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清平乐》热播,该剧围绕宋仁宗(王凯 饰)的一生展开叙述。
长公主徽柔上线,仁宗立马化身女儿奴。
未出生前,就给孩子攒了一箱小礼物。出生后,金银财宝赏赐不断,还有鸽蛋大的夜明珠。
册封为“福康公主”,成为宋朝第一个行册封礼的公主。
还许下豪言,让徽柔做大宋最快乐的姑娘。
小徽柔玉雪可爱,一颦一笑都让人泛起“姨母笑”,牵动观众柔肠。
越是如此,越是不忍心想到原著小说中徽柔的悲惨结局:
被迫嫁给不爱之人,与青梅竹马的好友分开,精神失常,三十出头就郁郁而终。据史书记载,生前还被夫家虐待。
徽柔的凄惨下场,与父亲宋仁宗息息相关。
“自我满足式”的爱不是爱
小说中不遗余力地烘托宋仁宗爱女如痴,但是,宋仁宗真的爱徽柔吗?
宋仁宗对女儿的感情,与其说是爱,倒不如说是一种自我满足。
仁宗是个好皇帝,但活得十分憋屈。
他非常在意他人看法,处处约束、时时小心,不断隐忍克制自我。口渴,担心下人被责骂,就忍着不让人倒水;饿了,想吃羔羊,担心劳民伤财,就忍饥挨饿。
他物质上极尽宠爱徽柔,是为了满足一直被要求、被压抑的自己。
同时,他也用各种规矩约束徽柔。
小说中,徽柔被贵妃诬告诅咒幼妹,仁宗明知徽柔无辜,却为了场面好看,防止贵妃把事闹大,避免朝臣指责后宫不睦,就呵斥并赶走徽柔。
还让徽柔隐忍,再愤怒也要一边深呼吸一边调整。
徽柔曾喜欢风度翩翩的曹公子,仁宗却不允许二人在一起。对徽柔说:“越是喜欢一个人越不能表现出来”,让她学会克制。
徽柔的天真活力,一点点被湮灭。
仁宗把徽柔嫁给举止粗鲁、其貌不扬的“老实人”李玮,自以为是最合适、完美的婚姻。
因为李玮是宋仁宗生母族中人,仁宗从小被养母收养,与生母至死无法相认。对于生母,仁宗充满了愧疚和自责,把珍贵的女儿嫁给生母族人,可以补赎自己的愧悔。
然而,徽柔跟丈夫却完全合不来,在苦闷的婚姻里艰难挣扎。
别让“为你好”蚕食孩子的人生
宋仁宗从小与母亲分开,令人同情;想要补偿母亲家人,也无可厚非。但是,用孩子的幸福,去填补自己的空缺,就大错特错了。
现在已经不是封建年代,但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号,满足自己愿望的家长不在少数。
想起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的女孩林茉莉。
林妈妈是一个“鞠躬尽瘁”的全职妈妈,她苦心为家庭付出,为孩子做营养餐,节省下钱给孩子坐计程车,操心着孩子的学业。
但衣食无忧、成绩优秀的茉莉却一点也不快乐。
她撒谎、偷东西,浏览自虐、毒品相关的书籍。
每次成绩略有下滑,她就会拿刀在手腕下划上一道道伤痕。
茉莉压力很大,她总是需要考虑妈妈的面子。她想学文学,妈妈却觉得没有出息,坚持让她学医;成绩稍有下滑,妈妈就会责骂,觉得她让父母丢了脸面。
因为,茉莉的妈妈曾是留美硕士,学业优秀,为了孩子放弃了工作,无法成为教授。心结难解,林妈妈就紧盯茉莉学业,一定要让女儿出类拔萃给自己争口气。
但茉莉在这种压力下,绝望地认为自己“可悲又没人爱”。
自我满足式的爱,从父母角度看,是自恋的延伸;从孩子的角度看,则是自我不断地被漠视、被否定、被父母的感受覆盖。
真实的自己不被看见,哪怕外表再华美,内心也会一点点被蚕食。
特级教师黄侃,有一个品学兼优的女儿,从小到大,女儿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优秀、兴趣广泛、性格也开朗。
女儿去荷兰留学后,传达给家里的信息,依旧是一片明媚,生活充实。
然而,2009年,女儿突然在荷兰自杀。遗书中写道:“我真的太太太累了......”
