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你自由意志決定喜愛的商品,很可能中了商家的“陷阱”

我們總以為自己是理性動物,當事情足夠重要時,我們可以做出理性的選擇。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大量研究表明,我們在決策過程中往往受到某些偏見的影響。

通常商家在賣東西時,會運用各種各樣的小技巧,讓顧客決策“失誤”。即使電商網站上的物品排序也是經過嚴密思考的刻意安排,我見過一些顧客在電商網站上花費1個小時進行價格比對、閱讀產品特性等等,這個過程看似理性,其實他們只是自以為的理性思考,最後還是落入“圈套”。

那麼,我們會受到哪些偏見影響呢?


參照效應

美國經濟學家丹·艾瑞里曾給他的學生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你以為你自由意志決定喜愛的商品,很可能中了商家的“陷阱”

丹·艾瑞里將他的學生平均分成兩組,然後告訴他們不得不訂閱《經濟學人》雜誌,並給了他們選擇方案。這兩組學生的選項略有不同,如下。

第一組學生

選項A:訂閱網絡版,59美元。

選項B:訂閱紙質版和網絡版,125美元。

第二組學生

選項A:訂閱網絡版59美元

選項B:訂閱紙質版和網絡版,125美元。

選項C:只訂閱紙質版,125美元。

根據學生做的選擇,統計發現:第一組學生中68%的人選擇了選項A,32%的人選擇了選項B;第二組學生中16%的人選擇了選項A,84%的人選擇了選項B,沒有人選擇選項C。

這個結果出乎很多人意料,第二組學生的選項只是增加了個愚蠢的、沒有任何人會選擇的選項C,就完全改變了選項A和B之間的比例。

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經濟學家提出“參照效應”對這個現象做出瞭解釋:

我們不擅長在兩個不太具有可比性的選項中做出選擇,對於第一組學生中的選項A和選項B,很難說哪個更加物有所值,稍多一些的人選擇了選項A,是因為他們覺得網絡版和紙質版內容一樣,選擇更加便宜的那個似乎是個好的選擇。

當加入一個極具可比性的選項C,就會突然讓選擇變得簡單。因為選項C和選項B價格一樣,但是多贈送了網絡版,這瞬間讓B的吸引力大大增強。

很多人質疑丹·艾瑞里的學生太過愚蠢,輕易的就會被人操控。其實,他的學生在美國最著名的MBA班之一,都是商業領袖中的精英。

在我們生活中,這樣的事情在一直上演。

比如,你看上了兩個手機,一個是價格低一些的低配,一個是價格更高一些的高配,當你在這兩者之中猶豫不決時,商家會給你第三個選擇,拿出一款價格比這兩款都高的手機,並向你介紹道:“這款手機和那兩款中高配的那個配置一模一樣,但是價格更高一些,可以說那款更具性價比。”通過商家這麼一對比,再加上銷售話術,我們極易被他們的思維影響,做出“不理智”的選擇。


損失規避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做了很多彪炳史冊的實驗,其中有這麼一個。

你以為你自由意志決定喜愛的商品,很可能中了商家的“陷阱”

卡尼曼將隨機選擇的一群人平均分成兩部分,然後給其中一組人每人一個馬克杯,另一組人則沒有。卡尼曼問分到馬克杯的那組人,願意多少錢出售這個杯子;問沒有分到馬克杯的那組人,願意花多少錢從另一組人那裡買這個杯子。

結果顯示,分到馬克杯的人平均願意花5.75美元來出售這個杯子;沒有分到馬克杯的人平均願意花2.25美元購買這個杯子。

經濟學家把這個現象命名為“損失規避”:我們總是把一個物品賦予它更多價值。當我們有馬克杯時,失去他意味著破財;當我們沒有這個馬克杯時,那沒有它也沒有什麼大不了。

生活中也時常發生這種情況。比如你搶到了一個著名歌手的門票,100元。當有人提出願意花300元購買你這張門票時,你甚至會選擇拒絕。因為你覺得這張門票的價值遠高於300元,你不願掙200元卻失去一場音樂盛會。但是,顯而易見,當你沒有這張門票時,你又不願去花300元進行購買。


沉沒成本

沉迷成本,是指已經發生且無法收回的支出。我們決策過程中,總是會考慮沉迷成本而變得不理性。

你以為你自由意志決定喜愛的商品,很可能中了商家的“陷阱”

即使那些聰明人,那些聰明的組織,也有過這樣的錯誤。協和超音速飛機的開發總共花了近20億歐元,遠遠超過預期。其實在這個項目進行的過程中,合作者們就意識到再大量投入資金,將成為商業史上的敗筆,但是他們依然選擇投入資金完成這個項目,因為他們覺得現在撤資讓原先的錢打水漂顯得自己太過愚蠢。

生活中,這種現象也很常見。比如你花了50元買了一張電影票,但是在看電影的前20分鐘,你已經斷定這個電影是個爛片。這時,絕大多數人的選擇是繼續把電影看完,而不是直接選擇離開。在他們看來,花了50元錢,就必須把這個票價用看電影的方式賺回來。實際上,這50元已經變成沉迷成本,與其繼續觀影,不如選擇離開,避免在浪費50元的基礎上再作出錯誤決定。


結語

我們人類總是被各式各樣的偏見影響,卻自以為很理性。維基百科中有近200個人類常犯的認知偏差,Buster Benson進一步對這些認知偏誤做出了整理、分類,劃分為由“信息過載”、“信息的意義不明確”、“大腦必須立即採取行動”、“對浩瀚的記憶做出取捨”組成的四大類,如果你想變得更加理性,不如就用芒格推崇的檢查清單從這200個認知偏差開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