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8次北伐,朱棣5次北征,為何明朝還發生“土木堡之變”?

esd2012


既是歷史遺留問題,也是當時明朝內部問題的大爆發。

“土木堡之變”是明軍自建立以來前所未有的慘敗,毫不誇張地說,朱元璋打天下時也沒有這樣的敗績。幾十萬大軍損失殆盡,隨行文武大臣多數戰死,少數降敵,就連皇帝朱祁鎮都被瓦剌俘虜了。

瓦剌出師之前,絕對想不到能取得這麼大的戰果,以至於瓦剌太師也先一時不知如何對待朱祁鎮,見到他時竟然立刻行君臣之禮。但是,也先對朱祁鎮再“尊重”,也不能掩蓋這是明朝之恥的事實。

親歷此事的大臣李賢評價“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

說到這裡,可能有朋友想問,瓦剌是從哪裡冒出來的?這麼說吧,他們一直存在,是元朝殘餘勢力。

當初成吉思汗橫空出世,統一草原各部落,瓦剌就是其中之一,跟著黃金家族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但各部落之間是有矛盾的,元朝鼎盛時還勉強和平共處,朱元璋崛起後,元朝逃回蒙古草原,史上稱為“北元”,各部落的矛盾衝突就更多了。

朱元璋不可能坐視北元發展壯大,派徐達、藍玉、常遇春等大將數次北伐,重創北元。最厲害的一次是藍玉指揮的捕魚兒海之戰,把北元的編制都打散了。

此後黃金家族喪失了對蒙古草原的掌控力,北元分裂為韃靼和瓦剌,這兩股勢力互相攻伐,他們和明朝的關係時好時壞。通常是這樣的,明軍打過去,他們就俯首稱臣,明軍一走又復叛。

但後來瓦剌不叛了,似乎真的臣服於明朝。為什麼?因為韃靼是蒙古本部,擁有黃金家族的純正血統,在草原上的影響力更大,瓦剌打不過,就藉助於明朝的力量。朱棣5次北伐,打的主要是韃靼。

就這樣,瓦剌在明朝的幫助下吞併了韃靼,成為北方雄主,和明朝有過一段和諧期。到了也先這一代,野心更大,對明朝不怎麼服了,時常試探性的侵擾明朝邊境。這樣發展下去,遲早醞釀出一場大戰。

事件的導火索是“貢馬”,按照約定,瓦剌應每年嚮明朝貢馬。大家別誤會,雖有個“貢”字,其實明朝是要花錢的,不但付馬錢,還財大氣粗的賞賜使者團。

因為賞賜是按人頭給的,瓦剌就找到了一條發家致富的門路,派的使者越來越多。事件發生的那一年,也先派了2000人貢馬,卻謊報3000人嚮明朝邀賞,馬價也提得很高。

明朝怒了,瓦剌這是擺明了把我們當冤大頭,不能忍!朱祁鎮寵信的太監王振不想吃這個虧,勸說朱祁鎮拒絕了瓦剌的無理要求,按實際人數進行賞賜,馬價也減少了五分之四。

也先覺得這是對他的侮辱,調集四路大軍攻打明朝。不過,雖然出兵了,也先實際上並沒有與明朝正式開戰的打算,這次攻打主要還是騷擾性質,其目的是逼迫明朝給他一些好處。

四路大軍中,也先率領的中路軍最強,打到了大同,參將吳浩戰死。大同前線失利的消息不斷傳到京城,朱祁鎮大怒,在王振的攛掇下決定御駕親征,大臣們百般阻攔都沒攔住。

後世很多人都把黑鍋扣給王振,但如果朱祁鎮沒有這種心思,王振再怎麼攛掇他都不會去。事實上朱祁鎮很崇拜朱元璋、朱棣等以戰功起家的先祖,想學他們那樣征戰沙場。

而且他內心深處其實是看不起瓦剌的,在他想來,一個臣服明朝多年的部落,能翻起多大浪花?率領幾十萬明軍浩浩蕩蕩的出發了。隨軍的有許多經驗豐富的老將,但朱祁鎮卻把統帥之權給了王振。

公平來說,王振還是有點血性的,可他壓根沒有指揮這支大軍的能力,調度極其混亂,瓦剌沒打來軍隊就有點亂了,後勤也沒跟上。

和瓦剌交戰時更搞笑,瓦剌詐敗誘敵深入,王振中計,命令前軍追趕,而後軍則以為前軍已經被打敗了,倉皇后撤。

好不容易脫離戰場,兵部尚書鄺埜的建議是迅速進入居庸關,有雄關據守,安全係數會更高。但王振堅決不聽,命令大軍駐紮在土木堡,那裡地高缺水,將士們飢渴難忍。離堡15裡處有條河,被瓦剌佔據。

這個時候,也先又出計謀,假裝議和主動撤離。王振信了,“移營就水”,到了河邊,將士們顧不得別的先跑去喝水,早有埋伏的瓦剌軍趁機發動總攻,明軍大敗。

這個結果看似意外,其實反映出了明朝很多問題。例如,皇帝親征,為什麼後勤竟然供應不上?王振一個太監,真能壓制隨軍的大臣們?王振(或朱祁鎮)在打了敗仗的情況下不回居庸關,到底是為什麼?

