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表嫂的婚姻
前表嫂又结婚了。这是她的第三次婚姻。
表嫂嫁给表哥时,年仅20岁。同一年,她生下了侄儿东东。
人们都说,母爱是女人的天性。可是,这句话在表嫂身上不知怎地就失了灵,面对东东,尽管她使尽全力,但就是无法调动出体内那颗名叫“母性”的细胞。
于是,在人们的眼里,她成了一个“不负责任”的妈妈——孩子饿了,她喂奶粉;尿了,她总是支使表哥去换尿布;哭了,她抱一抱,哄不住了就转手交给家里其他人。
如果说新手妈妈可能因为跟孩子的感情还不够深,所以才会产生与孩子的“隔阂感”,那么,时间似乎是个能自然解决这个问题的灵丹妙药。
可是,直到东东三岁,表嫂和表哥离婚那年,表嫂依然没能对东东产生“应有”的疼爱与不舍之情——东东的监护权,她连争取一下都没有过。
因为之前有表嫂的qq,加之年龄相近,时不时地,我还是会通过qq空间了解到表嫂的一些近况。
也因此,我知道了她离婚不久再度嫁了人,生下了女儿。没过两年,再度离了婚,而且同样地,没要孩子的监护权。
她的qq空间里,有对生活的记录和抱怨,但从没出现过东东的影子。女儿倒是会偶尔提及,不过,也大多跟抱怨有关。
上周末回老家,大姨提起这个前儿媳,不禁气不打一处来:离婚十几年了,对这个儿子简直不闻不问。真没见过这样的妈!
02
“找不到感觉”的妈妈们
像表嫂这种,似乎没有母爱的妈妈,其实并非个例。
我的好友莉莉也是如此。生下女儿之后,她的生活似乎并没有任何变化,夜生活、旅游、参加各种朋友聚会……很难相信,这是一个有娃的人。
女儿谁带?外婆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责任,白天黑夜地照顾着。而当妈的莉莉呢,回家后若心情好就逗弄一下小宝宝,心情不好,就对女儿不闻不问呗。
当然,事情总是有AB两面。莉莉有多享受当妈的“轻松”,就有多纠结于自己对女儿怎么也提不起来爱的“沉重”,更遑论婆家及外人对她不亲自带娃的苛责和批评。
“我也努力想和女儿亲近”,莉莉无奈地说,“可是,我真的找不到感觉。”
03
母爱是否完全取决于天性?
当一个母亲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母爱,那么,这个母亲多半会受到严重的“惩罚”——包括但不限于:觉得自己不正常的内心挣扎及自我怀疑;家人及社会的口诛笔伐;以及,对孩子因此而不能健康成长的恐惧……
但事实上,母爱真的是天性吗?
【不一定。】
从生理角度看,“母性”是属于一种本能,主要表现为:筑巢、哺乳及抚育等分娩前后的一系列对幼崽子的关爱和保护行为。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母性的发挥行为也受激素调控,而影响母性行为的激素主要有雌激素、孕激素、催产素等,此外还与多巴胺系统及其受体有关。
对于动物来说,这种母亲本能可能仅受生物因素的影响。但对于具有社会性特征的人类而言,这种本能还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干扰”。
通常来说,缺乏母爱的母亲主要有以下特点:
■ 自己未曾体会过母爱
这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没有学习的模板;二是在潜意识里有着对妈妈的恨意。
弗洛姆通过《爱的艺术》告诉我们,“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
这种“给予”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习。
当一个母亲在自己小的时候未曾感受过母爱,她自然也不知道如何去表达母爱——比如我的前表嫂,她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山区,妈妈生下她那年也不过才19岁。那之后,为了生个儿子,她母亲又接着生了三个女儿,直到弟弟出生。可想而知,她获得的母爱,大概率是很缺乏的。
同时,因为妈妈未曾给予过自己母爱,她可能会对妈妈潜藏着“恨”。当自己当了妈妈后,这股“恨意”会在无意识中转嫁给孩子——我未曾得到过的母爱,你也别想得到。
■ 懵懂状态下生下了孩子
这主要包括三种情况:
一是生孩子时年龄尚小,还不具备“爱孩子”的心智;
二是知道自己不喜欢孩子也不想生孩子,但迫于社会和家庭压力生下了孩子;
三是虽然明确知道自己不喜欢孩子,但误以为“生下来就会爱了”。
■ 因为体内相关激素的缺乏而对孩子无感
既然母爱的发挥行为受到激素的影响,那么势必会有那么一部分不爱自己孩子的妈妈,是因为受到了生理因素的影响。
比如原本就有抑郁倾向的女性,很容易因为激素的变化而产后抑郁。这时的她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那个脆弱又需要随时被照顾的小婴儿,更是难以产生“爱”的感觉。
04
不爱自己的孩子,可以抚养好孩子吗?
答案是肯定的。
只要妈妈愿意调整并且方法得当,即使不爱孩子,依然可以把孩子抚养成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
1、放下罪恶感,正确看待“本能”这件事
社会文化中关于母爱的歌颂,一方面是对母亲的肯定和赞扬,另一方面,也是对母亲的一种限制。
很多时候,我们会以为只有充满爱才能培养好孩子,因而对“自己不爱孩子”这件事,母亲总是会充满自责和自我攻击的。
但事实上,对孩子的教育,爱虽然是基础,但并非全部。
如果母亲总是陷入自责和自我攻击中,那么大概率上,她会在无意识中将这份自责和自我攻击投射给孩子,误以为是孩子的出现导致了她现在内心的冲突与不安——都是因为你,我才过得如此痛苦!
