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秘密建储制度,是进步?还是退步?

一代天蕉194719518


清朝秘密建储制度是历史的退步。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论述。

一、宗法制度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自从西周封建以来,宗法制度逐渐形成。宗法制度的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嫡庶有别,长幼有序。嫡子和庶子地位天差地别。历史上凡是有废嫡立庶的君主,基本上都会被批亡国之兆,被百般诋毁。

△宗法制度的示意图

清朝的康熙皇帝也曾仿效中原王朝,册立孝诚仁皇后的嫡子胤礽为皇太子,可惜皇太子胤礽不符康熙皇帝的器重,两次册立之后,终被废黜。太子被废,康熙皇帝无嫡子在世,庶出的皇子开始摩拳擦掌,觊觎皇位,九子夺嫡的历史悲剧产生

二、皇储由皇帝一人决定

皇储人选由皇帝一人决定,这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表现,也是历史的极大后退。乾隆皇帝曾经对秘密立储制度作出辩解:

我国家不明诏立储,燕翼贻谋、虑至深远,即缄名密贮,务当慎之又慎,不可豫为宣露。——《清高宗实录》

再辩解,只不过是为皇权至上做一个精致的遮羞布。

三、秘密建储制度选出的皇位继承人的综合素养普遍不高

秘密建储制度,皇权独自决定皇位人选。皇位继承人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像秘密立储制度产生的皇帝:嘉庆皇帝、道光皇帝、咸丰皇帝的综合素养普遍不高,这就是秘密立储制度的后遗症。

△清光绪皇帝登基仪式

综上,秘密立储制度的产生绝对是历史的倒退。


小李讲史


【我是浮生若浅,很高兴和您一起探讨!】

从周朝开始,中国帝王的皇位继承,甚至是民间家族、财产等的继承,都是奉行的嫡长子继承制,即正妻所生长子拥有优先继承权,先看嫡庶,再看长幼顺序。而到了清朝雍正年间,雍正帝建立了另外一个新的立储制度——秘密立储制度。

所谓秘密立储制度,就是皇位不一定传给嫡子,也不会公开宣布太子是谁,而是将继承人名字一式两份,一份密封在锦匣内,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另一份皇帝自己保存。之后宣布继承人时,需取出两份比对无误后,再宣布继承人。

秘密立储制度的建立,是源于雍正帝自己的经历。康熙晚年的时候,九子夺嫡的风波弄得康熙帝心力交瘁,参与夺嫡的皇子们互相斗争,不顾手足之情。这样的经历让雍正帝开始思考,怎样可以在之后的皇位继承上尽量避免这些纷争。

但秘密立储制度的本身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并无进步可言。

  • 削弱了对继承人的培养。既然是秘密立储,那么意味着很多事情不能光明正大的进行。皇帝不能着重侧重对心仪继承人进行培养,否则秘密就不再秘密了,对继承人来说,无法全面的学习到帝王权术等,对将来登基理政的影响就见仁见智了。


  • 所谓秘密其实并不保密。两份诏书分别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及皇帝身边保管,这两个地方真的安全万无一失吗?如果有心人想要一探究竟及篡改,也是有机会实现的。
  • 并未根本解决继承权的斗争。因为不知道继承人是谁,所以诸子仍可以认为自己存在继承的可能,诸子间的斗争并未消除,甚至可能有愈演愈烈。

秘密立储制度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嫡长子继承制中的部分弊端,却没有根本性的根除继承中存在的矛盾,所以只能说是一种中规中矩的制度,并不存在进步可言。


浮生若浅


清朝的秘密建储制度,是由雍正帝首创。

“秘密”之处在于皇帝选中继承人之后,生前不予公布,而是提前写下两份传位遗诏,一份由皇帝自己保管,另一份安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待其驾崩,大臣们取出两份遗诏核对无误,当堂宣布由某某皇子继位。

雍正创立这种制度的动机,是因为他亲身经历了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对那段骨肉兄弟间残酷的争斗心有余悸,不愿子孙后代再出现如此于家于国都无益的混乱局面。

可如何才能避免这种状况呢?

