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原子彈和光刻機哪個更難?為什麼荷蘭有人說圖紙給我們也造不出來?

阿嚴愛生活


我幹了一輩子工業工作。對這種說法有一些道理。一個產品從生產到組裝。最後到調試成功。是要經過很多部門配合才能成功的。就說材料這一點來說。就遷扯很多因素會引響產品質量。記得九五年我領鋸條鋸鐵棍。我國生產的鋸條又厚又脆。用一會鋸齒就不行了,而且特別愛斷。但是日本的鋸條就不一樣。有薄又軟。而且你把那鋸條擇個圈也不斷。這就是別人工藝技術水平高的原因。所以別人敢那麼對中國說大話是有道理的。這就靠我們自己慢慢提高自己才行。


86581385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毫無疑問是原子彈。

估計這個答案一出來,有些小夥伴就要問了:“咱家原子彈都能整出來,氫彈那也是分分鐘鐘的事,那為嘛一臺光刻機就整不出來呢?”

瞧您說的,這倆物件壓根就沒法比,原子彈那屬於創新,以前沒有,噗的一下,現在有了,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

您說難不難,這個世界上敲門磚是最難的。這也是為嘛全世界能整原子彈的國家也就那幾個。

那麼光刻機這玩意,他是個老物件,是在原有的基礎上一步步的積累得到的,也就是說只要你有這東西,加上足夠的時間,耗也能耗出來他。

咱家就有光刻機,只不過咱的技術只能攻克到28nm,供應個軍隊啦,基礎建設啦,這一點問題都沒有。但咱想整個7nm的,這就有點難度了,技術積累壓根就沒有到哪一步。

給咱點時間,咋也能耗出來,只不過現在要用這玩意,顯的這東西就金貴了。

按照荷蘭人的說法,他給咱圖紙咱也弄不出來,這顯然是一種不要臉的誇大行為,他但凡敢拿出來,咱還就不信了,提前整出來那也是很有可能的。

但也從他這句話當中,咱也能明白,這7nm的光刻機,技術肯定會佔一塊原因,但更大的原因不在技術上。

這就和當年蘇聯想要整出一臺航空發動機,但卡在材料上一樣,沒法子啦?

那會西方和蘇聯的關係還沒那麼僵硬,還能夠交流,於是蘇聯人就跑道英國的地盤購買人家的發動機,當然購買可不是關鍵。

關鍵是,還去人家的廠子裡頭參觀,參觀就算了,還專門穿一雙軟底鞋,目的就是踩點碎屑啥的整回去瞅瞅,那參觀的隊伍裡頭還有更加過分的,悄麼兮的揣了人家一片零件給裝口袋了。

回去沒多久,材料這關蘇聯人就跨過去了。

這道理其實是一樣的。

當然咱也不能想的那麼簡單,畢竟要是簡單的話,咱早就整出來了,俺只是把這中間的道理給大傢伙整明白了。

咱缺少的是時間,一層一層的積累這東西,不論是技術,還是材料,咱底蘊還不夠,誰讓咱下手晚了呢?

就拿咱遼寧艦來說,航母這東西,咱家以前就沒有,但為嘛咱把遼寧艦拉回來,順順利利的把東西塞進去就能開到大海上遛彎了?

那是因為,咱最開始的時候,目標就是讓海軍擁有航母,雖然沒有航母,可咱一直在進行技術積累,這底蘊就夠了,足夠咱把遼寧艦給撐起來。

遼寧艦一出來,跟著有咱自己想法的002航母就出來,但002還是有遼寧艦的影子,可003這完全脫離了遼寧艦的影子,咱想咋弄就咋弄。

這就是技術積累的好處。

您就說吧,前前後後三艘航母,建造的快不快?

咋說呢?荷蘭人是挺高興,一臺光刻機能賣一個億還多的美元,但您要記住了,再好的東西,他生產出來的東西,還得有人用才成。

7nm光刻機整出來的東西是好,但咱被卡了脖子,造出來的東西有足夠的人來支撐市場嗎?答案是沒有!你光靠一個蘋果能整出去多少東西?

