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線城市房價下降以及人口出生率相關問題的分析

對一線城市房價下降以及人口出生率相關問題的分析

(諸葛找房市場研究員姜國君)

一年多來,一線城市房價出現了緩慢下行的趨勢,主要還是受調控較嚴、市場遇冷兩大因素的影響。“房住不炒”定位的深入落實,使炒房現象得到遏制,房價水分被逐漸擠出,價格也更加接近實際價值。此外,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導致資金運轉水平、購買力水平都有所下降,再加上一線城市房價絕對值本身就比較大,使得部分剛需購房者更加難以跨越購房門檻,這一趨勢的持續也對房價回調起到了重要作用。

就目前的情況看,近年人口出生率下降對房地產市場造成的影響實際上是很微弱的。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雖然減緩了家庭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釋放,但在以剛需為主力的市場格局裡,這部分利空因素尚不能主導房價的運行。若人口出生率持續下降,甚或出現負增長,對樓市的利空影響確實會越發明顯,但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目前的一些論調為時尚早。

有關2018年我國人口負增長的說法存在較大爭議,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人口出生率確實逐年下降,二胎政策收效甚微,這對社會及經濟方面都帶來了較大的壓力。但是,我國的情況具有特殊性,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不僅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契合,還與社會倫理有著莫大關聯。當前的倫理現狀是,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人的物質訴求及精神訴求的全面釋放,使人們較大限度地強化自主意識的同時,與他人及社會的關係則相對弱化了,這在人口方面表現為“不願生”或“少生”。因此,我國的特殊國情決定了人口預期不能生搬硬套基礎數據,也無法參照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拿當前人口預測未來經濟走向是站不住腳的。

從歷史上看,中華民族經歷了數次倫理、價值偏移以及扶正的過程。如西周初年出現在男女之間的倫理偏移,後被周公旦扶正;如魯訊先生在學術講義《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裡指出的魏晉時期的流毒——吃五石散,後終因其為害過大而遭唾棄。這些歷史經驗表明,中華民族的自我修復能力十分強大。那麼,目前因倫理有所偏移導致的人口出生率下降的情況,是很容易得到改善的,再加上我國人口基數大,相關負面影響也易於修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