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線傳媒20年,王長田的拋物線人生

近日,光線傳媒(300251.SZ)發佈了2018年度業績快報,過去一年,該公司實現營收15.3億元,營業利潤19.6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4.1億元,同比大漲72.9%。消息一出,人們驚呼光線傳媒一本萬利,逆天了。作為光線傳媒的掌門人,王長田卻高興不起來:年初新麗傳媒股份的賣身錢被從年頭吃到年尾,但歲末虧了近9個億。

其實,這只是王長田拋物線人生的一個縮影,從當初急速上升到如今快速墜落,他只用了20年。

光線傳媒20年,王長田的拋物線人生

從不知名小記者到娛樂新聞教主

1988年,23歲的王長田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國家機關工作,負責對外新聞宣傳和內部資料整理。一年零八個月後,這位不甘寂寞的小夥子去了《中國工商時報》。數年記者生涯後,王長田跳槽北京電視臺參與創辦一檔全新的新聞欄目《北京特快》,沒想到這讓他在隨後的十幾年裡與電視臺結下了甜蜜而又苦澀的緣分。

據《光線十年》一書披露,1998年7月,王長田告別北京電視臺,同幾個朋友成立了“光線電視策劃研究中心”,5個合夥人湊了10萬塊錢,專門寫策劃和拍攝專題片,後來只剩王長田一個人。9個月後,光線傳媒喬遷新址,這個位於京城西北三環邊上名叫嘉德、後被粉刷成乳白色的四層小樓成了王長田的發跡之地,不僅見證了光線傳媒的成長,也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被外界視作中國娛樂圈的聖地。

1999年是中國廣電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年份之一,當年11月,官方下發82號文件,釋放製播分離信號。嗅覺靈敏的王長田完成搬遷後迅速決定做《中國娛樂報道》的樣片,大家從新人下手,樣片用25分鐘的專題形式關注了娛樂圈裡的北漂一族,第一個人物專訪是尚未從中戲畢業的章子怡。

光線傳媒20年,王長田的拋物線人生

兩個月後,《中國娛樂報道》在湖南臺生活頻道播出,3個月後覆蓋五十多個省市級電視臺,平均收視率達8%。進入2000年,電視臺數量已擴大到150家並實現每日播出,被人們稱為娛樂界的“新聞聯播”,不到一年,觀眾突破3億。

得益於《中國娛樂報道》的品牌效應,光線傳媒又衍生出《世界娛樂報道》、《中國音樂風雲榜》、《電視劇風雲榜》、《中國網絡報道》等一系列節目,並從電視延伸至雜誌、線下選秀等領域,逐步奠定了在國內娛樂圈的地位,王長田也成為圈內炙手可熱的人物之一,入選2002年《演藝圈》權力人物榜,具有讓無名小卒一夜之間紅遍天下的能量,曾一手培養過李霞、索妮、何炅、謝娜、沈星等一大批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主持人,擁有過劉同、柳巖、謝楠、大左、胡夏、包貝爾、王凱等眾多知名藝人。

2011年8月3日,光線傳媒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儘管發行市盈率高達61倍,首日仍大漲41%,曾經的小記者王長田身家暴漲至40億元,成為民營電視製作領域的第一富豪,所持股票最高市值一度逼近180億。在2013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王長田夫婦二人排在第45位,榮登文娛界首富。

成也電影,敗也電影

IPO成為光線傳媒發展史上的一道分水嶺。

上市前一年,光線傳媒的發家寶電視欄目與廣告在總收入中佔比近六成,利潤佔比74%,另兩大業務影視劇、演藝活動分別貢獻11%、15%的利潤。在招股書中,光線傳媒表現出進一步做大做強電視欄目與廣告的決心,募集資金將重點投向電視節目製作、電視劇購買和數字演播中心擴建項目等。上市後,電視欄目佔比卻迅速斷崖式下降,到了2015年,已跌至5.9%,淪為雞肋,一年後,光線傳媒徹底退出深耕10餘年的電視製作業務,全面擁抱電影製作與發行。

然而,這次極具深遠意義的轉型很難算成功。

儘管製作成本不到3000萬元的《泰囧》曾讓光線傳媒創造了首部票房超十億國產電影的神話,幫助王長田進賬4.33億元,儘管一部部電影不斷推高光線傳媒規模,得以講述更漂亮的資本故事,但在電影領域孤注一擲卻為後來的光線傳媒埋下了一枚定時炸彈。

光線傳媒20年,王長田的拋物線人生

與其他行業顯著不同的是,電影產業投資週期長、投入大,還伴隨著一系列嚴格的審查制度,導致票房收入不可測、不穩定,風險性大。上一部電影成功,並不代表下一部電影也會成功。幾大影視製作機構過山車般的業績就是明證。

