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作为一个医学名词,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最早诞生于18世纪20年代。后来逐渐从精神症状的范畴里分离出来,被定义为“认知功能障碍”。
在痴呆研究的发展过程中,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1906年德国病理学家Alzheimer(阿尔兹海默)报道了在一例以痴呆为临床表现的51岁的女性患者的大脑皮层中发现了一些特有的病理学改变,他认为这些病理学改变是痴呆的发生基础。
1910年,德国精神病学家Emil Kreapelin把阿尔兹海默报道的疾病正式命名为Alzheimer’s Disease(阿尔兹海默病),因为这种病多在老年期发病,被认为是中枢神经老化退行变性造成的,所以被习惯地成为“老年性痴呆”,台湾地区称为“老年失智症”。
后来又陆续发现,其他一些疾病也可以引起痴呆的表现,比如脑血管病、Pick’s病、路易体病、帕金森病、创伤性脑损伤、亨廷顿病等等。
在所有以痴呆为临床表现的疾病中阿尔兹海默病占绝大多数,约占60~70%,提到老年性痴呆,一般专指阿尔兹海默病。
近些年,学术界已经不再使用“痴呆”一词,尽管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在2013年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中演变为“神经认知障碍”。
DSM5的更名有其特殊考虑。一、引起痴呆的很多疾病是多学科共管的,通过更名来统一各学科术语。二、摈弃“痴呆”这一名词,是因为痴呆往往给人以智力严重损害的印象,而且对象一定是老年人。但实践中,就痴呆这一临床状态而言,智力损害程度可以由极轻到极重,年龄分布也不局限于老人群体。这也是对老年人的尊重。
所以,“老年性痴呆”一词也自然被淘汰,被称为“阿尔兹海默病所致的神经认知障碍”。其它疾病引起的神经认知障碍,也相应地更改,诸如帕金森病所致的神经认知障碍、血管性神经认识障碍等等。
阿尔兹海默病离我们越来越近,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每10个65岁以上老人就有一名阿尔兹海默病患者,阿尔兹海默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从1990年的名不见经传,到2013年已跃居全球第五位死亡原因,增长幅度最大。所以,阿尔滋海默氏病已经离我们很近。
自1994 年起,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I)将每年的9 月21 日定为“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不再使用带有歧视色彩的名字,是医生也是公众的共同责任,关爱、尊重老年人从“阿尔兹海默病”做起。
参考文献:
《实用痴呆学》,韩恩吉等主编,山东科技出版社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美国精神医学会编著张道龙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沈渔邨精神病学》(第六版),陆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