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了,外公卻再也看不見天亮了。外公一直都生病,很嚴重很嚴重的病,他很痛苦,經常痛苦的呻吟,家裡人也很難受,為他心疼,誰也沒有辦法減輕所愛之人的苦痛,“感同身受”這是安慰人的一句話罷了,沒有人能真正的感同身受,再多的苦痛都只能他自己一個人承受,自己偷偷地流淚,家裡人也偷偷地流淚。
每個人都明知道所愛之人總有一天會離開這個世界的,每個人都會在某一天告別這個世界的,我們都知道外公不久後將會離開我們,但誰也沒辦法挽留,即便你拼盡了全力,你也沒辦法改變自然的規律,改變自古以來的生老病死,甚至當親人因為病痛過於痛苦的時候,你會覺得死亡或許對他竟是一種解脫,道理都是極其容易明白的,但是誰也捨不得,我們捨不得外公,外公也捨不得我們,感情遠遠大於理智,可是那又能奈何?
只有深深嘆息罷了,心疼罷了,並勸慰自己不可過於執著罷了。
前天兒,外公還跟我說他其實很愛我,你能想象嗎?七十多歲的老人說“我其實很愛你的!”我也那麼愛他的,可是轉眼間他卻不能再說,誰能明白那種突然的感覺?那種失去的感覺?那種不過是剎那的感覺?
兩年前祖祖也是如此離開我的,很多人以為悲痛便會落淚,其實也不盡然,真正悲痛,也會欲哭無淚,只覺得一陣驚愕,一陣不可相信,好像他並不曾離開,只有靜下來默默地想,默默地想,越想越覺得悲傷,禁不住心酸,淚水默默地流,外婆和媽媽沒有時間去默想,她們要忙著操辦外公身後之事,她們要忍著悲痛忙前忙後,讓離去的人安心地離去,越來越明白祭祀為何重要,我們每個人不僅需要善始,也需要善終。
明天就要過年了,過年本是團圓的日子,今年於我們卻是別離,人生經歷多了生死離別,對死亡的看法都會變得越來越不一樣,對生命裡的很多東西,似乎變得容易接受,我們的心也變得越來越包容,越來越冷靜,越來越堅強。
外公辛苦了一輩子,是個勤勞節約而又醇善的人,外公喜歡聽歌,小時候,只要我到外公這兒來,他都會放好聽的歌, 外公外婆一定會提前準備好我愛吃的魚,外公平時也愛泡點茶喝,每次我來,他總會泡最好的茶讓我嚐嚐,還讓我猜這是什麼茶?我一猜就中!外公驚喜地看著我,覺得我厲害極了!外公喜歡整潔,但是我經常為了看電視,把他的床弄得亂七八糟,但是他從來不怪我,我常常能逗得外公開懷大笑!他特別喜歡吃糖,尤其只喜歡吃甜的,唉!或許是年輕的時候吃過太多生活的苦了,人老了,會變得像孩子一樣,需要人照顧,需要人陪伴,需要人哄著,需要更多一點的甜蜜。有時候外公說話,會覺得他跟小孩子一樣單純,他疼你,疼在心裡,總是不言語。
生死自古不由人,來到這個世界沒有經過你的同意,離開這個世界也不會經過你的許可,這就是生命,今天不知為何,似乎格外的冷,腳都凍僵了,或是心裡太悲涼。
為何需要我們經歷生離死別,因著我們最後需要面對自己的離開,在小的時候,你認為自己會有一個漫長的人生,當你真正老的時候,身體衰弱,像枯萎的稻草一樣,然後再一點也不讓人奇怪的死去,你才驚覺原來人生何其的短暫,像什麼來著?像曇花一現,流星一閃,像講一個故事,卻不是一千零一夜,只有這忽然而逝的晝夜,我們開始努力的學習何謂“永遠的別離”,我們開始努力的探索何謂“得到”與“失去”,我們開始思考未知死,焉知生?
有一本介紹死亡的書,叫《天藍色的彼岸》,其言:“就像一片樹葉。落下來的樹葉意味著什麼?死亡。對,就是這樣,落葉死了,但並不是結束。因為它成為泥土的一部分,即將成為一個生命的一部分,會長出新的樹,新的葉。落葉歸根,人也是一樣。”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某些東西,會讓一切變得美好些,溫暖些,更有人情味,落葉歸根,每個人的生命就像春、夏、秋、冬一樣過渡自然,生生不息,這樣活著的人會活得更豁達,離開的人會更踏實。
全家人聚在一起的時候,一家人聊著家常,開著玩笑,逗外公開心,聽著我講的笑話,外公儘管病痛,他也忍不住笑了,他那麼開心地笑,那晚全家人都在,外公說:“今晚人到得很齊,熱鬧,我很開心!”說著說著,他卻突然病危,全家頓時慌了,拼盡全力搶救,總算把外公從生死邊緣搶救回來了,可是這次,親愛的外公,卻真的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他不能再陪我說話了,不能再吃我們買的糖果,也不會像往日那樣說:“其實我很愛你!”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讓人念念不忘的是愛,愛一個人,即便他離去了,也還是住在心裡,我惦記著我的祖祖,也惦記著我的外公,為什麼要有“清明節”?因為我們永遠都不能忘記自己逝去的親人,在他們活著時敬孝,在他們逝去時敬心。
親愛的外公,我們會永遠懷念您,永遠愛您,一切都會是新的開始,願您的魂靈在天藍色的彼岸得到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