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为2020年这场疫情,我从未想过自己会距离死亡这么近;如果不是因为这场疫情,我也很难想象自己的国家是如此强大。
接下来,我想分享三个发生在我身边的小故事。
恐惧、恐慌
武汉的疫情爆发之前,我并没有觉得这个新年有什么异常,直到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九,武汉宣布封城之时,我才意识到这次的新冠病毒确实来势汹汹。
2003年非典型肺炎暴发之时,我还在上高中,那个时候除了全员测体温之外,远远没有达到人人需要戴口罩、大面积的停工停学甚至居家隔离的地步,“封城”更是无法理解和想象的画面。
武汉封城的当天早上,大概9点左右,我打电话给一个刚刚在武汉工作不久的朋友,虽然得知他早已离开武汉返回家中,但是心中仍然有些疑惑和忐忑,他到底会不会被感染呢?
大约过了二十天以后,接到他的电话,确认他没事,我心里彻底踏实了。
电话里我们聊了很久,听了他的经历,我才深切感受到什么叫惊心动魄或者说心有余悸了。
事情的经过大概是这样的,在今年1月初的时候,我的朋友从网络上得到了武汉已出现非典的传言,但是无法考证消息的准确性,现在看来,这些消息就是当初李文亮医生提醒大家注意防范的哨声了。
也许是他的谨慎,也许是运气,他取消了原本让家人孩子来武汉游玩的计划,并提前在网上抢购到回家的火车票。第二天很早便起床收拾了行李,他在路边匆匆吃了碗热干面,就坐车赶往火车站,从乘车途中直到返回家中,几乎全程都戴着口罩进行自我保护。我很庆幸他的谨慎救了自己。
他前脚到家,后脚就到社区登记,14天的时间,社区的工作人员每天都按时到访,来测量并记录他的体温,确认没事之后再次提醒他继续居家隔离。
在他离开武汉的这段时间,武汉这座城市发生了很多事,无论从新闻还是从居住在武汉的朋友口中得知,不少人失去了亲友同事,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恐惧、恐慌甚至是人间炼狱的感觉。
感动
因为这场疫情,我和家人每天准时收看央视新闻的官方消息,这是我有记忆以来从未出现过的景象。
也因为武汉和湖北是疫情暴发的中心,整个国家集中调配大量资源来援助湖北,除了自然灾害等重大灾情,这也是我有记忆以来很少出现过的景象。
我居住在远离武汉的一座小城,我的家乡疫情虽然不严重,但是我也亲眼看到这座小城也像武汉那样,仿佛按下了暂停键。
很长一段时间,马路上的车辆屈指可数,大部分商店关门,已备好年夜饭的餐馆全部退单只能在门口摆摊卖菜。包括医院在内,口罩一时间成为了特别紧俏的防护用品。
2月初,我老婆所在的医院开设了发热门诊,出于安全考虑,身为医生的她,不得不暂时跟我和孩子分开居住了一段时间。
有一天,我突然接到她的电话,她说自己已经向院里递交了前往武汉援助的请战书。我当时的第一感觉是震惊,同时又有些愤怒,此外更多的是不解和害怕。
因为我一直觉得像这么大的疫情,应该由那些国内顶尖的专家团队出手才能应付得来。可后来通过新闻才了解到,很多医护人员要连续工作8-10个小时左右,这期间甚至无法喝一口水。封闭的工作环境,身着厚厚的防护服,工作可能会累到脱水又无法喝水,想想都觉得心疼,可这一切将会发生在自己老婆身上,可见这次疫情的残酷性。
临行的那天早上,我们都起得很早,在市政府门前举行了简短的送别仪式,市领导的讲话的重点都是“防护”、“安全”等这些平时觉得普通又从未像此时这样扎眼的词汇。
送别的时候我没有哭,我不想用眼泪来让她看到我内心的柔软,也不想用眼泪来撼动她勇敢前行的心。临别前我特意拍了一张她上车时的背影,她上车的一瞬间我顿时有点哽咽,那种感觉很复杂又很难用语言来表达。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每天抽空跟孩子视频聊天成了她工作之外的重点。我承认起初对她的举动故作愤怒是有意为之,也承认自己抱有幻想有挽留她的私心,可通过电视等新闻媒体了解到,除了前期武汉当地的一些医护人员做出了无法想象的努力和牺牲之外,后续援助的医疗团队都有着严格的防护措施。在最危险的时刻,我们的祖国绝对把人民的生命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对待,这是让我最为感动的地方。
作为妻子,她的责任和担当保护着我们;作为一名医生,她有着救死扶伤的天职;作为一个中国人,她有着勇敢的奉献精神。作为家人,我为她的勇敢而感动。
成长