王長田逐漸開始品嚐到自己所釀苦果的滋味,2018年尤甚。

去年1至9月,光線傳媒參與投資、發行的影片共11部,包括2018年上映的《熊出沒·變形記》、《唐人街探案2》、《大世界》、《英雄本色2018》、《一出好戲》、《悲傷逆流成河》等9部影片,以及2017年上映的跨期電影《聖誕奇妙公司》、《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總票房為70.7億元,同時確認了《新笑傲江湖》、《愛國者》、《盜墓筆記2》等劇的投資收入,但前三季度扣非淨利潤僅為3.95億,同比下滑12.9%。

公告顯示,光線傳媒2018全年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1億元,而此前三季報還稱這一金額為22.9億元,這意味著王長田在傳統的聖誕季一個季度就賠掉了8.8億。如果沒有Q1出售新麗傳媒股份產生的22.41億元投資收益,光線傳媒過去一年將不得不面對8個億的窟窿。

面對光線傳媒不確定的未來,投資者已經發生動搖。在三季報中,Q1十大流通股東中的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興全輕資產投資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興全趨勢投資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雙雙不見蹤影。光線傳媒在2015年5月與阿里巴巴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到期後也沒有續簽。這一系列跡象表明,王長田已經徘徊在又一個十字路口。

光線傳媒20年,王長田的拋物線人生

到底是誰扼殺了那個創意十足的光線傳媒?

多年以前每次經過西三環那座小白樓時,我都渴望進去看一眼,那裡是娛樂前沿,那裡創意十足。但一切均已不再,今天的光線傳媒離娛樂圈越來越遠,越來越平庸,當初那個開拓了中國娛樂新聞產業、創意十足的光線傳媒早已被扼殺在搖籃裡。那麼,誰是兇手?

昔日僵化的廣電體制應該對此負一定責任。在世紀之初,王長田和他的光線傳媒在娛樂界一路高歌猛進,但在2005年戛然而止。當時適逢有線臺、無線臺合併,電視臺數量急劇減少,各主要電視臺形成區域性壟斷。這一年的1月1日,《娛樂現場》被踢出播了5年的北京臺,相似的一幕很快在上海、長沙等地重現。

王長田曾試圖和多地電視臺成立合資公司以介入頻道運營均無果,不得不向藝人經紀和電影、電視劇領域轉型。但如果因此而將所有責任都歸咎電視臺並不公平,真正的元兇其實是王長田自己。

最初切入娛樂資訊領域時,王長田除了創新的考量外,更因為該領域不需太大投入即可啟動,當《中國娛樂報道》席捲大江南北時,他忘了成就自己的是平臺而非純粹一檔節目,沒及時加固護城河,以至於別人在踢掉光線傳媒後可以輕鬆打造出自己的《中國娛樂報道》。

錯過《中國娛樂報道》後,王長田更大的失誤則在於錯過那場綜藝節目大潮。

在《中國好聲音》一戰成名的同時,光線傳媒也曾與遼寧衛視合作買下了與The Voice齊名的X-Factor的版權打造《激情唱響》,但受限於低成本製作的原則,導致這個原本有希望與前者一較高下的節目製作水平太差,收視率不理想,後又與央視合作推出《夢想星搭檔》、《夢想合唱團》、《超級減肥王》中國版等節目時一再重蹈覆轍,以致應制播分離而生的光線傳媒在風口到來時慘敗給後來者燦星製作。

光線傳媒20年,王長田的拋物線人生

遺憾的是,今年54年的王長田並沒有意識到問題所在。據光線傳媒內部人士透露,王長田是一個超人,每天工作十幾小時是常態,決定投拍某部影視劇等投資決策時,總要親自做預算、評估風險,到了影片拍得快結束時也會親自觀看影片給出意見。

在95後、00後開始唱主角的今天,我們無法想象,上個世紀60年代生人王長田是否真的理解年輕一代,更不要說推出適合他們口味的影視產品了。誰都不是上帝,越來越多的企業對大量年輕人委以重任,就在於他們更瞭解同齡人。

十年前,光線傳媒夢想成為新聞集團,這個偶像現在已變為迪士尼,其實,現在的光線傳媒誰也不像,就是一個大雜燴,據不完全統計,光線傳媒目前投資了60餘家公司,既有天神娛樂、歡瑞世紀、貓眼等,又有鏈家、分眾傳媒、當虹科技、緹蘇電商、齊聚科技、中關村銀行等,有的與主業有關,有的毫無關係,這樣佈局的好處或許是,主業表現不佳時,總有一款寶貝可以甩賣救急。

光線傳播需要救急的機會很可能越來越多,現在,BAT們正在攜鉅額資金與大數據優勢進軍電影,隨著愛奇藝、阿里影業、騰訊影業、企鵝影業加速搶灘,光線傳媒等現有玩家勢必面臨擠壓,在電視領域受到擠壓時可以轉向電影,當電影受到擠壓時,王長田又將如何轉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