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連起跑線都不知道在哪裡,那麼定那些目標有何意義?

一慄的讀書筆記(46/365)

90後的可能現在當爹媽的也已經不是少數了,但是90後們的教育觀念,是否有了進步呢?

這個數據不得而知。

但是相信還是有很多人延續著老一輩人的觀念:小時候交給自己的父母來帶孩子,等上學了再自己去帶。

殊不知,這已經給自己的孩子埋下了一顆不知是良性還是惡性的“炸藥彈”

如果連起跑線都不知道在哪裡,那麼定那些目標有何意義?

曾發誓絕不讓自己的孩子跟自己有一個相似的童年

曾發誓自己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孩子遭受跟自己童年一樣的遭遇,卻不得不像現實妥協——現代“年輕人”(我)的真實寫照。

講一講自己小時候的故事,作為一個工廠普通工人子弟出身的家庭,童年可以算是幸福了。

雖然小時候爹媽為了自己可以有一個好的教育經常加班,也是爺爺奶奶帶大的,不過現在也非常的能夠理解他們。

小時候玩具也買的不少,補習班也上過不少,不過,當時上的課也確實沒有什麼現在能用的上的,並且基本忘得一乾二淨……

如果連起跑線都不知道在哪裡,那麼定那些目標有何意義?

不過還是很感謝爹媽,畢竟他們已經給了我最好的。

但是,我也不願意再讓我的孩子,接受跟我一樣的童年。(畢竟自己長大一點其實跟爹媽關係也不怎麼好,尤其上了大學更是慘淡,不過畢了業倒是已經能夠理解爹媽,現在也跟爹媽能好好交流)

有時候就在想,如果當初,爹媽也能像現在多跟我交流交流,或許生活又是不一樣的一個樣子……

咳咳,迴歸正題。

不讓隔代帶孩子,不僅僅是為了防止自己的父母溺愛自己的孩子,也是為了加強自己與自己孩子的感情。但是,不讓帶並不是說不讓他們見。只是說不能讓他們主要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的教育權還是主要看父母和他身邊的人。

如果連起跑線都不知道在哪裡,那麼定那些目標有何意義?

數百上千萬的學區房,抵不上三年的悉心陪伴

當下的一個房產市場,好點的學區房動輒百萬,稍好一些的更是千萬報價,更別提那難搞的資質問題。

可就是這樣的市場下,大多數家長情願“為了孩子”去買那些學區房,也不願意多花出一點時間,多陪一陪自己的孩子。

非得等到孩子要上學了,或者說給他們報更好的補習班,找更好的老師,更好的環境。

誠然,這些都是重要的,但是,為什麼不限想一想,多花一些時間陪一陪孩子,讓自己,就可以與自己的孩子多多交流……

以前經常聽家長們說“孩子呀,要早點上學,早點學這個,早點學那個,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可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起跑線就是這最為關鍵的“前三年”

如果連起跑線都不知道在哪裡,那麼定那些目標有何意義?

今天聽書,有一組數據非常的有意思,

在13-36個月的孩童當中,腦力勞動者家庭的孩子,會聽到4500萬個詞彙。而接受社會福利的家庭,只有1300萬個。其中腦力勞動者家庭的孩子,掌握詞彙1116個詞彙,而接受社會福利的家庭只有525個。

(來自《父母的語言》,說的是美國的數據,不過也有著相當意義的參考價值)

這難道不就是起跑線嗎?

有時候學的東西多了,不得不佩服一下我們傳統的文化,總是有一個詞“三歲小孩”,為啥不說二,不說四、五、六……這個三的含義,可真的是意味深長。

如果連起跑線都不知道在哪裡,那麼定那些目標有何意義?

雖然這當中也包含了組詞造句的方式,以及各種詞彙的運用不同。但是詞彙量的累計,是最為重要的。

當然了,其中還有許多,關於如何與孩子交流的“3T法則”,還有著各種的嬰兒向語言。

這些十分細緻的東西在這裡就不做多講,有興趣可以去查詢此書做更加具體細緻的學習。

大多數時候的我們,不過是在路上忘了自己出發的目的

出來工作一年多了,卻發現自己的路越走越偏,跟自己當初的目標差距非常大。

這個原因,好像找到了又好像沒找到。

知道自己沒有給自己日常作總結,卻不知從何做起。

知道自己孤獨缺乏動力,但是動力的源泉卻很單一,不知如何補充。

知道自己是為了什麼,卻又想不清楚做到了這些又能如何,在目標的門口徘徊無法前進……

人生大多數時候的事,好像都是這樣。

就像教育孩子,明明期待自己的孩子要比自己強,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

卻連起跑線在哪裡都不知道,總是在失去最佳時機的時候才開始挽回自己失去的東西……

如果連起跑線都不知道在哪裡,那麼定那些目標有何意義?

從來將希望寄託於他人身上……寄託於自己的努力可以讓他們變得更好。卻沒有想過,我直接對你的幫助究竟有多麼的重要……

於其寄希望於他人,不如打實自身

不論是未來教育,亦或是自身發展。

於其寄希望於自己去“讓”別人去做什麼,已達到什麼樣的目的。

不如讓自己努力達到某個地步,由自己與“他”一齊去實現這個目的。

如果連起跑線都不知道在哪裡,那麼定那些目標有何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