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曾計劃進攻馬尼拉,菲律賓差一點成為中國領土

菲律賓位於臺灣島正南方,是隔巴士海峽與臺灣相望的一組群島,在其中的眾多島嶼中,以北部的呂宋島被開發得最早。公元1662年,也就是驅逐荷蘭人的第二年,一項大膽的計劃在鄭氏集團內部悄然孕育,那就是揚帆出海,從臺灣進發並佔領菲律賓。促成鄭成功這一戰略轉向的原因可以追溯至收復臺灣之前。由於清軍的步步緊逼,鄭氏集團已明顯感覺到在大陸已再難有容身之地,而荷蘭人佔據的臺灣面積廣闊、物產豐富,足以成就一番事業。公元1661年,鄭成功率軍從金廈出發,苦戰之後將寶島收入囊中,但安定下來的鄭成功很快發現臺灣的現實條件與事前的想象完全不同。


鄭成功曾計劃進攻馬尼拉,菲律賓差一點成為中國領土


  ▲收復臺灣

  在荷蘭人統治的38年裡,對臺灣的定位始終是貿易與經濟作物種植,糧產耕地的開發極其有限,為了養活登島的部隊,鄭氏集團甚至不得不從金廈兩地籌措軍糧。既然臺灣無法承載大規模的軍隊,也就支撐不起反清復明的大業,因此雄心勃勃的國姓爺將目光鎖定了西班牙人佔據的菲律賓。只要菲律賓歸於旗下,就可以與臺灣互為犄角,進而構成足以同滿清分庭抗禮的海洋帝國,這樣的前景和誘惑其實是鄭成功準備此次遠征的主要動因,而不是網上盛傳的所謂“西班牙屠殺華僑”事件激怒了國姓爺。即便以今天的視角來看,這項方案仍不啻於一場冒險,儘管鄭成功四個月後亡故,遠征計劃遭到擱淺,但假使鄭成功不死,菲律賓有可能併入中國嗎?


鄭成功曾計劃進攻馬尼拉,菲律賓差一點成為中國領土


  ▲菲律賓位置

  當然沒有可能!鍵盤俠們不要著急,且聽我一一分析:

  後勤問題

  自古以來,打仗首先打得是糧草和給養,而僅僅看一眼巴士海峽的寬度就足以明白這項計劃在三百多年前的不可執行性。從金廈到臺灣要跨越近200公里的臺灣海峽,船隊途徑澎湖時還可以獲得補給,但巴士海峽的寬度卻是臺灣海峽的兩倍,且中間沒有合適的站點可以停靠。穿越近400公里的洶湧大海,對一支大規模的作戰部隊來說簡直就是拿人命作兒戲。而且呂宋島的核心要塞馬尼拉位於島嶼南段,如果船隊繞馬尼拉灣直搗黃龍的話,行程要額外多翻一倍;反之如果直接在呂宋島北部登陸的話,由北向南的清障又要消耗大量的兵力、糧食和時間,抵達馬尼拉城下的時候很可能已是強弩之末。

  ▲補給線過長

  再者,即使鄭氏遠征軍成功掃蕩了外圍,面對聖地亞哥石堡這樣的歐洲防禦稜堡,最好的結果也是重複當初圍困熱蘭遮城的情形。一年前的圍城戰已經暴露出中國軍隊在這種歐式防禦體系前的短板,當時鄭成功和他的大軍對遠遜於己方兵力的熱蘭遮城束手無策,不得不靠切斷水源和圍困才使對方投降,在此期間鄭軍只能靠來自金廈兩地的糧食供給才能支撐下去。而聖地亞哥堡壘無論糧食儲備和堅固程度都遠在熱蘭遮之上,一旦守軍拒絕投降,雙方勢必陷入曠日持久的對峙當中,屆時就是完全比拼耐力和後勤的消耗戰,可在這一點上遠道而來的鄭軍絲毫不佔優勢。


鄭成功曾計劃進攻馬尼拉,菲律賓差一點成為中國領土


  兵力問題

  鄭軍收復臺灣時出動的士兵和水手共計2.5萬人,儘管與此前攻打南京時號稱的80萬人相比已大幅縮水,但已經是鄭氏集團所能調動兵力的極限了。經過與荷蘭人的作戰、因不適應臺灣熱帶氣候的減員以及留下必要的守備和屯田,那麼如果要遠征呂宋,鄭成功所能出動的最大兵力不會超過1萬人。這個數字與西班牙守軍相比仍舊佔據很大優勢,但主客場地位不同,所以動史君斷定這1萬人過去絕對成不了氣候。我們同樣以鄭成功大軍與荷蘭人的戰鬥為例進行說明:


鄭成功曾計劃進攻馬尼拉,菲律賓差一點成為中國領土


  ▲兵力對比

  當初面對2.5萬名鄭軍,荷蘭人算上士兵和家屬沒有超過2000人,兵力對比為10:1,可即便如此鄭軍也要花費9個月的時間才能迫使對方投降。如今鄭軍只能出動1萬人,而西班牙人有100騎兵和8000步兵,雖然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菲律賓土著戰士,但他們手持的武器以及戰鬥技巧均來自歐洲殖民者,所以作戰效能不可小覷。回顧收復臺灣的戰役經過,再來審視眼下的兵力對比,我們甚至不敢想象遠征一旦開啟之後會是什麼結果。

  人心問題

  站在中國人的角度,我們習慣於把菲律賓的土著和僑民想象成備受西班牙殖民壓迫,渴望鄭成功大軍解救的形象,甚至只要聽聞鄭氏大軍的風吹草動,西班牙人就會捲鋪蓋落荒而逃,但真實的情形完全不是這回事。從地理大發現開始,西班牙人就盤踞在菲律賓,到鄭成功時代已經過去一百多年,在此期間西班牙人不僅對呂宋島大力開發,同時也對當地土著進行著文化滲透。根據現存的史料記載,當時有大批的菲律賓人皈依天主教,他們對西班牙的認同遠遠強於對明朝的認同。


鄭成功曾計劃進攻馬尼拉,菲律賓差一點成為中國領土


  ▲皈依天主教

  正如前文所述,菲律賓人在官方的徵召之下大量加入西班牙殖民軍隊,他們在抵抗鄭成功可能的入侵以及鎮壓華僑方面也是不遺餘力。1662年4月,鄭成功委託一個叫李科羅的神父帶信給西班牙總督,要求對方“俯首來降”,結果招致馬尼拉當局的強烈牴觸。大批華人被誣陷為鄭氏奸細,因而不得已乘船外逃,少數華人藏匿於深山當中又遭到菲律賓土著的圍剿。對於發生在巴士海峽對岸的血腥事件,鄭氏集團一籌莫展,並且很快鄭成功本人也溘然長逝,最終遠征菲律賓之事不了了之。

  儘管遠征馬尼拉的計劃像一個戰略無底洞,但這樣的血性和氣魄不也是當下中國人最為缺失和急需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