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防疫期間,村裡一定不能出事,只有守在村裡,他心裡才踏實。所以即使痛風發作,他拖著腫脹的右腳也要守在村裡。他說防疫期間許多工作落下了,一定要加快速度補上。等忙過這段就去複診看醫生!”許民村村委會主任葉秀蓬說。
“他說,我可以不當書記,哪怕只做個顧問,也要把許家山的開發做好,因為它就像我一手帶大的孩子。一定要把旅遊發展起來,讓村民富起來。將來有一天交到合適的人手裡……”原民戶田村老書記葉根彪說。
“他說,他有個好消息告訴我,小火車、玻璃棧道、纜車……那些他曾無數次向我描述的場景即將成為現實,他和我約了今早八點半見,要和我好好討論一下未來的規劃。”安茉文旅總經理周宏說。
可是,這個“他”失約了,沒有等到空一點去看醫生,沒有把村子交到合適的人手裡,“他”甚至沒有來得及多等一天和周宏交換彼此的“好消息”。
2020年4月17日晚8點,寧海縣茶院鄉許民村黨支部書記葉全獎,因突發心源性疾病,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4月18日中午,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鄭柵潔委託市委組織部有關領導上門慰問葉全獎同志的家屬,並要求全市黨員幹部學習葉全獎同志的精神和事蹟。
帶病堅守防疫一線
他放不下的事情太多
許民村村委會主任葉秀蓬記得自己和葉全獎的最後一個通話,是在4月17日的中午。他正在商討一塊土地徵收的補償問題,葉全獎打電話來,問村民對補償問題是否滿意,叮囑他態度一定要好,意見一定要聽。他回憶那時葉全獎的聲音就有點不對:“聲音很疲憊,感覺有點氣喘。我叫他一定要去看醫生,他說他下午要去跟縣文旅集團談旅遊開發。他說看過醫生叫他一週後複查,他說沒事!”
這不是葉秀蓬第一次叮囑葉全獎去看醫生了,從今年疫情防控以來,作為許民村黨支部書記,葉全獎就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幾乎天天帶領黨員守在村口檢查點。
因許家山是國家級3A景區,防疫工作任務較重,有段時間他痛風發作,但仍不顧醫生勸誡,邁著腫脹的右腳,忍痛守卡點、走山路,帶頭落實網格聯戶責任。
“我是村裡防控‘總指揮’,必須到崗到位。”雖然每天掛點滴從1瓶加到了2瓶,再到無法下地,他也一定要躺在村裡醫務室的病床上,關注著村裡。
那段時間,葉秀蓬幾乎每天都能看到葉全獎,“他說約好了上海的醫生,但一次次失約。13日週一上午的時候,我打電話給他,他說去上海了,等我下午再想問問情況時,他說已經在回來的路上。因為週二還有工作,他不想耽誤。”
“他放不下村裡,平時說到許民村,他總是一副‘這裡最棒’的表情。”葉秀蓬感慨著,這個51歲的漢子不止一次紅了眼眶。對於葉全獎來說,許民村是他的牽掛,也是他的驕傲。
翻看葉全獎的朋友圈,最近8條裡,5條與許民村有關。2月20日,葉全獎連著發了兩條朋友圈,“藍藍的天空,綠綠的菜園,嚮往的農村,長壽的地方”“待到春暖花開時,養生休閒此處來。”配圖9張照片,張張都是許民村。
從“貧困村”到“網紅村”
他讓村民挺直腰板
“他和其他人不一樣,他見過世面,很有見解。”原民戶田村的老書記葉根彪回憶起葉全獎,滿滿的感慨。
2005年,曾在外闖蕩多年的葉全獎被推舉為民戶田村的村主任。第二年,民戶田村和周邊的四個村要合併成許民村,包括許家山村在內的5個自然村的村支書和村主任一致推薦葉全獎當許民村的支部書記。
原來的許家山村,是一個擁有700多年曆史的古村,全村建築都以當地特有的銅板石構築,村民住宅也都是採用石木結構,村內建有石屋、石巷、石院、石牆、石板橋、石路、石凳等,特色鮮明。然而,房屋破敗,環境髒亂,村民們僅靠種番薯、土豆、青菜自給自足。
