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的书架上有没有这么一种类型的书,当初在亚马逊、当当等书城的热榜上,发现它们的排名很前,但是也不了解到底讲什么,为了凑单就把它买了下来,拿回来之后兴高采烈地将它摆在书架上,总觉得自己有空就会去看,结果就是一直没空。
好不容易确实有时间了,翻开一看,心理wocao:这是什么鬼?我当初为什么会买这个?然后根本没办法坚持看下去,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了想看的欲望,又从第一页看起,看到先前的位置后又看不下去了。
图片:书架照片
至此,这本书就被安安静静地摆在书架上当装饰品,再也没有被翻开过。突然有一天,市里推出捐书活动,鼓励市民们将不看的二手书捐给贫困山区的学校,于是这本书就被赋予了光荣的使命,被运送到贫困学校去,然而它的命运仍旧没有发生改变,它依旧被遗忘在某个图书角。
直到有一天,一个懂它的人出现了,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从中汲取到了许多营养和道理,这本书终于发挥了它的价值。
如果书籍有灵魂的话,或许这就是某本书的一生,不是每本书都能得到大众的喜欢,或许还会被许多人诟病,质疑它的创作者的文学素养,但到了最后,它一定会遇到一个青睐它、欣赏它的读者。
有了上面的铺垫,大家应该已经能猜出今天的主题了,就是"书",而且是令很多人都感到疑惑,甚至不太喜欢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叫《百年孤独》。
图片:被安静地摆在书架上当装饰品剧照
对了,我的书架上也有一本,买了四五年了,就翻开封面看了一下作者的名字,然后就合上了,再也没有翻开过,所以本人似乎能体会到广大读者的无奈。
前段时间,知乎上有个热点:为什么你读不下去《百年孤独》?没想到大多数网友的回答中,都提到了武侠小说,尤其是金庸小说,所以原来的问题就慢慢跑偏了,最后演变成:为什么当初可以熬夜看完金庸小说的我们,却没办法读下去《百年孤独》?
如果书籍有灵魂的话,《百年孤独》现在该有多憋屈,好端端地让人拿出来对比,莫名其妙就躺枪。不过,这个问题虽然奇葩,但也引起多数人的疑问,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介绍下《百年孤独》,这本书的作者是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他是世界上非常有名的文学巨匠,在1982年的时候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图片:书籍资料截图
《百年孤独》这本书,主要描绘的是一个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顺便刻画了一个小镇百年的兴盛和衰败。作者将许多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甚至连神秘的宗教典故都融入其中,将现实和虚幻神秘结合,给人们展现出一个非常繁华的虚拟世界。
这本书在20世纪文坛上的地位非常高,马尔克斯获诺贝尔奖就是因为这本书,同时,这本书也让马尔克斯成为"二十世纪文学标杆”,自此以后,作者的名气在世界上越来越大。
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这本书流传到了中国,当时文坛里的作家都在模仿马尔克斯的写作风格,推崇魔幻主义,而广大的读者朋友也深受魔幻主义的影响,整天在幻想着美好的世界。
总之,直到如今,《百年孤独》都依旧热门畅销,目前它已经被翻译成五十多种文字,累积销售五千万本,可见它的影响力有多深远。
图片:《百年孤独》这本书资料截图
接着再来看一下金庸小说,金庸先生一共写了15部小说,但是没人统计过这些书一共卖了多少册,不过由于金庸小说被拍成电视剧和电影的居多。
只要是中国人,不说将这些影视剧都看完,但是看个几集总是有的,记下里面的名字更是轻轻松松,甚至无聊时还能哼起电视剧里熟悉的歌曲旋律。
这些影视剧由于在国内播放得特别火爆,很快也被其他国家买了版权,接着国外也多了好些金庸迷,所以,要是论起观影人数,应该是《百年孤独》销量的很多倍了。
图片:金庸先生的小说被拍成电视剧剧照
此外,金庸小说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适合各个阶层、不同类型、各个年龄段的人观看,哪怕是对文学作品毫无兴趣的人,看了金庸小说,或许也没法停下来。
在当时武侠小说风靡全国的时代,金庸小说和古龙小说都是为人所熟知的,但金庸像是杜甫,他的作品包罗万象,还掺杂着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思考。单单一句“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就足以让金庸的作品升华。
而古龙更像是李煜,优质作品内容较单一,甚至人物设定都差不多,对现实的思考也不如金庸来得多,但也不代表古龙小说的质量不好,喜欢他的人也不在少数。
只是从很大程度上说,金庸的文笔算是武侠作者中的佼佼者,金庸的作品是武侠小说中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图片:金庸写小说剧照
简单将《百年孤独》和金庸小说的基本情况介绍完毕了,那么问题就来了,明明《百年孤独》在世界上的文学地位和文学价值远高于金庸小说,为什么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更加倾向于阅读金庸小说呢?
难道真的像部分网友说的那样,因为没文化,文学素养不高,所以读不懂那么有内涵的书?
其实不然,我觉得小伙伴们还是要有点骨气呀,毕竟我们都是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谁都不比谁差,要客观看待问题。
以下是本人将网友们的观点稍微总结了一下,得出来的几大理由。
图片来源于网络:《百年孤独》的句子
一、《百年孤独》里面人物的名字过长
金庸先生的小说里的名字通常是这样的,比如:老顽童周伯通、神仙姐姐王语嫣、郭大侠郭靖、贼婆娘梅超风等。
不得不说,金庸先生太聪明了,他为了让大家记住这些重要人物的名字,迅速进入故事情节,几乎给每个人物都取了个外号,加深大家对人物特点的印象,多数人看一遍就能全部记下来了。
我们再来看看《百年孤独》的人名,比如: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名字既长,里面又有很多相似的字,刚开始看故事情节的时候常常不能对号入座。
好在有人制作了人物关系图,但也挺麻烦的,看会书就得翻一下关系图再翻过去继续看,而且百年孤独还写了七代人的故事,可想而知里面涉及了多少人名,光是那些长得要命的名字都让人望而却步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百年孤独》的人名
二、《百年孤独》里的元素太过丰富
前面有提到过,作者将大量魔幻和神话元素注入其中,才成就了这一本诺贝尔文学著作,所以一般人去看,都得像在学校上课一样,拿一把荧光笔做笔记,否则前面看过的内容,读到后面的时候就会马上忘记了。
而且,由于文化差异,很多人看《百年孤独》时由于不了解外国的环境和背景,没办法将自己带入进去,所以经常看得云里雾里的,而金庸小说却不同,大部分的读者通常一天就能熬夜把它给读完了,而且还意犹未尽。
图片:看书剧照
其实,在个人看来,每一本书都有它自身的文学价值,而每一个人的人生不同阶段都有适合其阅读的书,或许《百年孤独》对于现在的大家来说有点难懂,但也许过了几年,人生阅历丰富了,再翻开它阅读的时候,就会发现它也是马尔克斯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至于金庸小说,在许多中国人心中留下不可替代的影响,这个事实毋庸置疑,但也希望广大金庸迷能够理性对待金庸小说的地位,切不可夸大奇谈,亦不要妄自菲薄。
总之,非常感谢金庸先生给许许多多70后、80后、90后,甚至00后带来那么多的经典之作,让大家经历了无数场武侠的视觉盛宴。
图片:《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旧照截图
2018年的10月30号,金庸老先生逝世了,有篇推文是这样说的:虽然他走了,带走了我的青春,却留下了整个江湖。相信这也是大多数人心中所想的吧。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