在老婆离开家的日子,我通过各种渠道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同时我也更多的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起初,我尝试让刚满6岁的孩子晚上自己睡觉。为了安抚他的情绪,我每晚按惯例给他讲一些睡前故事。这样除了从小能跟孩子建立起比较稳定的亲子关系之外,我们俩的表达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我凭记忆讲出的故事有很大的随意性,故事结构框架大体不变的情况下,我会尝试在细节方面有所创新。比如武松打虎,讲出来的很多版本在细节上会有偏差,不至于像念课文那样千篇一律。
而孩子的表达,通过我们日常的对话,积累了不少同龄儿童难以说出的词汇。比如有一次他居然会问我自己的儿童座椅可以陪伴他多久,只是“陪伴”一词就足够使我惊讶和惊喜了。另外,我觉得他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在迅速增长。比如他会问我,为什么大人可以打犯错的小孩,而小孩却不能打犯错的大人呢?我想了半天竟没有想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因为这场疫情,我们一家人都得到了成长。
首先,我也从自己老婆那里学到了很多。她说的两件事让我记忆犹新,一是她形容自己的勇敢时说,人这一生总要干一件让人值得记忆的事情;二是她提醒我和家人做好防护时说,通过这次疫情你是不是也发现,原来像流感之类的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呢?
其次,在援助武汉的工作当中,她用实实在在的工作,积累了很多经验。首次面对未知的病毒、首次面对那么多危重病人、首次长时间的大负荷工作,都给她的职业生涯带来了巨大挑战,最终也收获了很多成长;
最后,我们的孩子不但能够在夜里独自睡觉和上厕所,在语言表达上也进步了很多。说起妈妈的故事,我经常眼眶湿润甚至有些哽咽得给他讲,我们能活着是因为妈妈用生命守护了我们,我们的国家能转危为安是因为有很多像妈妈一样的医生在守护着大家。
无论是我的小家,还是祖国的大家,都在这次疫情当中得到了成长。当国外的一些反对、质疑、讥讽甚至是赤裸裸地诬蔑不绝于耳的时候,我们国家正在一步步用坚实有力的举措扭转面对突发疫情的不利局面。
那些欧美国家的政客企图利用这次疫情来诬蔑中国的声音从未停止,我们却在疫情控制取得初步成绩的同时,更改并更新了疫情的死亡人数,这相当于当权者在承认自己的工作有失误甚至是错误,就这点来说,中国要比任何国家勇敢得多。
说到这里,想起了美国人在2009年制作的一部全球毁灭的灾难片——《2012》,其中在提到建造诺亚方舟时说,交给中国人真的没错,毕竟在这么短的时间,我们根本不可能造出诺亚方舟。
美国人当年的这个桥段,或是戏谑或是讽刺,至少在承认中国制造的实力和能力同时,也眼睁睁的嫉妒着电影里虚拟的剧情如今正在一点点的变成现实。
我想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还是应该学会成长。在成长中学会用科学严谨的态度,通过合作来共同对抗疫情,而不是将中国看作是蛊惑民众、摆脱国内舆论压力和度过危机的借口。借用巴菲特的名言说:只有在潮水退去时,你才会知道谁一直在裸泳。
结语
最后,我想说,直到今天,在中国,像我的家乡这样的小城,仍然有大部分人出门时自发的戴起口罩,不是中国人胆小怕事和怕死,而是我们更懂得在面对未知的挑战和危险时,首先要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来应对,而不是美国人的傲慢和欧洲人的偏见。我们不仅需要对自己负责,还应对他人负责。
因此,别再鼓吹民主自由、搬弄人权了,只有活下来才有自由和人权。
我记得前国足主帅朱广沪曾经说过,中国有这样的人,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我觉得放在今天也不过时。在中国,正因为有些人谨慎,有些人勇敢,有些人懂得成长,才有了今天的飞速发展。中国有这样的人,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共度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