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群雄並起的東漢末年雖為曹操所脅卻是他亂世中最好的歸宿

前言

原創不易,看到的朋友們不要忘了點個關注哦

說到東漢最著名的君王,除了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外,知名度最高的恐怕就是漢獻帝劉協了。說到這個漢獻皇帝,不僅在東漢十二帝中聲名顯赫,就連在我國整個古代史中,他的名頭也是噹噹響。倒不是他治國理政的能力有多高,而是生逢亂世的他人生經歷充滿了傳奇色彩。

我把漢獻帝劉協的一生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被董卓控制階段(初平元年-興平二年。公元190年-195年);被曹操父子控制階段(建安元年-建安二十四年。公元196年-219年);第三階段:退位安享晚年(魏文帝黃初元年-魏明帝青龍二年。公元220年-234年)。今天咱們主要聊聊前兩個階段。

一、福禍相依

估計很多人不會知道,劉協之所以能夠即位得益於率軍進入洛陽的幷州牧董卓的賞識。當時由於帝都大亂,一群宦官裹挾少帝劉辯和年僅九歲的陳留王劉協倉惶出逃。後來宦官迫於兵壓集體自殺,孤苦無所依的兄弟二人在路上遇到了前來接駕的董卓。

漢獻帝:群雄並起的東漢末年雖為曹操所脅卻是他亂世中最好的歸宿

△董卓

董卓見到皇帝完好無損便向其問話,結果驚嚇過度的少帝劉辯戰戰兢兢吞吞吐吐說不出個所以然。於是董卓又問旁邊的小劉協,沒想到陳留王鎮定自若對答如流。兄弟倆遇事時截然不同的心態讓董卓產生了立劉協為帝的想法。

《三國志·董卓傳》引《獻帝紀》載:卓與帝語,語不可了。乃更與陳留王語,問禍亂由起;王答,自初至終,無所遺失。卓大喜,乃有廢立意。

畢竟無論何時何地何人何事都喜歡聰明伶俐的小孩兒。兵強馬壯氣焰沖天的董卓說幹就幹,於是乎劉協登基成為這個行將就木的王朝最後一位皇帝。

然而董卓出身行伍也並不是什麼好人。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但萬事都有兩面性,性格往往也決定身邊人的命運。很不幸出身行伍的董卓並不是什麼好人,更不是更夠匡扶漢室的救世主,相反,他貪婪成性,心胸狹隘,殘暴嗜血,為了樹立威權不惜濫殺無辜結果搞得京城洛陽人心惶惶。

漢獻帝:群雄並起的東漢末年雖為曹操所脅卻是他亂世中最好的歸宿

△我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結局也最好的傀儡皇帝亡國之君:漢獻帝

卓性殘忍不仁,遂以嚴刑脅眾,睚眥之隙必報,人不自保--《三國志·董卓傳》

諸位試想一下這樣一位大權在握殺人不眨眼的丘八長此以往時刻呆在你身邊作威作福,你能受得了麼?這個時候甭說你是皇帝,在亂世中沒有掌握皇權的皇帝有時候屁都不是。

董卓的麻木不仁也終於引起了天下有識之士的不滿,以家世顯赫的袁紹為首,十餘路滅董大軍迅速組建起來,聽聞消息的董卓很識相的在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決定帶著皇帝西遷以避鋒芒。

長安是一座大城同時擁有山河之固,另外距離自己的老巢很近,是非常理想的遷都之地。於是在洛陽滿城的沖天火光中董卓帶著數不盡的金銀珠寶奔向西京。

初平元年二月,乃徙天子都長安。焚燒洛陽宮室,悉發掘陵墓,取寶物--《三國志·董卓傳》

百年帝都被付之一炬表明了董卓無意東還的決心同時也顯示了他的格局:不過一個胸無大志得益於戰爭的“小癟三”。

但無論在曾經的洛陽還是如今的長安,被董卓緊緊攥在手裡的劉協日子一定不太好過。在長安城中不可一世權傾朝野的董太師依然延續著他的血腥殘暴,並且越來越變本加厲。其中不乏朝廷大員。

漢獻帝:群雄並起的東漢末年雖為曹操所脅卻是他亂世中最好的歸宿

△長安城

法令嚴苛,愛憎淫刑,更相被誣,冤死者數千。百姓嗷嗷,道路以目--《三國志·董卓傳》

在這幾年的時間裡十幾歲的劉協一定整日過的提心吊膽生不如死備受煎熬。那些被殘殺之人血淋淋的場景長久以來對小皇帝造成了極其巨大的心理壓力。而這種壓力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

