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 報復性消費為何遲遲不肯來?

眾所周知,這次疫情對全世界的經濟生活影響都不可小覷,雖然我國在科學理性防控下,疫情得到有效阻斷和控制,但是隨著第一產業(農業)和第二產業(工業)的有序復工復產的同時,第三產業(商業服務業)的復業顯得更具挑戰性。

疫情後 報復性消費為何遲遲不肯來?

消費是激活商服行業的內生動力

在按下暫停鍵的兩個月裡,大家的消費基本都壓縮到生活必需品上的消費,而按下重啟鍵後,大家期待已久的報復性消費,並沒有如期而至。

疫情後 報復性消費為何遲遲不肯來?

報復性消費為何遲遲不肯來

  • 疫情期間,必需品消費並沒有完全被積壓。得益於國家的指揮調度,大家並沒有說因為疫情導致餓過肚子或捱過凍。這也就是為什麼超市生鮮等生意火爆的原因。所以被壓抑的只是“非必需消費”或可替代消費,這部分消費力,錯過就錯過啦,很難存在大規模的補償消費。
  • 消費行為往往伴隨著社交和文化的同時進行。拿餐飲和娛樂行業來說,中國人的“聚”餐、“聚”會,其本質就在這個聚字上,通過“聚”來聯絡感情,通過“聚”來分享故事,通過“聚”來品嚐多樣美食。而疫情完全結束前,彼此還是需要保持安全距離的,所謂隔位就坐,把“聚”文化給打斷了,消費行為不受影響才怪。
  • 消費者對疫情的擔憂並未完全消除,正常的消費力並未完全釋放。我們知道,商業服務業的供應能量,和社會總體消費能力,是存在著微妙的平衡關係的。總體消費能力不能完全釋放,會導致供應能量難以復甦;而供應能量沒有完全復甦,會反向促使消費意願的下降。一個商場也是如此,消費者少了,生意就少了,生意少了,商戶划不來開業了,不開業的商戶多了,消費者就更不想來了。這種短暫的不良循環!
  • 疫情催生了“危機感”,改變了消費觀念。這包含了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近年來非常普遍的透支消費,房貸 車貸 信用卡,處於朦朧狀態的消費者,並未預做科學的收支規劃,令到在重大突發事件到來時,因為失業或者降收導致的入不敷出,人們心裡立馬啟動了防禦機制,收縮開支。第二個層面是近年來興起的諸如“35歲淘汰制”“30歲中年危機”“30歲老頭”的職場偏見,使得人們對未來收入存在極大的不安全感,試想一批時刻感覺自己隨時可能失業卻不能繼續上崗的人,哪來的膽量去消費?(順帶倡議一下現在的企業,30-50歲真的年富力強,應該用好這些勞動力給社會創造價值)

好吧,就說到這,歡迎朋友們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