这种投射,显然会让她进一步“不爱”自己的孩子,甚至对孩子产生恨意。
因此,放下“不爱孩子”的罪恶感,向内观,看清自己究竟为何“不爱孩子”,反而有助于构建“有爱”的亲子关系。
如果是因为自己未曾得到过母爱,缺乏学习模板而无法向孩子表达爱意,那么你可以尝试和自己的妈妈坦诚沟通。这个沟通的过程,会让你对“母亲”有更深的认识,有助于你放下潜意识中对母亲的“恨意”从而解开心结。
如果是因为在懵懂状态下生下了孩子而导致的“不爱”,那么,你必须得先承认是自己做出了不那么“正确”的选择。因为,唯有发自内心地承认“失误”,才能不含敌意地承担“后果”。而后,你才有可能以中立平和的态度,探索自己当时做出这个选择的原因,以至于更客观地看待你的孩子。
2、尊重自己的感受
经过了步骤1的内观和探索,也许你会找到自己“不爱孩子”的根源并有所改善。也可能,即使找到了根源,你依然无法“爱”孩子。
这时,你也不必沮丧,请接纳并且尊重自己的感受。
因为,人的情感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历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此刻你的“不爱”,反映的是你的过去对你的影响,但那不代表“永远”,更不能决定“未来”。
孩子小的时候,也许你暂时不能带着“爱”去关怀ta,但是,你可以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去照顾ta。你也许做不到“事事回应,处处关心”,但你可以带着好奇心去观察,去体会和ta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重要的是,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带有强迫感和对自己的苛责。
你可以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生下ta,那么我就有义务照顾ta;我的选择和“不爱”,是我的事情,和孩子无关。
也许,等孩子稍微大一点了,不用再完全依靠你的照顾才能生存下去时,你的负担感和负罪感都会小很多。说不定到时,你对孩子会自然地生发出“爱”。
3、坦诚与家人交流,并在必要时寻求帮助
当一个母亲未按照世俗标准完成一些“规定动作”,难免会受到来自家人和外界的责备和批评。这种负面的评价,在加剧母亲的自我怀疑和否定的同时,也可能激发出母亲的逆反心态,甚至导致“破罐子破摔”:反正你们都这么说我了,那我就这样吧。
因此,当一个因为觉得自己“不爱孩子”而已经足够自责的母亲想要改变时,首先她需要的,是家人——尤其是丈夫——的理解和支持。
所以,如果你自己在尝试改变的过程中感到十分困难,或者被外界的评价严重困扰的话,建议你坦诚地跟家人沟通。
你可以坦诚告知,你实在没有足够的心力和情感去做一个世俗意义上的“好妈妈”,但你会努力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并让他们知道你的自责情绪以及为改变所做出的努力。
另外,如果在某段时间内,你对孩子的“抵触”心理实在强烈,请不要硬撑。请你的丈夫多承担一些照顾孩子的工作,或者寻求其他可靠家人的帮助。
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很多人都了解了妈妈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但容易被忽略的是,对孩子起着重要作用的,是妈妈在精神层面对孩子的影响——爱、关注、以及关怀,而非“妈妈”这个名词。
这就意味着, 一个能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关注以及关怀的人,即使不是孩子的母亲,依然可以给予孩子“妈妈”般的滋养和影响。而一个冷漠又跟孩子情感隔离的真实的母亲,却只是空有身份而已,并不能发挥“妈妈”的“作用”。
所以,如果家里的其他人——丈夫、或者双方的父母,甚至育儿嫂——能够充当起孩子【精神上】的“妈妈”角色,那么,你完全不必为自己的“失职”而感到愧疚。当然,前提是,你确实有在努力地改变,只是暂时还做不到。
如果你觉得做到这一点实在是太难了,内观也好看书学习也好跟家人沟通也罢,都没有办法让你放下对孩子的“憎恨”,依然觉得是ta毁了你的一切,那么,也许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在困扰着你,建议你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写在最后
“妈妈”,是一个美好的存在。她不仅是赋予我们生命的,还是爱、包容、理解、接纳、关注、关怀……以及其他我们所能想到的美好的化身。
正因为她是如此美好,所以我们似乎以为,唯有如此,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母亲。
但这并非事实。由于生理或是成长经历的影响,有一部分“妈妈”,没有办法自然而然地,对孩子产生“爱”。
她们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也许有人会说,那就不要生啊。
是的,有些女性,因为知晓自己没法成为一个好妈妈,因而选择了不生孩子。
但有些女性,她们在生孩子之前,对此是无知的。
一个充分爱孩子的好妈妈,是孩子这一生宝贵的财富。但一个不那么爱孩子但足够负责任的妈妈,同样能抚养出健康开朗且有价值的孩子。
重要的是,妈妈是否对此有觉察,并愿意改变。
如果是的话,请妈妈接纳自己,也请家人和社会,给予她充分的时间吧。
因为,这除了是她们自我救赎的机会,也是改善亲子关系、提升家庭幸福指数的重要契机。
本文转自:十分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