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地形有多牛,看了西瓜視頻才醒悟,難怪皇帝們喜歡葬在這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距離市中心50公里,總面積約120平方公里,是明朝皇室陵寢。

明朝十六位皇帝中的十三位都埋葬於此,他們是長陵(明成祖)、獻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憲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慶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毅宗)。

除此之外,還有仁孝徐皇后等數十名明朝後、妃、太子等。

可以說,除了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下落不明的第二任皇帝朱允炆和被明英宗剝奪皇帝位,死後以王爵名義下葬的朱祁鈺外,所有明朝皇帝都埋葬在這裡。

那麼,為什麼這裡被明朝皇室如此看好?西瓜視頻創作人【三維地圖看世界】曾提到它的地形地貌和風水獨到之處,其實細細品來,還真的很不一般。

中國古代向來信奉風水之說,對於死者而言,他們相信自己死後還會去往另一個世界,希望將自己生前的榮華也隨之帶過去,在那邊繼續享受,並將自己死前沒有完成的心願,在死後由自己的後人完成。

那麼對生者而言,他們也相信,祖上陵墓的風水會為自己和後世子孫們帶來福音或者禍端,好的風水自然讓自己和後人們順風順水,反之,則會帶來災禍。

明十三陵地形有多牛,看了西瓜視頻才醒悟,難怪皇帝們喜歡葬在這

所以即便到了近現代,人們在下葬時往往也會選擇風水好的地方埋葬自己的親人,甚至不惜重金請來風水師為其占卜。

既然連普通百姓富賈都這麼信奉風水之所,古代的皇室自然更加重視帝陵的風水了,位於天壽山的這片依山傍水之地,就成了明朝皇陵的首選。

公元1409年,明朝第三代君主朱棣在登上大寶後,將首都定於自己的大本營北京,其目的很簡單,一來北京是他的起家之地,是其固守的根據地,二來北京的位置在軍事上可以近距離節制東北各部和蒙古地區北元勢力的發展。

既然國都定於北京,皇陵自然也要在京城附近挑選,朱棣就命令江西著名的風水師廖均卿為皇家選陵,經多處勘察後,最終才選擇了這裡。

天壽山的地形為三面環山一面傍水,南面特別寬敞,山中溪流交錯,風景怡人又不失靜雅,單從整個山體形貌上看,就是作為陵寢的風水寶地。

明十三陵地形有多牛,看了西瓜視頻才醒悟,難怪皇帝們喜歡葬在這

天壽山主峰海拔700多米,山勢延綿,龍脈旺盛,陵墓坐北朝南而立,靠山雄偉壯觀,左右護砂環抱,彷彿大自然都在為朱家王朝守靈。所以當朱棣親自到場視察後,也對這氣勢磅礴的景色所吸引,本就戎馬多年的他,自然對這天壽山散發出的肅然之氣十分欣賞。

於是,天壽山上的這塊"風水寶地"自此就成了明朝的帝陵,自朱棣之後幾乎歷代皇帝、皇后及部分嬪妃、太子都埋葬於此。

可天壽山真的是塊風水寶地嗎?它真的保佑了大明王朝嗎?其實不然。

大明王朝與中國古代其它幾個漢族統治的皇朝有著很多相同,但又有些不同。相同之處在於,它與漢、唐、宋三朝一樣,都推崇儒家思想,以儒家學說治理天下。

而不同的在於,明朝對外十分強勢,對內卻散漫鬆弛,造成了外緊內松的局面,這也為明朝中後期的千瘡百孔埋下了禍根。


明十三陵地形有多牛,看了西瓜視頻才醒悟,難怪皇帝們喜歡葬在這


西瓜視頻創作人【三維地圖看世界】還從以下幾個方面給出了答案。


首先,明朝早期的兵鋒確實強悍,它是戰勝了當時披靡歐亞的蒙古人之後建國,又橫掃了西南各部族,使其臣服。

尤其在朱棣時期,明朝的武力達到鼎盛,槍炮火氣聞名一時,使得東北各部族乃至蒙古大漠都被其徹底征服,以至於朝鮮、越南等周邊國家均視其為宗主,年年納貢歲歲稱臣。

除此之外,明朝還擁有著當時世界最強大的海軍艦群——"大明水師",遠赴歐亞非,可謂無人能及。

但在朱棣之後,大明就呈現出瞭如上所說的外緊內松的局面。大明王朝是打敗外來民族統治才建立的王朝,所以建國後始終對外呈現出強硬態勢倒是無可厚非,但是它在對內治理上,卻是極度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

朝中權臣內鬥,宦官作亂。地方上更是貪汙成風,百姓疾苦。

有人說,明朝中後期是因為連年的天災所致,鼠疫橫行才導致民怨四起紛紛造反的。但這正是明朝多年來日積月累的"內松"所造成。歸根結底,還是沒有行之有效的整頓好吏治問題。

正因如此,明朝早期叔侄相殘爭奪皇位,中期權臣當道朝政荒廢,後期天災人禍肆虐,百姓民不聊生,最後明朝沒有被外來民族推翻,倒是被國內的農民起義軍搞垮了,正應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那句話。

放眼明朝統治的兩百餘年,幾乎就沒有順風順水的時候,真真兒的算不上是祖上庇佑。想知道更多關於明皇陵地形的事,可以打開西瓜視頻,看創作人【三維地圖看世界】的視頻。所以說,風水之說也許有它箇中道理,但真正能庇佑後世子孫的還是要在於人為。作為帝王,選擇再好的墓地也不如為自己的皇子皇孫們留下一套行之有效的家規國法,將治國經驗代代相傳。

與明朝相比,清朝在官員治理和對外政策上就科學合理得多,一個起初不足百萬的民族,能統治華夏神州近三百年之久,這就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明十三陵地形有多牛,看了西瓜視頻才醒悟,難怪皇帝們喜歡葬在這


如果不是歐洲出現了工業革命,如果清朝當權者能重視工業、科技發展,相信大清王朝應該不會那麼沒落。

當然,"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歷史所留給我們的,就是先人們曾經的經驗教訓。當我們遊覽十三陵的時候,在讚歎它的壯美的同時,是否也應想想曾經大明王朝的得失呢? #西瓜視頻創作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