組織依附於有創造力的個體,員工也從“被管理”轉變為“自驅動”的主體。

第二,我們需要重新定義員工。

員工不再是機械手或是螺絲刀,一個員工可能就是一個企業。

第三,我們要重新激發員工。

所謂飛輪效應,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覆地推,每轉一圈都很費力,但是飛輪會轉動得越來越快,達到某一臨界點後,飛輪的重力和衝力會成為推動力的一部分。這時,無須再費更大的力氣,飛輪依舊會快速且不停的轉動。

激發一線員工的熱情,讓他們成為自驅動的小飛輪。

我們孩子王的員工回家以後可能比上班的時候事情還多,她會發動她的閨蜜、她的媽媽,組織一幫人在線銷售,員工能夠實時看到自己的銷售數據以及顧客評價,也能夠實時看到自己的獎金。

這裡包含工具賦能和機制牽引兩方面:數字化工具助力一線員工成為依託平臺的經營者,觸達用戶、發現機會、促成交易;機制上通過創新基金鼓勵員工觸達顧客、發現機會、促成交易。

|站穩腳跟之後,就要充實頭腦。

頂層設計非常重要,合夥人的頭腦靈不靈活,有沒有智慧,有沒有戰略,能不能把企業做好,就要看這幾個人了。

我創業到現在,五星控股的合夥人一共六個,一起打天下二十多年,是非常不容易的,我總結了一個詞“給”,也可以說是合夥人相處的五大原則。

第一,給予信任。一個企業、一個團隊、一個班子,如果你不信任,那麼就很容易散,我的習慣是透露一些小秘密,只有他才知道。

第二,給予權力。既然讓他做這個崗位,就要給他相應的權力。

第三,給予補臺。他是你的副手、你的團隊,他做的不到的地方你就要給他補臺,給他面子。

第四,給予認可。平時大會小會給予認可,要經常地認可他。

最後,給予利益。

五星控股董事長30年經驗:搞不好人,成不了事兒

|“給”之外,就是“搭班子”,我用五種動物來形容搭建的班子。

第一,要有鎮山的虎,他往這裡一坐,大家就比較服帖,這個人通常是CEO,有的時候是董事長。

第二,要有高空的鷹,他想一些長遠的事情,讓你瞭解更廣闊的世界,獲取更多的信息。

第三,要有叼肉的狼,他懂業務,會做生意,整天在外面跑市場、跑顧客。

第四,要有看家的狗,比如說財務,財務的人一定要很厲害,要看好自己的家,尤其控制好企業的現金流、管理好企業的成本、做好企業的預算。

第五,要有變色的龍,他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組織當中有不和諧,他馬上就會到場,他能夠團結各種各樣的人,領導高層一發話,他就能夠組織大家,執行力很強。

我通常說抓兩頭帶中間,中層就是腰桿子,腰桿不硬,人就站不直、站不穩、站不久。

|中層幹部怎麼配備?我創辦企業多年,在實踐中有五點實實在在的感悟:

第一,業務幹部必須來自於一線。

企業管理運營的人必須做過店長,因為沒有做過產品設計,沒有做過顧客交流,肯定是做不好運營的。

第二,職能幹部必須有成熟經驗。

讓沒有做過人力的人做人力,讓沒有做過財務的人做財務,風險都很大。

第三,中層必須手比頭高。

我發現現在的中層幹部有的時候表達能力,特別是PPT能力比領導都強,一做PPT,少則幾十張,多則上百張,講得頭頭是道。但是,如果講得好做不好,那就要打一個問號了。所以在我們公司主要是看數字,如果他的素質好,行動表現力很好,業績很好,那講得不好也完全可以。

第四,中層必須衝鋒在前。

中層幹部必須要像李雲龍一樣,承擔責任,衝鋒在前。

第五,中層必須年輕化。

中層幹部的成長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未來市場是趨於年輕化的,所以我們要培育80後、90後的中層幹部。

|具體如何培養中層幹部呢?我也有五點體會:

第一,實戰錘鍊:沒有舞臺就沒有人才,將軍是在炮火中打出來的。

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割韭菜,把上面的割掉,下面自然就長上來了。有的員工幹了三年,怎麼幹都是員工,有一天把他提拔成店長,就怎麼看都像店長。人是需要平臺的,要大膽地給他機會。

第二,強迫成長:培養幹部就像生豆芽,高目標倒逼高成長。

大家或許已經沒有發豆芽的經驗了,把豆子用水浸泡之後,如果蓋上稻草,讓其自然生長,長出來的豆芽又細又長、參差不齊,但如果在豆子上加蓋一個板子,那長出來的豆芽就又粗又壯。所以,人還是要有一定的壓力,只有壓力才能成長的更快。

第三,幹部學院:雜草裡選不出棟樑,要在樹苗裡選。

第四,隔級帶教:讓企業家培養企業家,讓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現在,我挑選了七個學員跟著我,每一個月花半天時間,小範圍、面對面地和他們交流,他們有什麼想法也都可以提出來詢問。做企業,要把關注人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第五,以會代訓:集團經營會,前排出席的,後排列席的,坐著聽的,站著看的。

平時我開公司的月度會議和季度會議,高管在前面在開會,後排坐了很多中層幹部,他們旁聽之外,也可以發言分享、同步參與。這樣一方面,與中層幹部同步信息,他們成長更快;另一方面,因為後面有人,也讓坐在前面的人感到緊迫感和危機感,如果做的不好,後面有人在看著你的位置。

五星控股董事長30年經驗:搞不好人,成不了事兒

企業即“人”:

強健骨骼,疏通血脈,打通經絡,注入靈魂

五星控股董事長30年經驗:搞不好人,成不了事兒

企業即人,企業如人。

而骨骼就是組織結構,骨骼的硬朗與靈活決定了組織的耐力與活力。

|如何強健骨骼呢?

