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期齲病的預防

幼兒期齲病的預防

齲病的預防可以從第一顆牙齒萌出開始一直持續到最後一顆牙齒脫落。對於幼兒而言,由於其自理自控能力差,飲食習慣特殊,所以幼兒期齲病預防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

我們在《接吻會傳播口腔疾病嗎 》中的“牙體疾病”部分討論了引起蛀牙的四個要素包括:細菌、宿主、食物和時間。兒童齲病的患病與其飲食、衛生等生活習慣尤為有關,另外與家長的口腔保健知識與兒童齲病防治措施的落實也有密切的關係。幼兒期齲病的預防工作須由醫生、家長乃至幼兒園老師的共同重視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績。

1. 對家長的教育及家長自身的學習

由於幼兒尚缺乏足夠的動手能力及自控力,所以家長在幼兒齲病預防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醫務人員應有意識地指導家長,家長也需主動學習,以瞭解乳牙、年輕恆牙的特點及其重要性;瞭解有關齲病的知識;掌握口腔衛生的知識和清潔口腔的方法;理解齲病防治措施實行的必要性;認真配合醫務人員定期檢查、及時防治。(相關知識點可以參考本公眾號以下文章:《

接吻會傳播口腔疾病嗎 》中的“牙體疾病”部分,《寶寶蛀牙怎麼辦?早點看醫生》,《牙齒蛀了怎麼辦?要治療麼?》,《中華口腔醫學會推薦的標準刷牙方法》)

2. 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家長首先應該重視兒童的口腔衛生,督促其養成刷牙的習慣,並能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有的家長常等待兒童自己可刷牙時才開始注意刷牙問題,這已為時過晚。兒童出生後6個月左右,乳牙一旦萌出,在哺乳或食後,家長就應把紗布套於示指,用清水擦洗牙面。隨著乳牙的逐漸萌出,先由家長代為刷牙,並培養幼兒對刷牙的興趣。隨著幼兒的成長,讓他在家長的幫教和督促下使其逐漸掌握刷牙。

家長應為兒童選擇合適的牙刷。牙刷毛不宜太長,尤其在初期,家長為小兒刷牙時,應選用短的刷毛,操作時較方便和穩定。植毛部之長度不大於下頜4個前牙近遠中徑之和,略小尤宜。目前市場上已有適合乳兒期、幼兒期、學齡期的各類牙刷可供選用。在傷殘兒或家長操作不便時,也可選用電動牙刷,有助於提高刷牙效果。

家長為兒童刷牙時,以握筆式持牙刷柄的方法操作較方便,家長可以站在兒童的身後,兩人面對鏡子邊教邊學邊刷。

在兒童自己開始練習刷牙時,可讓他用握手式持牙刷柄的方法操練。至今所描述的刷牙方法有多種,適合兒童的方法應是簡便、易掌握、對牙齦無損傷。在操練過程中,要指導兒童養成一定的清刷牙列各區的順序,因右手握牙刷,常是以左側後牙區、前牙區、右側後牙區為次序進行;清刷牙面也以習慣順序為妥,常先由唇頰面清刷後,刷舌顎面,最後刷咬合面。適合兒童的刷牙方法可選用擦洗法、圓弧法(又稱描圓法、Fones刷牙法)和巴斯法Bass method等刷牙方法。

刷牙的效果除與所花的時間和選用的方法有關外,刷牙時所用的壓力也很有關,有報告壓力未達650~800g者效果不良。當牙刷毛出現彎曲有散開狀時,應及時替換牙刷。除讓兒童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外,還應讓他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衛生習慣。在訓練刷牙、培養口腔衛生習慣時,需反覆練習,按時進行,不允許任意中斷。在指導時應耐心示範。

乳磨牙之鄰面為齲的好發部位,局部清潔又較困難,家長可用牙線清潔法提高該處之清潔效果。為提高刷牙的效果,可用菌斑顯示劑指導刷牙。塗布菌斑顯示劑一般由兒童牙醫進行操作,由於菌斑顯示劑能顯示牙面所附菌斑之範圍和程度,一能有的放矢地指導刷牙,尤 其加強對菌斑附著嚴重之處的清刷,能有效地提高刷牙效果;二能讓家長、兒童直觀地瞭解其口腔衛生狀態,使其重視保持口腔衛生應採取的措施。

3. 飲食管理的概念

家長應該不過多地讓兒童攝取蔗糖。每日所攝人糖量之參考數如下:1、2歲兒童為30g,3一5歲兒童為40g,6、8歲兒童為50g。在一日的飲食中應控制點心和零食的次數與量。這類輔食以僅佔一日所需能量之10%、15%為宜。食物的含糖、易發酵和黏附力等對牙齒表面的脫鈣有一定的作用。B研究發現在食物觸及並黏附於牙面時,該牙面之潛在的脫鈣能量與食物的黏附量和食物所致唾液的產酸量有密切的關係,前者為後兩者相乘之積。除不過多地攝入甜食外,尚應注意偏食和單側咀嚼等問題。

