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东百圣源集团有限公司,一条长达100多米的胶合板生产线刚刚分装打包完成。不久,这个“大家伙”将被运往云南。这对云南的客商来说,意义非凡。今年,云南普洱林达木业有限责任公司决定新上一条生产线,然而严苛的订单要求,让不少国内外制造商望而却步。
在百圣源技术人员不分昼夜的攻克下,公司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拿出了让云南客商满意的图纸,成品交付后,企业将获得1000万元的收入。眼下,百圣源火力全开地加紧赶制年前来自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地共计2000多万元的订单。
作为“中国林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及“中国人工速生林木材高效利用科技创新联盟”成员之一,百圣源集团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壮大,成为集研发、生产、营销人造板机械设备为一体的专业性大型企业集团。多年来,公司始终把职工自主创新工作摆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目前,拥有山东省大型木工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威海市人造板装备技术实验室。先后参与制修订胶合板机械领域国家行业标准1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
产品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创新离不开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近年来,公司成立了高技能人才领军的12个职工创新工作室。创新工作室的成员都是生产车间的一线员工,他们围绕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安全生产等主题,解决生产技术中的难题。如原木剥皮机进行剥皮时,原木经常会卡死,为解决这一难题,创新工作室成立了由装配钳工技师高大明、镗工高级技师丛春敏、车工高级技师宫培勇、数控铣工高级技师于林平、铣工高级技师徐新光为成员的攻关小组。攻关小组首先对整机进行了调试和原理分析,把每一个零件进行了细致的测量和装配,但仍未凑效,于是,他们提出大胆的设想,通过与技术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对整机设计进行了改变,增设了动力托辊机构,并对各道工序的加工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的这一改进大获成功,解决了原木卡死问题,提高了机床的出材率,每套设备年可为用户节省木材资源500余立方米。该生产线2017年通过了中国林机协会组织的技术鉴定,该生产线整体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8年以来,创新工作室已完成创新项目400多项,创效1000多万元。
公司从提高技能人才水平方面入手,每年都投入近30万元用于职工培训。先后与东北林业大学、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威海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建立了常年的合作伙伴,定期组织生产一线有突出贡献的职工到合作院校进行深造。通过培训,提高了一线技工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一线技工的综合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完善的创新机制激发创新活力,生产一线职工全部纳入到创新中,一线技工的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公司通过岗位练兵、“五小”发明、技能竞赛、提合理化建议、以职工命名的创新工作室等多种形式,建立创新机制,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激发职工的创新意识。公司成立了由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工会主席等为成员的创新领导小组,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规章制度和优惠政策。如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公司就出台了资金保障、资金监督、成果转化、成果推广、以师带徒等措施,并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名师带徒制度、经费的申报和审批、培训管理方法等规章制度。一系列创新机制的建立,为企业创新工作提供了保障。完善创新奖励机制,点燃和激发职工创新热情。公司先后出台了《百圣源职工技术创新奖励办法》、《百圣源技能大赛奖励办法》、以及《创新工作室奖励制度》等相关奖励政策,并设置了每年20万元的创新奖励基金,主要奖励在技术创新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员工。
凡是在各级组织获奖的员工,公司都将对其进行表彰和奖励。如获得上级颁发的(包括国家、省、市、区)技术创新奖励的;获得上级颁发的(包括国家、省、市、区)技能大赛奖励的;获得公司技术创新奖的。可以享受到董事长亲自招待的庆功宴;公司召开表彰大会,即给予获奖者发放同等奖金的奖励,并在公司内给予通报表扬。
近年来,公司共有4人取得了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15人取得了技师职业资格证书,47人取得了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高级工及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生产一线员工的70 %以上。职工创新能力的提升,带动产品转型升级、新产品开发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公司先后成立了以威海工匠、经区工匠、首席技师、技术能手、金牌职工等高技能人才领军的12个职工创新工作室。其中,高大明创新工作室还被评为威海市示范创新工作室。百圣源技师工作站被评为威海市示范技师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