但他不想死,董卓一時半會兒也不會讓他死。因為小皇帝對作惡多端的董太師來說是一個分量十足的籌碼,只要那些宣稱效忠皇室的義軍來討小皇帝就是一個作用巨大的附身符。

然而算來算去董卓還是失算了。內部的瓦解往往比外在的殲滅來得更為迅速和猛烈讓人猝不及防。董卓沒等來東方的大軍卻等來了三姓家奴,自己的義子呂布鋒利的屠刀。

二、幸運傀儡

董卓的死引起了長安的大亂,沒過幾天安穩日子的劉協被李傕郭汜相挾持,最後幾經倒手被楊奉,韓暹帶到了已成一片荒野的洛陽城。

這應該是劉協經歷過的最艱苦的日子。沒有衛兵,沒有居所,沒有糧食。殘破不堪雜草叢生的洛陽城早已化作死氣沉沉的焦土,小皇帝和他的群臣們面臨著巨大的窘境

天子入洛陽,宮室燒盡,街陌荒蕪,百官披荊棘,依丘牆間。州郡各擁兵自衛,莫有至者。飢窮稍甚......--《三國志·董卓傳》

是的,落毛的鳳凰不如雞,同樣無權的皇帝誰會去在乎他的安危死活。

但沒人在乎的恰恰說明他們不識貨,而識貨者得其利。此人名叫曹操。

漢獻帝:群雄並起的東漢末年雖為曹操所脅卻是他亂世中最好的歸宿

△一代梟雄,真正實現匡扶漢室的魏王曹操

在漢獻帝最落魄的時候曹操率軍出現了,他將小皇帝迎入自己勢力範圍的核心地區:許昌。好吃好喝的招待伺候,也恭恭敬敬以盡君臣之禮。

太祖乃迎天子都許--《三國志·董卓傳》

《三國志·武帝紀》對此更是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自天子西遷,朝廷日亂,至是宗廟社稷制度始立。

這就是曹操跟董卓的不同之處。曹操是一個曾被評價為“亂世之梟雄,治世之能臣”的人。一個亂世一個治世後面分別對應的是兩張截然不同的人物畫像:軍事家以及政治家。

近現代有個外國人說過一句非常著名的話,大意是:軍事是政治的延伸。因此我們不妨說曹操骨子裡是一個手腕高超的政治家,而政治家看待事情往往比軍事家更為全面更為長遠

,就像同樣一顆棋子,有人用得平淡無奇,有人用得出神入化,眼界不同而已。

當一位心存大志的政治家遇到了一位孤苦無依的小皇帝,他們的結合成就了我國曆史上一個聲名雷動的政治概念:“挾天子以令諸侯”。

能被臣子脅迫的帝王一定不是好的國君,在四分五裂的亂世中這樣的國君對外所發佈的詔令也幾乎可以說就是一紙空文。

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個“令”雖然並沒有什麼約束力,但它的重點也並不在此。這句話的精髓在於通過掌控皇帝來掌控道義和輿論的制高點,在有足夠實力的情況下,“皇帝”發佈的命令往往並不奢求諸侯們執行,而諸侯們的“抗旨不遵”也就給了自己出兵討伐的理由。禮儀之邦,就連打仗也講究個“師出有名”。

而這對漢獻帝劉協來說雖然依舊非常被動,因為身居高位卻無實權往往是非常危險的,但無疑他身上的價值被髮揮到了最大,這也是其幸運之所在。

擁有獨特的利用價值同樣可以轉化為弱勢者的籌碼,這也是一種弱肉強食間的生存之道。

劉協顯然也抓住了這一點因此在建安長達二十四年的時間裡他也妄圖做出一些改變,這其中最著名的是“衣帶詔”

漢獻帝:群雄並起的東漢末年雖為曹操所脅卻是他亂世中最好的歸宿

△董承

起因過程老生常談不必多費筆墨,我們只來看看逃過一劫的曹操對此事的處理結果: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春正月,董承等謀洩,皆伏誅--《三國志·武帝紀》。

劉備在外僥倖而逃,城中以董承為首的參與者一個不留。而這件事的發起人不甘寂寞的漢獻帝劉協獨善其身曹操並未多加追究。何也?統一大業未成身為帝國正統的傀儡漢獻帝不能動,更不能殺。

漢獻帝:群雄並起的東漢末年雖為曹操所脅卻是他亂世中最好的歸宿

△劉備劉皇叔

只要通過誅殺參與者外震群臣,內嚇君王以後多加防範就行沒必要扔掉這顆還有重要作用的棋子。

曹操一生好吃好喝的供養忍讓著漢獻帝,最高爵位止於魏王,甘於屈居人下的原因除了還未達到自己最終的戰略目的外,或許多少也對漢王朝保持著一份忠心。所以他把改朝換代的艱鉅任務交給了兒輩。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裡。我是歷史中簡堂烽煙,一個專注中國古代史學習傳播的創作者。碼字不易,看到的朋友們不要忘了動動小手點贊收藏轉發評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