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的種類及治療

這是之前一個來諮詢我的患者,根據其提供的比較典型的病史,診斷是慢性複發性腮腺炎。

腮腺炎的種類及治療

腮腺炎的諮詢

我們可以看到在其之前的就診經歷中出現了一系列腮腺炎的診斷——化膿性腮腺炎和病毒性腮腺炎。雖然這些都屬於腮腺炎,但是相互之間有什麼區別呢?今天我們就來侃一侃腮腺炎。

腮腺是位於臉部兩旁耳朵前下方,下頜骨後外側的一對分泌口水的唾液腺,腮腺分泌的口水通過腮腺導管流入口腔,腮腺導管開口的地方在頰部的腮腺乳頭處。

腮腺炎的種類及治療

腮腺及導管的位置示意圖

我們所謂的腮腺炎大多是和感染相關的。比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流行性腮腺炎,細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複發性腮腺炎、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急性化膿性腮腺炎等。腮腺炎症的臨床表現有共通的地方,如:

  • 腮腺區以耳垂為中心的局部紅腫、疼痛;
  • 可伴有發熱畏寒等表現;
  • 部分患者可有張口受限以及吞嚥疼痛的表現。

但是以上各種腮腺炎又各自有其特別之處,治療方式上也不盡相同。

病毒感染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種病毒性腮腺炎,多見於2-9歲的學齡期兒童以及大學年齡段的青年人,大多在春夏之交的季節發病。這種疾病具有自限性,但是也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可以通過飛沫、直接接觸以及被患者體液汙染的物體傳播,如果是在校園內或者大學宿舍內,常常造成多人感染甚至爆發性感染。所以一旦發現流行性腮腺炎,應予以隔離避免傳染給他人,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也應在患病期間主動避免和他人的接觸。

流行性腮腺炎的表現常常是在腮腺腫大之前存在數天的頭痛、發熱、肌肉痠痛、渾身乏力,食慾低下等病毒感染引起的前驅症狀,隨後在48小時內出現腮腺區腫痛症狀。腮腺區的腫痛可表現為雙側或者單側,發病時表現為單側病變的患者,約有90%可在數天後出現另外一側腮腺腫痛的症狀。整個病程可持續數週時間,腮腺區的腫脹可持續10天左右。

除了腮腺區腫痛之外,實驗室(化驗)檢查可發現白細胞數量正常或略降低、淋巴細胞數量增多以及血液中、尿液中澱粉酶含量增加。

流行性腮腺炎相關的併發症有:

  • 睪丸炎和卵巢炎,附睪睪丸炎是流行性腮腺炎最常見的併發症,在青春期後的男性患者中有15-30%的發病率。一般表現為在腮腺炎發病5-10天后再次出現高熱以及睪丸疼痛、陰囊紅腫。卵巢炎在青春期後的女性中發病率約5%左右,其表現為患者後期出現的發熱、下腹部的疼痛以及嘔吐等症狀。但是由此導致的生育能力降低是很少見的。
  • 神經系統併發症,包括腦膜炎、腦炎以及神經性耳聾,在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出現之前,流行性腮腺病毒是導致腦膜炎、腦炎以及兒童神經性耳聾的主要原因之一。
  • 其他併發症,包括關節炎、胰腺炎以及心肌病變。

隨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出現,以上併發症的發生率已大大降低。

在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療上面,尚無特異性的抗病毒藥物,處理主要是支持治療及對症處理,包括休息、增加飲水、保證營養攝入及電解質平衡,解熱鎮痛治療,以及減輕腮腺區不適可採取熱敷或者冷敷治療。

流行性腮腺炎的預防除了避免與患者及無症狀攜帶者接觸以外,還可以採取疫苗進行預防,一般發作一次可後具有終身免疫能力。

細菌感染性腮腺炎

細菌感染性腮腺炎常常在如下情況下發生:

