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果的非军事因素有哪些?

引言

在一百二十多年前,一场轰轰烈烈的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将清王朝的命运推向历史上更高的风口浪尖。百年以来,人们为战争双方军事力量的巨大悬殊唏嘘不已,但其实军事因素只是落后的表象,内在的腐朽才是衰落的根本。不管是国家经济实力,还是领导者;是有识之士的引领,抑或是人民对战争的态度……有太多因素与其息息相关。以下是从经济实力,媒体舆论,列强的默许等方面对非军事因素对清朝在甲午战争中影响的分析比较。

清朝末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果的非军事因素有哪些?

受上层统治阶级影响两国经济形势及发展差距大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鸦片战争结束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给中国的自然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有福州官员向清廷上述:外来货物“充积于厦口”。外国进口的布匹“其质既美,其价复廉”。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另一方面,丝,茶等农产品被列强大量收购,使得本以男耕女织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解体,大量农民放弃了农业生产而转为从事手工业,中国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更是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窘境。

在这样的时刻,中国并没有坐以待毙,部分官员为了拯救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 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恭亲王奕䜣,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都是典型代表。在这场运动中,中国的近代军事及民用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其中,参与了甲午战争的

北洋水师便是由朝中大臣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建的。然而由于没有对落后的体制进行变革,资本主义萌芽的力量也过于弱小,洋务运动最终以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的全军覆没而告终,清朝的经济形势也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

清朝末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果的非军事因素有哪些?

与同时期的中国相比,日本的局势却不尽相同。1853年,美国的“黑船”强行进入江户湾口,德川幕府被迫签下丧权辱国的《日美亲善合约》,将近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美将培里将火车机车模型和电报机赠给幕府,借以彰显强大的工业实力,幕府却只能回赠稻米以示谢意。此事带给日本人极大的冲击,深切感受到本国与外国的巨大差距。与此同时,在下层民众中资本主义萌芽冲击着小农经济,商人,武士,农民等不同阶层对发展资本主义呼声日益高涨,成为了德川幕府统治分崩离析的催化剂。由于有资本主义萌芽在日本已存在一段时间,对于推翻封建经济具有一定基础,幕府统治很快被推翻。在短短的不到二十年间,新的明治政府“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为口号进行了一场彻底的变革——明治维新。通过积极购买欧美国家的先进设备,聘用外国工作人员,发展重工业和化学工业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日本终于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风险,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清朝末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果的非军事因素有哪些?

通过对两国经济实力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的封建性小农经济早已落后于历史发展的潮流,由于小农经济的顽固性以及洋务运动的阶级局限性,洋务运动最终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现状。

舆论不同的报道对民众心理的影响

在中国现有的史料中,对北洋舰队官兵的评价以甲午中日战争后日媒对北洋舰队惨败的蔑视和部分国内舆论的自我否定居多,而对于海军平时的管理、操练等场面的史料则较为少见。

同时,日方、西方的一些报道也多以负面的形式出现。早在1855年,日本的吉田松阴曾说过:“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可开拓虾夷,攻克琉球,直至占领整个中国。”但事实是,同时起步的北洋水师与日本近代海军往往是此消彼长,日军并未一直占优势,北洋海军也并非羸弱不堪。

清朝末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果的非军事因素有哪些?

据史料记载:“在兵部省下,日本设置了专门负责收集军情的参谋局,并暗中观察驻清使馆周边的地形、人文、军事情报。而后竟直接雇佣外国人去搜查有关中国的舰船、港口、船厂情报。”由此可见,当时的日本对清军海防实力并未小觑:“(北洋海军)舰内各项操练极其规范专业,动作迅敏” “每艘军舰都被管理得井井有条”。直到日本海军打败北洋水师之前,日本媒体对于北洋舰队的评价都较为中肯且正面,与此同时该文并不乏“若论将士之勇敢,操作之娴熟,我国海军无疑占上风”等自我鼓励的言辞。

在对内自我鼓励的同时,日本对外制定战略,聘请美国记者豪斯作为舆论宣传的总长官,将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和“文明”的民族。《纽约新闻报》上也曾有过这样的评价:“中国的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自此以后,国际上的新闻舆论渐渐倒向日方。

作为中国近代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报刊,《申报》自1872年创办以来,一直以介绍时事为己任。然而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经营22年的《申报》却出现了严重的报道失实。一方面,清政府下令,严令限制记者随军采访,只能通过经过朝廷粉饰修正的官方消息和人们口口相传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同时撰写文章的记者“访事人”大多数为落魄书生,常常把街头巷尾的传言加以杜撰改造,添枝加叶后进行发刊。

清朝末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果的非军事因素有哪些?

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申报》记载:“日兵溃散不已,兵临城下,还未迎战,便已惶惶不可终日”,“短小若侏儒,未有身高于四尺者,不似华人身材之高大”直到战争爆发初期,《申报》盲目乐观的报道仍未有所改观:“华兵精神百倍,以一当十,日兵辙乱旗靡,旋即退回。”战斗持续至中期,清兵节节败退,于是《申报》便出现了悲观的色彩:“万不料相持数日我军竟相率败逃,天乎?人乎?何时事竟至于此乎?”,却很少有向日本一样增强民众信心凝聚力的文章被刊登,国人的信心难以被激起。由此,新闻舆论的重要性由此而可见一斑。

假意斡旋,列强企图获得更多的利益

当时清朝政府的负责人之一的李鸿章等人希望国家能够调停矛盾,而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自身的实力发展上来。清政府认为列强会主持公理,抱有太多的期待,他们想利用列强间的利益矛盾,来遏制日本,以解除军事对峙状态。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列强间虽有利益矛盾,但是列强更希望能在中国获得更大的利益,日本的战胜对列强的好处更大,所以列强并没有尽力去斡旋。在其他列强的默许下,日本悍然发动了战争,以获得更大的利益诉求。

清朝末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果的非军事因素有哪些?

结语

综上所诉,我们不难看出,不仅是军事实力的落后导致了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朝的落败,日中社会经济背景与新闻媒体报导的巨大差距也是战争失败的重要根源。如今我们正处在中国综合国力蒸蒸日上的时代,只有以史为鉴方能长久而生生不息。如果说国防力量是坚不可摧的盔甲,那么强大的经济实力便是制造盔甲的钢铁,而舆论的力量便是使盔甲外表熠熠生辉的金箔。只有不断增强经济实力,辅以适当的舆论宣传,才能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凝心聚气,让中华民族的力量越来越强大。

参考资料:

[日]关诚:《日清开战前夜的日本情报——明治前期的军事情报活动和外交政策》

[日]海军参谋部编:《清国北洋海軍实況一斑》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申报》的失实报道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