经过苦苦思索,雍正发现了问题所在。

当初兄弟们之所以打成一团,是因为目标太过明确,康熙想让谁当太子,剩下的儿子们就合起伙来斗倒谁。如果不立太子,皇子们想争也无法争,妃嫔、大臣们更不敢轻易下注,也就避免了储位之争带来的内部倾轧、骨肉相残。

那么,雍正帝达成目的了吗?

实际操作中,似乎并没有。

现成的例子摆在眼前,他用这种方式确立了继承人弘历,却又在平时表现得很看重他,又是封宝亲王,又是派他代替自己去祭拜皇陵,一点都不秘密。

在顶级权力层混的,哪个不是人精?大家私底下都知道弘历是未来皇帝。

这就刺激得另一个皇子弘时大为不满,演化到后来,居然联合起雍正最大的政敌八叔胤禩、九叔胤禟,准备造亲生父亲的反,差点没把雍正给气死。

也许秘密建储制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皇室内斗,但总体而言弊大于利,是一种历史的退步。任何一个正常的王朝,都不敢这么干。

历朝历代都因为争夺储君之位发生过很多惨烈的事儿,但各朝皇帝们还是一登基就考虑立太子,为什么?

因为治国之道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天就能学会的。

打个比方,咱们找个工资不高的普通工作,用人单位都得一问学历二问经验。学历,代表的是理论知识;经验,代表的是实践能力。

当皇帝不需要这些吗?当昏君不需要,当明君很需要。

早立太子,就可以由皇帝和大臣们早早对他进行相关方面的教导,还能给他安排一些实践项目,哪怕资质不高,经过学习和实践也能有所提升。就算太子出了错,还有皇帝给他兜底,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太子之位可以看成是当皇帝之前的一个过渡,有了这个过渡,他能提前熟悉政务,和大臣们也能有所磨合,接手国事会更容易一些。

而且太子的东宫自成体系,这其实就是皇帝默许他培植自己的人手,便于他在未来实现旧朝到新朝的转换。

秘密建储制度,让未来的国君失去了这些受教育和亲身实践的机会!

虽然平时也有师长对他进行培养,但皇子的课程和太子的课程能一样吗?这就像是昨天还在上小学的课,今天忽然让他当大学校长,管理一众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大学老师。

说句实话,要不是清朝早早就把一干大臣奴化了,这样选出来的皇帝分分钟成为傀儡,不弄死他算大臣们有良心。假设把他放在宋朝或明朝,这皇帝肯定当得憋屈,大臣们哪怕不篡位,也有的是办法制他。

清朝没有灭在这种制度上,真的算走运了。

满清十二帝中,共有四位皇帝是秘密立储的:乾隆、嘉庆、道光、咸丰。

先说乾隆帝,因为康熙和雍正的另眼相看,他这储位一点都不秘密,该学的都学到了,该有的历练雍正也让他经历了,所以他继位并不是典型的秘密立储制;

嘉庆继位后,乾隆又当了三年多太上皇,依然执掌朝政,等于是让嘉庆实习了三年,所以他的继位也没出什么大问题;

道光这一代,他的表现有目共睹。清朝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打败,太平天国运动也在酝酿中,清朝陷入内忧外患。虽然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到道光身上,但如果他可以表现得更好一点,把握住时机,清朝未必没有振兴的机会;

再说咸丰,清朝是从他这一代彻底衰败的。主观上,他的确努力了一把,但客观上他没有太大的能力。他的兄弟奕訢,也就是后来的恭亲王,比他更适合当皇帝,道光却选了能力更差的咸丰。

如果道光帝公开立咸丰为太子,肯定会遭到大臣们的阻拦,因为咸丰除了才能平庸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缺陷,跛脚。倘若继位的是支持洋务运动的奕訢,清朝估计还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

再后来的清帝,子嗣艰难,也就不需要秘密建储。

总之,秘密建储制度是一大退步,让毫无经验的皇子直接当皇帝,这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对于新帝来说,他是仓促上位,得力的助手都没有一个;对于大臣来说,他们不知道新帝是好是坏,能力如何;对于国家来说,更像是一场豪赌。况且,皇子们依然在斗,只是没那么激烈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