有些真相可能已經湮沒在歷史中,但可以肯定的是,土木堡之變沒那麼簡單。必然是內部出了嚴重的問題,才會發生這種事情。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土木堡之變”是大明王朝最大的恥辱,是給當時屹立於世界巔峰的大明狠狠地打了一巴掌,差點就把大明給打死了。

我們知道,土木堡之變的主要人物就是蒙古人也先和明英宗朱祁鎮,可正如問題所說:朱元璋北伐八次,朱棣北伐五次,處處都是在針對蒙古,朱元璋時期甚至還有滅亡北元的捕魚兒海之勝。按理說此時的蒙古就算是還存在,但也是屬於苟延殘喘一類,又怎麼可能擁有圍困數十萬明軍於土木堡,甚至一度逼近北京的實力呢?


要了解土木堡的內情,就必須從朱元璋時期說起了

一般來說,土木堡之變的主要禍首就是英宗好大喜功,執意要御駕親征,以及太監王振胡搞瞎搞而導致的。但當時隨英宗出征的軍隊可是號稱五十萬大軍的,就算打個折也有二十萬以上,如果也先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的話,又如何能圍困住這幾十萬大軍呢?

對於在朱元璋時期被打趴下,朱棣時期被多次擊敗的蒙古來說,又是如何建立起這樣一支精銳武裝的呢?這就要從滅亡了北元的那場捕魚兒海之戰說起了。

朱元璋時期,大將藍玉經過捕魚兒海滅亡了北元,之後蒙古內部經過了數年的內戰,分裂成了韃靼、瓦剌和兀良哈三大部,而其中兀良哈由於歸順大明時間較久,所以被朱元璋安排了以嫩江為屬地,轄區包括了今天西遼河和老哈河等廣大地區。捕魚兒海之戰後,被藍玉俘獲的大部分北元軍隊也都被安排在了此地,並被分成了泰寧衛、朵顏衛和福餘衛三衛,史稱為“兀良哈三衛”,或稱“朵顏三衛”,以起到以蒙制蒙的目的。

這支軍隊本來由寧王朱權管轄,在朱棣起兵之時,靠計謀把這支部隊給搶了過來,並在靖難之役攻城略地,立下了大功。有感於朵顏三衛的功勞,朱棣將寧王內遷到江西,把原屬寧王的內蒙古興寧地區悉數交給朵顏三衛管理,到了英宗父親宣德皇帝時期,更是把鉗制朵顏三衛的開平衛撤銷,使得朵顏三衛在興寧地區發展壯大,並逐漸向瓦剌靠攏,畢竟他們才是一家人。



在永樂一朝對蒙古政策是:拉一打一。除去已經歸順的兀良哈之外,打壓韃靼拉攏瓦剌就是朱棣時期定下來的國策,但在這期間,朱棣五次北伐主要都是針對韃靼,這反而令到東北瓦剌的坐大。而且朱棣時期大力削藩,把原來鎮守遼東地區的谷王、韓王、遼王全部內遷,雖設立了奴爾幹都司管理遼東,但其力量完全不能和三王坐鎮時相比,後來的遼東不斷受到了瓦剌和兀良哈侵襲,直到明英宗正統初年,遼東女真各部為瓦剌吞併,其部隊也成為了南下侵明的急先鋒。

在瓦剌南下時的三路大軍之中:東路是可汗脫脫不花率領的韃靼騎兵,南路是瓦剌知院阿剌率領的遼東女真和兀良哈三衛軍隊,中路就是瓦剌太師也先率領的精銳瓦剌鐵騎,三路共六萬大軍,全是驍勇善戰的蒙古精銳。大明軍隊說就說是和瓦剌開戰,實際上面對卻是整個蒙古部落聯盟,這在朱棣時期都不敢做的事,偏偏就落到了口氣大過底氣的朱祁鎮手裡。

