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機開啟“機會之窗”,“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


重大危機開啟“機會之窗”,“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

從主觀上講,危機的突如襲來往往會激發出強大的求生意志和創造力;從自身上講,危機會為變革提供前所未有的統一輿論環境和寶貴的信念;從客觀上講,你的一些對手將會退場,市場將更加理性……這些都是你在遭受重大危機、業績可能下滑時洞開的“機會之窗”……

作者 | 段傳敏(戰略營銷觀察家)

金庸的武俠小說《絕代雙驕》中,一代武俠燕南天和移花宮邀月公主的武功進化很有意思。前者被人陷害,武功盡失,簡直成了植物人;後者被宿敵困入老鼠洞,命懸一線,但這些最大的危機反而成了他們武功臻至最高境界的契機:燕南天因為武功盡廢反而練成最高級嫁衣神功;邀月公主因絕境之下心無雜念進入明玉宮的第9層。

可見,越是重大的危機時刻,越可能成為一個人或一個企業發生重大改變的關鍵時刻。正所謂山重水複無路處,恰恰正是柳暗花明時。

為什麼?仔細想來,重大危機的時刻,企業往往迸發出兩種特質:勇於向自己開刀,開啟變革;心無旁騖,高度共識。平常的時刻,人們喜歡漸進式的改良,重大的革命創新往往缺乏共識,危機時刻共識可能在一夜之間形成,形成重大變革創新的良好外部環境,從而促成個人或企業的關鍵一跳。

許多人不太成功是因為有太多的路可供選擇;許多企業的成功往往最初走投無路,走著走著成就了最寬廣的一條大路。許多企業家當初創業的時候,哪有什麼最優方案?他們可能只有不得不這樣做的唯一路徑。比如:華為創業之初只靠湊來的兩萬元代理銷售香港成功交換機。比如美的的崛起是因為當初堅決拒絕當地政府的“拉郎配”要求(另外一個品牌華寶空調順從了,就消失了),經營層的背水一戰成就了今天數千億的企業。


重大危機開啟“機會之窗”,“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


市場經濟本身就是風險經濟。企業家投身市場就是擁抱巨大的不確定性。因此面對危機解決危機,並實現自身的不斷攀登是企業的基本能力。迄今大多數市場上還存在的規模企業和品牌無不是經歷了千難萬險才一步步走到今天。重大的危機往往成為優秀企業加速發展的催化劑,很多缺乏危機意識、安於現狀滿足過去的企業很容易被市場淘汰。

所以,今年的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顯然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企業遇到的前所未有的重大危機。它會嚴重衝擊很多不具競爭力的企業,但也會讓優勝者的地位更加突出。正所謂嚴冬雖然帶來了寒冷,但也有效殺死了影響萬物生長的很多“害蟲”。


重大危機開啟“機會之窗”,“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


一年前,爬完一座5000米以上的雪山的我感慨萬千,將這段經歷與企業的成長結合起來反思,在某企業的全國經銷商年會上提出了“穿越高原”的思想,即企業要主動地將自己置身於高寒地帶,走進高原,不斷鍛鍊自己的免疫力,適應惡劣環境的能力,應對重大危機的能力,否則長期安逸於現狀,以為依託於14億人的大市場就可以高枕無憂,很可能在危機到來的時候,自身陷入重大危險。沒想到一語成讖,危機竟然來得如此迅捷而猛烈,事先毫無徵兆。


重大危機開啟“機會之窗”,“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


在今年即將出版的第12本著作《向何處攀登》(暫定名)中,我提出了關於企業攀登的三個維度思想:一、向前:如何讓企業持續保持增長?二、向上:如何持續晉級企業的核心能力?三、向善:如何令企業與社會保持良性的互動?是的,重大危機時刻,活命是我們的底線思維,是大多數企業的選擇,但對少數更優秀的企業而言,此時往往也是企業思考、籌劃、推行重大戰略改變的關鍵時刻。保持增長不能只是數量上的進步,也需要在質量上不斷躍升,更要在倫理和精神上綻放光芒,否則再高的大廈也是建立在沙灘之上,總有傾覆的那一天。所以企業需要不斷提升。經歷了一次危機,就要將之內化為自身強大的免疫力。

從主觀上講,危機的突如襲來往往會激發出強大的求生意志和創造力;從自身上講,危機會為變革提供前所未有的統一輿論環境和寶貴的信念;從客觀上講,你的一些對手將會退場,市場將更加理性……這些都是你在遭受重大危機、業績可能下滑時洞開的“機會之窗”。因此,此時此刻,再度思考喬布斯說的那句名句:“stay foolish,stay hungry!”(求知若飢,虛心若愚),耽於日常和成功的企業家們,有多久沒有放空自己了?有多久沒有認真討論和思考未來的前途了?千萬莫讓戰術的勤奮掩蓋戰術的懶惰,即使是重大危機面前同樣如此!


重大危機開啟“機會之窗”,“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


作為戰略營銷的觀察者和踐行者,我在積極思考觀察的同時,也在為熟悉的企業界朋友出謀劃策。近兩個月來,帶領團隊和數家規模企業(從幾十億到上百億、上千億不等)積極探索了以下幾個方向:一、B端(大客戶戰略)的多邊整合,為泛家居的製造企業探索增量空間;二、泛家居業的多邊整合,以疫情過後越來越重要的“家”為場景構建生態共同體,積極推進更多形式的聯盟合作(不但是聯合促銷,更在跨界產品、技術、產業鏈乃至資本的層面推動體系外的創新合作);三、積極倡導社群營銷思維,因為它是構建企業線上線下一體化體系和品牌流量的先鋒路徑(詳見我近期的有關文章);四、善用病毒視頻,推進以病毒視頻為中心的社會化品牌傳播。當前,由於線下行為受限,網絡流量迎來一個難得的紅利期,也是品牌建設的機會之窗,企業如果善用這一工具,或者可以收穫超乎尋常的品牌效應。

當然,對企業家而言,此時此刻,最好擁有自己的顧問或智庫,讓專業的人負責思想和資源的“社交”活動,促進企業與社會在思路、資源和人脈的廣泛鏈接和跨界合作;充分發揮、張揚企業的想象力,從消費者需求、產品的本質和企業的核心資源與能力出發,重構自己的未來戰略,開啟變革之旅。那樣,才能做到像邱吉爾所言的“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

教練式顧問——業績倍增之道

段傳敏,戰略營銷專家,橫跨企業、專業、媒體三界研究人士,被譽為“實戰中的研究派,研究中的實戰派”,長期擔任喜臨門、亞丹生態定製、萊帕克科技等多家企業的戰略營銷與發展顧問。

倡導“教練式顧問——業績倍增之道”,通過“定方向,搭班子,找路子,配資源,抓落地”等五步,圍繞“定向、執行、整合”三大模塊,以成果為導向,協助企業實現業績高速增長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