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謹的語法思維,反而是口語流利的最大障礙

英語語法知識的多少,和交流的流利程度,甚至正確度,是沒有絲毫關係的。

嚴謹的語法思維,反而是口語流利的最大障礙

會用任何語言流利交流,前提是必須能用這種語言思考。
大家可能都曾試圖說幾句英語,我們想一下說英語的過程是怎樣的?
是不是在說之前,先想一句中文,然後把這一句裡所有的詞,找到對應的英文。
現在能說了嗎?照說還不行,還得組織一下句子,想一下語法吧,用什麼時態?過去時?完成時?現在時?進行時?單數複數要加s嗎?男他女她?
等想完這些,20秒已經過去了,對方早走了。
於是,我們發現,甚至連外語學院畢業的同學,在說外語時都採用統一戰術:不想語法了,好不容易找到幾個單詞,趕緊往外蹦,於是說出來的都是中式英文。
難道是他們不熟悉語法知識嗎?非也,因為根本來不及。

嚴謹的語法思維,反而是口語流利的最大障礙

語法書倒背如流,還是不能交流,還是會出語法錯誤。

原因很簡單,從說話的思維機制上講,人在說話時,大腦是禁止思考語法規則的,一旦講規則,人就不能說話了。
想一下,我們中文都說的這麼流利,能去想語法規則嗎?主語用這個,謂語用那個,狀語放在這裡......根本不可以,不現實。
那英語也一樣嘛。
所以語法知識,不但不幫助形成英語思維,反而在搗亂。
所以大家已經發現,翻譯和語法,不但不幫助提高交流能力,反而阻礙英文思維。
但大家看到翻譯和語法的書寫,都覺得非常熟悉。

原因是我們這麼多年,就是這麼學英語的,大家十幾年來,不管是上課,還是自學用的方法,叫做“語法-翻譯法”。
英文叫Translation grammar method

嚴謹的語法思維,反而是口語流利的最大障礙

這種方法是英國人幾百年前,用來學習希臘語和拉丁語時,採用的外語學習方法,通過研究目標語言的語法結構和單詞,對應在自己語言中的翻譯,去學習這種語言。
對於大多數國內學習者來說,能夠基本無障礙的聽懂英語,並能無障礙的和西方人交流就可以了,是否能達到英式思維,反而不應該成為我們語言學習的目標。

我個人的體會是,如果一名英語學習者,在國外純英文的環境下,浸泡特定的時間後,比如一年或兩年,甚至更長,達到徹底用英文思維是可能的。但是在國內的中文語言和社會環境下,達到徹底的用英文思維是個偽命題。

因為一個人的思維,是建構在他生活的具體環境裡的。

這種環境包含的語言,習俗,文化等方方面面的。所以單從語言學習一個方面,即使學習的再熟練,恐怕也不能說,是用英文思維。思維背後強大的東西很多,語言只是一個傳遞工具而已,所以用英文去思考,是個美好的追求,但當作普通語言使用者的普遍追求,就完全不可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