當然拋開朱棣和朱瞻基對蒙古的姑息和錯誤作為來說,朱祁鎮也需要為“土木堡之變”買單的。當時朝廷對於也先的南侵,最正確是駐守前線邊將的“防守反擊”策略,可大太監王振為了以戰功來鞏固自己的地位,不顧實際情況攛掇朱祁鎮御駕親征,此時才二十多歲的朱祁鎮,自然也是心頭一熱,僅僅準備了三天就帶著數十萬大軍出發了。

尤其可笑的是,大明朝廷上下對於邊將的建議置若罔聞,而且對瓦剌大軍的虛實可說是毫不知情,甚至在出發前還有人用占卜的情況來說“北征必勝”的無厘頭道理。可瓦剌這邊呢?也先算是繼北元王保保後最強的大明對手,而且他之所以選擇在正統十四年南侵,原因就是他知道了此時大明王朝的精銳部隊,大部分已經調到了平定鄧茂七之亂,那所謂的五十萬大軍,要麼就是臨時拼湊,要麼就是沒上過戰場的新兵蛋子。

戰場上最講究的就是情報,光憑一腔熱血的話最後也只能落得個慘敗的下場,所以從朱祁鎮不顧勸阻,執意踏出紫禁城的那一天起,“土木堡之變”就已成定局了。



一貳一橙


歷史有它的必然,也有它的偶然。明太祖朱元璋有8次北伐,明成祖朱棣也有5次北征,他們所作的完全可以用幾句詩來表達:‘’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來形容。遊牧民族居無定所,來時風捲殘雲,去時無影無蹤。因此根本無法斬草除根。

土木堡之變給明朝的打擊是沉重的,明英宗被俘讓大明顏面掃地。對於土木堡之變的責任,到底由誰來承擔的問題,歷來爭議很多。有不少人認為是因為太監劉瑾的挑唆,才使得明英宗御駕親征,導致失敗。我個人認為劉瑾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沒有他的慫恿,年少無知的明英宗是不會做出這個決定的,但深層的原因,還是明英宗好大喜功,想效仿太爺爺朱棣和太太爺爺朱元璋那樣,氣吞萬里,可是他的能力與祖輩相比,確實差了太多。



回過頭來,我們看看朱元璋的8次北伐和朱棣的5次北征,無一不是針對蒙古部落的戰爭。尤其是藍玉的捕魚兒海之戰,幾乎把北元打殘,後來蒙古部落分裂成韃靼、瓦剌等部落,這些部落元氣大傷,朱棣之後,雖有騷擾,卻沒有大的衝突。到了明宣宗時期,也沒有人注意到北方這些殘餘勢力,正是因為大明的疏忽,使得瓦剌等少數民族部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朱棣時期採取的是‘’以蒙制蒙‘’的策略,扶植一部分,牽制一部分,統戰和反擊有效的穩定了邊關。明初有一定的時間發展經濟。所以在朱棣之後,明仁宗朱高熾和其子明宣宗朱瞻基創造了一個盛世‘’仁宣之治‘’。明宣宗朱瞻基是個了不起的皇帝,但他也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忘記了太爺爺朱元璋的祖訓,開始重用太監,以至於太監劉瑾得勢。宣宗去世後,明英宗朱祁鎮還是個小孩,劉瑾權傾朝野,把明英宗帶到溝裡去啦!

公元1449年,瓦剌聯軍南下,20來歲的明英宗朱祁鎮
熱血沸騰,此時大明精銳正在南征,按說明英宗完全可以派可靠將領去北邊迎敵,也不是沒有勝算的機會,可是劉瑾的一番話,讓毛頭小夥明英宗有了親征的念頭,他不顧朝中大臣的勸柬,執意親征,讓弟弟朱祁鈺監國。沒有任何戰場經驗的他,在劉瑾的忽悠下,成了瓦剌的俘虜。消息傳來,舉國震驚,在太后和于謙的擁立下,朱祁鈺繼位。

于謙組織軍民,保衛北京,成功的抵禦了瓦剌大軍,保住了大明江山。後來的故事更加精彩,明英宗被俘後,瓦剌人並沒有為難他,好酒好肉伺候著,不久後還把他放了回來。幾年後,幽禁南宮的他在石亨和曹吉祥的幫助下,成功復辟,重新登基。明英宗是個沒有什麼功績的皇帝,唯一值得稱頌的就他是廢除了後宮殉葬制度。


土木堡之變後,明朝由盛而衰,太監專權也越發嚴重。明英宗當然要為自己的過錯負責,但我覺得土木堡之變的根本原因,還是明宣宗的重用太監的結果。再說土木堡之變也是一場偶然的慘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