請專家把脈、發動村民參與建設、修葺好老房子、策劃出許家山農嫁十二碗、扶持農民開出農家樂、引進專業旅投公司投資開發、利用網絡推廣村莊……上任後的葉全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村莊開發和建設中去。短短几年時間內,“石頭村”的形象名聲在外,先後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中國首批休閒遊基地、國家3A級旅遊景區等榮譽,國內外遊客更是紛至沓來。
村莊的發展,最大的受益者是村民。原本在山區默默無聞的番薯幹、番薯粉、土酒等農產品,現在在家門口就一售而空;原本寂靜的小山村,因為外來遊客越來越多,相繼開出了多家民宿和農家樂,外出打工的村民於是紛紛回來了。
“沒有葉書記,就沒有現在的許民村。”村民葉小暢很早就走出了村子,去縣城開了個汽車修理廠。在葉全獎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後,許民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知名度越來越大,葉小暢回來的次數也越來越多。“從前村裡窮,男人娶不到老婆,女兒嫁出去都不好意思說是本村的。是葉書記改變了這一切,村民生活好了,腰板也硬了。”
為村子鞠躬盡瘁
那個“好消息”他沒來得及聽
“昨天下午4點14分,葉書記和我通了個電話,他說有個好消息要告訴我:他和文旅集團剛剛就許民村的規劃進行了溝通,文旅集團對許民村未來發展規劃非常滿意,他說今天要跟我詳談,約我早上8點半在房車基地見。我說好,我也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他。可是沒想到,這是我和他最後一次的通話,我再也沒有機會把好消息告訴他……”4月18日,站在許家山房車露營公園的草地上,安茉文旅總經理周宏幾度哽咽,眼光落在房車前不遠處空落的桌椅。10天前,葉全獎就坐在這兒,跟他暢想許家山石頭村未來的發展,周宏甚至還能回憶起他當時上揚的嘴角和談起石頭村未來時的驕傲。
“今年5月,就在這片草地,啤酒節、音樂節、風箏節和美食節就要啟動了,這是去年下半年和葉書記定下的,因為疫情延誤了不少時間,葉書記一直念念不忘。現在整個活動已經籌備得差不多,我正準備今天跟他彙報這個好消息……”
在許家山,周宏的員工有30多個,招的全是本村人。“葉書記曾無比認真地告訴我,他的願望,就是讓村裡的老百姓,不用去外地打工,靠家門口的文旅產業就能發家致富。”和葉全獎認識六七年,看著他每次講著“許民村”時眼裡的光,周宏被慢慢打動,在村裡投資打造了帳篷酒店、心宿光年民宿、房車露營公園等文化旅遊項目,這些項目都是葉全獎親自規劃、親自洽談、親自抓落地,一點一點推進的。
疫情期間,許民村的文化旅遊產業受到莫大的衝擊。復工復產後,葉全獎馬不停蹄地投身到村內景區開發上,這期間,他想得最多的是怎麼幫助景區、民宿和農家樂儘快恢復。“他問我有什麼困難,說要幫村裡的民宿爭取一部分工會療養。他親力親為,村裡大事小事都在做。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把企業引進來,還要讓企業活下去!”
從房車露營基地的最高處往下望,山坡下,8000株月季迎風搖曳,幾抹黃色在綠葉中隱約綻放。“這塊土地種花是葉書記的主意,平整花了兩星期……”周宏喃喃道,眼圈又紅了,“等到七月,這裡將山花遍野。未來,一列小火車將從花海中穿過,還有一條玻璃棧道連接原許家山村和原民戶田村。這些,都是葉書記一次次跟我描述的,可是,他卻再也看不到了……”
記者 張海玉
通訊員 蔣攀 徐銘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