4. 定期檢查的概念

乳牙易患齲,即使修復後,繼發齲的發生亦比恆牙多見。加之兒童處於生長髮育之旺盛期 ,生活環境、飲食習慣的變化等因素,對兒童齲病的預防措施絕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當兒童接受一階段的治療、預防後,家長應明確每隔3個月複查1次,以便及時接受防治措施。

此外,牙齦病、牙列異常等口腔疾病亦應列人防治計劃之中。而童在幼兒園群體中所逗留的時間及所受影響不可忽視,故對群體的定期檢查亦為幼兒齲病防治之重要環節之一

5. 齲病活躍性的檢測

齲病活躍性檢測可用於個體或群體,是測定機體對齲病的敏感度。

齲病活躍性的檢測結果能反映機體齲壞程度的現狀,預測齲病進展的狀況。依據所測結果,獲知機體齲病活躍性的強弱,從而制定口腔衛生保健的指導計劃,在治療時選擇合適的方法,確定定期檢查間隔的時間和要求。對齲病活躍性強者尤應重視宣傳教育工作。

齲病活躍性的檢測在兒童牙科臨床及幼兒園等群體都有積極的作用。在幼兒園等群體用此檢測項目可以區分出齲病的高危組、低危組,能分組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我國人口眾多,而在口腔醫學專業人員,尤其是兒童口腔醫學專業人員尚少的今天,運用此檢測法開展兒童齲病的防治工作能節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檢測法多以牙菌斑、唾液為採樣標本 , 檢測乳酸桿菌、變形鏈球菌的含量、測定菌斑等產酸能力或唾液緩衝能力等等。

6. 氟化物的應用

氟化物塗布於牙面,因其能增強牙質的抗酸度,對齲損之再礦化有促進作用,又因其抑制細菌及酶的作用,能抑制口腔內之產酸等作用,其對齲的預防和抑制作用早已被肯定。常用的氟化物有2%氟化鈉溶液、8%氟化亞錫、4%氟磷酸鈉溶液或凝膠、10%氟鉬酸銨溶液和38%氟化氨銀溶液等。為提高塗布效果,宜先作牙面清潔,塗布時需注意牙面的隔溼,塗布時間在4分鐘左右,塗布後之30分鐘內不宜漱口與飲食。

一般每年作 1、2次療程,每次療程中的塗布次數與間隔日期按所選用之藥物而定。氟化亞錫和氟化氨銀能使牙著色,不宜在乳前牙作預防性塗布。前者又因配製的溶液化學性不穩定等缺點,已較少使用。

隨兒童年齡增長,藥物塗布重點有所不同。1歲時應注意乳前牙的藥物應用,能顯示出有效地抑制上頜乳前牙齲。在第一乳磨牙已萌出、第二乳磨牙正在萌出的2歲左右兒童,塗布藥物對乳磨牙有保護作用。3歲時乳牙列已形成,繼續定期作藥物塗布對控制乳牙齲病有積極作用。6歲時應以第一恆磨牙為重點增強其抗酸性。若能認真實施幼兒期的藥物防齲工作,能獲取良好的效果。

7. 窩溝封閉劑的應用

乳磨牙、恆磨牙的咬合面窩溝和頰舌面常常會有較深的窩溝,在這些窩溝裡面的食物殘渣常常難以清潔,也容易黏附細菌,所以常常稱為易於患齲的部位,這種情況可以採用窩溝封閉的方法,使用封閉劑將這些窩溝封閉填平,能起較好的防齲作用。對乳前牙融合牙融合處之溝亦可應用。

常用的材料為化學固化類、光固化類的合成高分子樹脂及與牙質有較好黏接力、促進牙質成熟的玻璃離子粘固劑。操作時應注意隔溼、清潔牙石、局部清洗和乾燥等非常重要。

第一恆磨牙是兒童時期好發齲之牙,又常在幼兒期開始萌出,時有在萌出途中已患齲,因此對萌出中之第一恆磨牙即應予以重視。由於對半萌出狀態之恆磨牙作窩溝封閉時,操作有較大的困難,難以用橡皮障防溼,而合成樹脂之封閉劑的流動性又大,故影響封閉效果,易發生脫落。這種情況常可使用含氟的玻璃離子粘固粉在棉卷的隔溼下填塞窩溝,操作方便,並能促進牙質成熟及增強其抗酸性。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閒侃口腔”,歡迎關注瞭解口腔健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