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家们,创造从自救到重生的“新机遇”!

数据显示:中小微企业和商家,占整个中国市场主体百分之90以上。2017年,中国个体商户数量约6200万户,企业法人约2800万户。

2017年6200万小商户贡献了全国百分之60以上的GDP、百分之50以上的税收、百分之80以上的就业以及百分之70左右的发明权。

小商家们,创造从自救到重生的“新机遇”!

互联网帮助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从经济学家、商业专家到一线创业者,形成一个“大脑”,应对疫情,做出及时反应。直播、线上教育等等平台的完善,正在触达数量庞大的小商家们,创造从自救到重生的“新机遇”。


过去的的那一套打法已不适合如今,所有人都知道要转型,但如何转?


内容视频化,电商直播化

小商家们,创造从自救到重生的“新机遇”!

2019年短视频依旧出尽了风头,比图片表达更直接,视觉体验更好,更能快速建立与用户的信任感,这种新型的社交方式逐渐成熟,文字和图片已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短视频迎来了新一轮爆发。


无论是全民都在玩的抖音、快手,还是想要冲出重围的火山、腾讯,亦或是以购物为属性的淘宝平台,都将短视频推上了一个高峰,在此基础上衍生的直播也成为重要的货品展示和变现渠道。


短视频平台0门槛开通直播权限以来,“万物皆可播,人人都是主播”的时代已然到来。


而对于商家和个人来说,直播+电商的新模式,凭借着低成本、强互动、高转化的优势,解决了传统电商一直以来的弊端。


所以在线下实体店被严重分流的现在,通过短视频展现内容,通过直播带货正在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商家也应化被动为主动,去短视频和直播领域拓展流量池,而不是死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互联网思维

小商家们,创造从自救到重生的“新机遇”!

面临危机,中小微企业首先要做的,应该是画出作战地图:认清问题,解决问题。而小微企业的优势,也在于及时调整、快速执行的灵活性。


特殊时期,互联网是“救命稻草”而非劲敌。虽然在过去的几年中,互联网的发展夺取了大部分线下零售业的流量,但对于线下实体业来说,现在能救你的恐怕也只有互联网了。


当我们走进一家线下店铺,一位店员同一时间内只能接待一位顾客,非营业时间,用户也无法买到心仪的产品。承担着高昂的人力、物力成本,受限却更多,这并非大家希望看到的结果。而坐在家里就让用户买单,这才是互联网有致命吸引力的地方。


其实无论是现阶段的特殊时期,还是过了这段时期,一个良好的互联网思维只会让你受益更多。


想要利用互联网,首先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明白其本质,其次是确定公司业务和互联网能够结合的点,并且通过互联网进行营销渠道的拓展,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


线上线下结合

由于疫情的影响,一些公司就开始采用“在家上班,在群上岗,在线培训”的“新开工”模式。严格执行了防控规定,又保持了员工活力。


不久前还看不上微商的人,现在已经活成了微商。


KOC、微商、分销、私域流量成了这次疫情中的救命稻草。线上化转型有所准备的:火锅店的店长,美妆品牌的试装达人,在美团上有外卖店,拥有线上的流量,就能成为缓冲带。

疫情中,线上线下结合是关键;疫情后,数字化的推进,是首要行动。


这一轮线上线下的结合,是全链条、多角度、重体验的,完全超越2013年曾经被风口吹得一塌糊涂的“O2O”。这背后,是供应链的升级,以及生活服务类平台的成熟。


此次危机,短期靠自救,长期还是要转型。完成线上线下抱团,尽可能地线上线下两条腿一起走路,才能走得更远。


流量私域化

小商家们,创造从自救到重生的“新机遇”!

流量不在于多,而在于是否准确,这就涉及到从去年大火的一个词:私域运营。


什么是私域运营?即能够通过自己运营获取流量,并且把这些流量转化为能够反复使用的、免费的、可信赖的私域流量。而这些用户的粘性更高,转化率也要高得多。


创业维艰的今年,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想要渡过难关,甚至实现业绩的突破,不能全把希望寄托在外部渠道上,在拓展新流量的同时,还需注重私域流量的运营。


不少大企业已付诸尝试,腾讯和BCG的报告显示,许多线下门店,把客户关系管理,转变到“社交私域运营”模式后,门店与顾客之间的互动数量提高1.5-2倍,沟通效率提高了3-4倍。


目前阶段来说,微信是进行私域运营、维护客户关系的良好渠道。由于微信的朋友圈自带社交属性,客户可以直接通过朋友圈和社群的产品私聊商家,链条短,信任强,有利于培养忠实用户。


做好私域运营,效果自是不用多说,不过也要讲究心法和套路,其中大到运营策略的制定、实施,小到微信账号的头像、签名,都会影响到用户的体验,因此务必提前做好功课。


疫情就像踩下了急刹车,但绝大多数的BOSS、创业者还没有放弃,正在快速自我学习,从自救走向新生。他们或许朴实无华,或许文化不高,或许就满足于开好一家小店。但就是这6200多万小小的商家,支撑起了中国经济的万亿级体量,或许也正酝酿着下一个的商业创新。

无论过去还是将来,我们都要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