  • 脫水的病人,特別是手術以後脫水的病人

比如以前腹部大手術以後發生的急性化膿性腮腺炎,由於失水以及口腔功能在手術以後暫時性減弱,導致口腔內在細菌炎腮腺導管入侵發生逆行性感染。現在由於加強了手術前後體液平衡的管理以及口腔清潔,這種情況已經很少見了。急性化膿性腮腺炎往往表現為腮腺區明顯的紅腫及張痛、跳痛,耳垂上抬,局部皮膚髮紅水腫變硬,口腔內可見腮腺導管口紅腫,輕輕按摩腺體可見導管口有膿液流出。並可出現發熱,脈搏和呼吸增快等全身性表現。此時實驗室化驗檢查可發現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增多。

對於已經出現膿液形成的急性化膿性腮腺炎的處理,除了全身應用抗生素抗感染以外,還需要將腮腺內形成的膿液引流出來。

  • 導管狹窄或者腮腺腺體內或導管內發生阻塞時

即慢性阻塞性腮腺炎,這種情況往往是由於導管口粘膜損傷癒合後導致腮腺導管口狹窄,以及少數情況下由於導管結石引起。這種情況腮腺發生的反覆腫脹往往和進食有關係,進食時由於唾液分泌增加,但是導管由於狹窄或者阻塞導致唾液無法流出去,腺體內部壓力增加從而引起局部腫痛不適,一般在進食結束一段時間後會好轉;還有一部分患者的症狀和進食沒有明確關係,而表現為早晨起床後腮腺去發脹,稍加按摩腮腺區後口內感覺有“鹹味”液體流出,隨後腮腺局部症狀好轉。

這種情況臨床檢查可以發現腮腺稍微增大,輪廓明顯,口腔內腮腺導管口可以有輕微紅腫,擠壓腮腺的時候可以見到導管口有渾濁的“雪花樣”或者蛋清樣液體流出。

治療一般針對病因進行處理,導管狹窄者進行導管擴張,有導管結石形成者需要取出結石。並且可以通過促進唾液分泌、排除及保持口腔衛生,以減少逆行性感染髮生的機率。

慢性複發性腮腺炎

慢性複發性腮腺炎和前述常見的感染性腮腺炎具有不同的轉歸。一般認為其發病和以下多種因素有關:

  • 腮腺發育不全,腮腺造影可發現有腮腺末梢導管擴張的情況,提示存在先天性的腺體發育異常;
  • 免疫功能低下,兒童期患者免疫系統發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容易發生逆行性感染;
  • 細菌逆行性感染

成年人和兒童均可發生複發性腮腺炎,成年人的疾病往往是由於兒童其病變遷延未愈而來。

兒童發病子嬰幼兒時期到15歲左右均可發生,5歲左右最多見。表現為腮腺區的反覆腫脹,但腫脹不如感染性腮腺炎明顯,腮腺導管口可有膿液或者膠凍狀液體流出,少數可形成膿腫。其與流行性腮腺炎不同,很少雙側同時發病。每次腫痛的病程一般在一週左右,大多間隔數週到數月發作一次,間隔時間不等,年齡越小發作越頻繁,兩次發作期之間為間隔期,間隔期一般無明顯症狀。以後隨著年齡增長,間歇期逐漸延長,發作其逐漸所代替,一般可在青春期後痊癒,未痊癒者則稱為成人慢性複發性腮腺炎。

由於複發性腮腺炎具有自愈性,因此其處理也以增強抵抗力、防治繼發感染以及減少復發為主。注意多飲水,每天按摩腺體促進排空,保持口腔衛生。也可以通過咀嚼口香糖等刺激唾液分泌,如果有急性炎症表現可以使用抗生素。對於復發頻繁的患兒,可以採用胸腺肽進行治療,以調節免疫功能。

除了上述各種腮腺炎以外,還有與舍格倫綜合症有關的腮腺炎以及其他特異性感染引起的腮腺炎等,但是相對而言都比較少見了。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閒侃口腔”,歡迎關注瞭解口腔健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