原来,她被强迫症折磨长达8年,痛苦不堪。
黄侃痛定思痛,做出反思:“这些年来,我一直没有走到孩子心里。”
黄侃更关注女儿的成绩,在精神上的交流却很少。女儿曾跟自己聊过情感上的一些苦恼,但大大咧咧的她总是忽略女儿。
女儿在人前表现的开朗活泼,可是,真实的自己却一直没有被看到,孤单的挣扎在苦闷中。
学会看见孩子
漫画家几米写道:“当我变得和你期待的不一样时,请爱我原来的样子,疼我原来的样子,赞美我原来的样子。”
如何才能看见孩子,接纳孩子原本的样子?
一方面,我们需要尊重孩子的感觉,读懂孩子的心思。
尹建莉老师分享过女儿圆圆小时候的一件事:
有段时间,圆圆爸爸在外地工作,几个月才能跟圆圆相见。
有天晚上,尹老师和圆圆一起看电视,剧情是妈妈离家出走,孩子在家又饿又思念妈妈,非常可怜。
圆圆看完电视大哭不止,尹老师吃惊又着急,开始思考孩子哭的原因。
先告诉圆圆,电视剧里的妈妈在新的一集里就会回来的。
再猜测圆圆是不是想爸爸了,告诉圆圆明天就可以给爸爸打电话。
又换了方式问:“宝宝是不是想让妈妈做什么事?你说出来,妈妈就去做。”
圆圆回答:“这个房子不好,妈妈,咱们换个房子。”
尹老师再问:“是不喜欢这个房子里的什么呢?”
通过不同方式的问话、一步步的引导,尹老师最终得知了孩子的想法:原来,圆圆放玩具的盆子是红色的,电视剧中,小女孩的盆子也是红色的。
圆圆看到电视剧中的小女孩没有了妈妈,小小的心里就有了这样的推理:房子里有那样的红色盆子,爸爸就会不在家,妈妈也会离家出走,所以她害怕得大哭。
尹老师马上告诉圆圆:妈妈永远不会离家出走,爸爸过了这段时间也会每天和她生活在一起。这些跟红盆一点关系都没有。圆圆这才安心的睡着。
经历了这件事,尹老师意识到:“听懂孩子的心思太重要了,假如大人觉得孩子不懂事,不去认真理解她在说什么,胡乱地哄她一气或训两句,孩子的心结解不开,她会多长时间苦恼和不安啊!”
另一方面,学会后退一步,不做永远正确的父母。
在家庭中营造出轻松的、可以畅所欲言的氛围,把孩子当作一个平等的人去沟通,而不是预设自己是正确的,说服孩子改正“错误”。
《家有儿女》中的夏东海,看上去是一个不太正经的老爸,总是嘻嘻哈哈,没个正形,和孩子“没大没小”地打成一片。
但是,孩子们却和爸爸很亲近,愿意与他分享心事。
因为,夏东海总是把孩子当作平等的个体去尊重。
刘星顽皮捣蛋,夏东海并不批评,而是了解刘星的兴趣爱好后,父子俩高高兴兴地一起打拳击,要和孩子做“亲如父子的好哥们儿”。
打拳击时,夏东海还学着年轻人的口气对刘星说:“嗨,以后时间长了都是哥们儿!有事就说话!”
夏东海也有按捺不住脾气的时候。一次,他因为工作进度问题心烦意乱,偏偏这时,刘星和小雨兄弟俩闹矛盾,都跑到他跟前告状。
焦虑的夏东海训斥了两个儿子,还罚小雨去洗床单。
但到了晚上,夏东海意识到自己的暴躁,马上决定跟孩子道歉。他披上小雨洗坏的床单,头上戴上花环,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小精灵,向孩子请罪。
“爸爸今天早上心情不好,不该把气撒在你们头上。所以特地来向你们道歉,你们不会怪爸爸吧?
刘星和小雨看到爸爸这副装扮,笑出声来,父子三人恢复了亲密无间。
放下身段和权威,自然能和孩子拉近距离。
电视剧中富有天下的宋仁宗,却无法让自己的孩子幸福;有的父母或许有身份、有学识,但仍使孩子心灵笼上乌云。
尹建莉老师曾把父母的财富、学历、地位、为孩子选择的学校,比作一只碗,把父母的修养、和孩子相处的方式和细节,比作碗中的饭。
孩子身心健康与否,取决于饭的质量,而不是碗的精致程度。不管物质条件如何,每个父母都可以把最好的爱送给孩子。
因为,爱的真谛至为简单朴素,不是高深的大道理,亦不在远处,它存在于每一个与孩子相处的细节之中:爱是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