第一,把火車改成動車。

原來的火車一個車頭拖很多車廂,所以跑得慢,現在的動車每一節車廂都是自驅動的,所以就快得多。我做五星電器的時候每開一個店就像火車拖一節車廂,開到兩百家店就很累,車頭就拖不動了。

第二,從單船到艦隊。

我們把策略改成船隊,給船隊中跑得快的小舢板更多的資源和動力,而跑得慢的就用纜繩拖一陣子,這些小舢板是獨立經營的個體,以獨立核算的小組織激活整個企業,這其實是阿米巴原則,通過與市場直接聯繫的小組織,實現全員參與的經營方式。

另一方面,小企業容易培養人。在大企業,即使你坐在駕駛艙裡做大副、做總監,可能也不如在小企業裡任職CEO成長的快。這些年,我通過小企業培養了很多人才,這些人才可以獨當一面,未來就是優秀的企業家。

第三,從管控到賦能。

我們現在很少講管理,而是幫助企業成長,給遇到問題的企業更多思想和方法。 我們要重新看待員工,員工和以前不一樣了,現在的員工掌握的知識、具備的能力、以及對於自身的信心都有了極大的提升。90年代,我要求自己的員工有執行力、跑市場就好,現在的員工則需要了解顧客,和顧客互動,有更多的創造力,所以說,對員工和高管要充分授權,所謂充分授權就是說你能給的權力都給他。

我有兩個權力不放,一是文化和價值觀:你必須誠信,不能說謊話;你必須務實,要講究實效;你的思想要去中心化,不是以我為中心,而是要幫助和成就別人。

二是財務權和審批權。其他的權力都要下放,制度越完善,權力下放的力度就越大,“不管”就是最好的管理。

第四,從封閉到無界。

數字時代,有幾個變化:用戶變得更加個性化和多層次,商業基礎設施也更加高速便捷,最重要的是,競爭邏輯發生了劇變。

之前的競爭邏輯我稱之為“比較型邏輯”,我比你好我就贏了。比如,臺塑集團創辦人,被譽為中國臺灣的經營之神”的王永慶,他大米永遠比別人賣得好,為什麼呢?

當人家不送貨上門的時候,他送貨上門;當人家也送貨上門的時候,他就換上鞋套把米送到米缸;當人家也把米送到米缸,他就把米缸裡的剩米倒出來再把新米倒進去;人家也這麼做,他又開始算計了,說你上次買米是2月8號,那26號的時候米大概吃完了,他就提前給你打電話。每次都比別人多一個小小的動作。多一個動作,比別人好,就贏得了市場,贏得了競爭。

就好像來了一隻老虎,我把鞋帶一系,跑得比你快,就不會被老虎吃了,因為老虎不會挑肥揀瘦,但現在來了幾隻老虎,一個人跑快了是不行的,要幾個人團結在一起去面對。

孩子王遇到的挑戰也一樣,原來孩子王以賣尿不溼和玩具為主,孩子的早教、旅遊、醫療、其他生活服務統統不涉及,但媽媽會轉向其他提供相應功能的社交電

商,這樣我的客戶就被帶走了。

也就是說,在數字時代,我們不得不去滿足顧客的多樣性需求。我們與1700多個合作伙伴合作,把線下服務在線化,和以前的線性思維完全不同,多方合作的底層邏輯是開放合作、共生共贏。

搭建骨架之後,就要疏通血脈。血脈就是企業的文化,組織文化與成員的工作滿意度、工作投入度、組織承諾和動機顯著相關,要讓它激發員工的創造力和激情。

知識不等於文化,文化是知識應用實踐產生的結果,知識碰撞達成的團隊共識。換言之,只有讓知識轉化為價值才是文化。

此外,我們還要打通經絡,就是企業要用目標、方法和工具來消除個體差異,串聯手腳腰頭,把員工集合起來。

所謂目標刻在岩石上,方法寫在沙灘上,我們很難統一方法,但是可以統一目標,以高目標倒逼創新創造。輕鬆的環境是難以得到發展的,要完成看上去完不成的目標,合格的經理人完成任務,優秀的經理人超額完成,卓越的經理人是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最後,注入靈魂。領導力是企業組織的靈魂,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無處不在。

靈魂的核心點在於遠見,就是對未來必須要有充分的想象,做團隊做不了的事,看團隊看不到的路。做領導,要做擺渡人,渡人渡己。

五星控股董事長30年經驗:搞不好人,成不了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