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輒怒打一分?網絡評分不該成為“洩洪區”-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控評”,一個原本只存在於粉絲群體的詞,指代為了某明星的網絡風評,粉絲們在各社交媒體上搶佔熱評位置,以覆蓋、壓制不同的聲音。激烈時,甚至容不下一星半點的不同意見。

現在,這股風氣隱隱滲透到了影視作品評價範疇。常被夾在“閉眼誇”與“跟風黑”、夾在“反手一星”與“報復性五星”之間的社交平臺豆瓣,其失準的概率已越來越高。原本能為許多文藝愛好者提供大眾意見的豆瓣評分,也逐漸成為了“真實聲音”的稀缺地帶、發洩“私人情緒”的“洩洪區”。

最新的爭端圍繞網劇《我是餘歡水》。只用了三天,該劇的豆瓣打分人數就從原先的四萬人左右猛漲到超過14萬人,評分也從最初8.5分迅速跌到了7.4分。

該劇曾經的高分源自故事,源自一眾演員的準確表演。而今它的評分跳水,固然有觀眾對後六集的滿意度不及前半程,但更主要的,恐怕得歸咎於大結局中的一句話。因這句臺詞有待商榷,自覺被冒犯的一部分網友潮水般湧入平臺,用一星差評表示憤怒。

這把怒火有多旺?幾個細節可見一斑。有人未必看過該劇,只衝著臺詞的截圖便聞風而動,趕來“重拳出擊”。有人覺得差評仍不足解氣,便順藤摸瓜,給同一團隊、相同主創的既往作品都補上“一星”。怒火甚至殃及池魚,同檔期另一部新劇因被誤認作相同班底,其一星比例一度猛增,以致該劇的擁躉不得不在討論區顯著位置聲明,以撇清關係。

心平氣和地看,此次引發爭議的臺詞,本有機會成為契機,一個持不同立場觀點理性對談的契機。談談影視作品中如何更善意地呈現人生困境,談談怎樣避免人物淪為貼標籤式的功能性角色,談談情節密度與話題烈度的分配有否更優解,凡此種種,只要是理性的從創作角度出發的對談,都是富有價值的。遺憾的是,紛爭中,因“怒打一星”的聲音忽然湧入,不少人以“報復性五星”還擊。雙方不再從創作出發,而是完全落入非此即彼的情緒化對陣,甚至逐漸演化成互相人身攻擊。

值得注意的是,一地雞毛的“主戰場”已不是第一次落戶豆瓣。就在一個多月前,網劇《陳情令》的評分突然從8.3分速降到7.7分。這部早就終結了大半年、且評分人數多達百萬的劇集,其評分能在一夜間被撼動,只因該劇某主演的粉絲與其他群體產生大規模紛爭,豆瓣上的作品評價就此淪為洩憤工具。可頗為玩味的是,該劇曾衝入2019年國產劇前三的高分,其實也不完全由品質說了算。彼時,它從4.7分高歌猛進到8.3的高分,就有文藝評論人指出,是蜂擁而至的粉絲“控評”稀釋了評分的客觀性。可以說,該劇得分從一飛沖天到一夜滑落,背後都是“控評”的手在翻雲覆雨。再往前,2019年春節檔,針對《流浪地球》的“一星大戰”同樣是情緒化打分引發一場網絡罵戰。

如今隨手翻豆瓣的評論區,“只為×××而來”“×××真的好帥”等明顯的個人感受經常取代了圍繞劇情、製作、表演而生髮的評論;“閉眼就是五星”“反手怒打一星”等帶著簡單情緒宣洩的評價,也不在少數。尤其是粉絲“控評”,營銷方“控場”,某些群體“帶節奏”,多方合圍下,豆瓣的評論區已越見頻繁地成為網友吵架的沼澤地,因一句臺詞而否定一整部作品,因某個演員而斷定某片是“爛片”的事情,時有發生。

從過往看,一部作品的優劣,是時間從各方口碑中淘洗出的,絕非靠動動鼠標、敲敲鍵盤,就能被輕易抬高或者埋沒的。然而,當情緒性打分一次又一次擾亂大眾視線,開放的網絡評分,有必要確立一套更為聰明的評分算法,以儘可能避免情緒沖垮了理性評價,“控評”蓋過了真正的大眾聲音。

何為更聰明的算法?比如,根據過往評分的數量來推斷用戶的閱片量,以此調整其打分權重;比如,根據該用戶喜好,算出他或她中意的明星,再遇見該明星作品時,適當降低權重;又比如,若一位用戶的大多數打分都能與大眾的中位數相近時,系統能不能識別出這位相對客觀的打分者?

當算法、大數據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個更為智慧的網絡評分體系,亟待重建,也完全有方法重建。(王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