那麼結果呢?市場會決定7nm是否會生存下去的關鍵,當然這將是一場延時賽,看誰先喊疼了。

他們最好期望,他們喊疼的時候,咱的7nm光刻機還沒出來,或者替代東西沒有出來。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說了:“你快拉倒吧!人家造光刻機的阿斯麥,壓根就是一個組裝廠,他是把全世界最最最頂尖的技術整合到一塊,裝出來的東西,你要整個光刻機出來,你就的拿出最最最最好的技術和人家比,把他們比下去了,你就有可能造出來。人家那是幾百年的經驗積累!嚇到了吧?”

哎!這聽的好像很有道理似的。

要俺說,你也別和俺提啥,誤差不大於2nm,要在5nm的片子上移動啥的,還有啥軟件系統也要納米級別的。

你要知道,當年咱造原子彈的時候,除了一堆人,和人手一把鐵鍬,就剩下一片荒蕪的戈壁灘,啥都沒有。

結果呢?原子彈出來,氫彈出來,而且氫彈這哥們咱是全世界唯一一家可以存儲的,其他國家包括美國壓根就不會。

從無到有咱都不怕,還怕這個?咱以前拿出一百項東西,全是墊底的存在,現在呢?咱拿出一百項,至少有一半是領先的,再壓縮一點四層是領先的,你不否認吧?

這才多少年?你別和俺提啥幾百年的積累,這個世界上聰明這東西,咱積累了上下五千年,他們那個國家有這積累。

中國人只要吃飽了飯,還有咱幹不了的?

別忘了,之前還有人天天叫囂什麼圓珠筆的小鐵球,咱不會造,結果咱整了一鍋這玩意,直接就導致了一家造小鐵球的廠子倒閉了,因為就這一鍋,可以讓全世界撐好幾年的了,哎!這事弄的,似乎挺尷尬的。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論語》曾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近日美國雖將華為臨時許可延長至8月31日,可其卻又出新規,凡使用美國芯片製造設備的外國芯片廠,必須經過美國批准才能進行生產,明擺著美國欲切斷華為芯片供應鏈。

雖然華為自主研發的芯片已有明顯進展,可其代加工廠臺積電如果被美國新規限制,華為又將面臨無芯片可用風險。

而華為如果將芯片業務轉向中芯國際,可以中芯國際目前技術水平,生產7nm以下的芯片還有些困難,只能勝任華為中端芯片業務。

有人說如果給華為一臺EUV光刻機,一切芯片問題都迎刃而解。深以為然,熟知半導體工藝的朋友,皆知集成電路里的晶體管是通過光刻工藝在晶圓上蝕刻出來的,由此光刻工藝就決定了半導體線路的線寬,同時也決定了芯片的性能和功耗。那麼決定光刻工藝的光刻機就成了製造芯片最關鍵設備。

我國光刻機龍頭企業上海微電子設備公司,目前技術已達到28nm分辨率,雖然能滿足國內國防與基礎建設需要,可與能生產7nm甚至5nm以下芯片的EUV光刻機相比還有不小差距。

而世界上能生產EUV光刻機只有荷蘭阿斯麥獨此一家。也許有人會說,我們原子彈都能造出來,光刻機還不是小菜一碟嗎?其實光刻機還真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原子彈完全可以憑一國之力研發生產,就如印度、巴基斯坦、朝鮮等小國都已是擁核國家,可想而知原子彈研發並非頂級難度。

而光刻機的技術涉及機電一體化、物理、機械、電氣、軟件和人工智能六大領域,不是一國科技能力能完成之事。

即便如今在世界光刻機領域一家獨大的荷蘭阿斯麥公司,亦是集多國高端科技之力,由德國企業提供了精密機械支持和光學技術的支持,美國企業提供了光源的支持和計量技術的支持。

阿斯麥公司成立於1984年,原是飛利浦旗下子公司,主攻研發光刻機,一直在光刻機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後隨著世界對芯片技術要求提高,阿斯麥公司於2013年研發出使用光源為22nm的EUV光刻機,2017年更先進的使用光源為13nm的EUV光刻機研發成功,使7nm以下(一根頭髮萬分之一)製程的芯片量產成為現實。

自此阿斯麥將競爭對手日本佳能與尼康苟延殘喘的境地,在45納米以下製程的高端光刻機市場中,擁有8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在EUV光刻機領域,市場份額已近100%,處於獨家供貨壟斷的狀態,成為世界光刻機領域王者之尊,掌控了世界芯片命脈。

由此EUV光刻機作為製造10nm以下芯片必備設備,因其科技高附加值價格一路走高,每臺售價竟達到1.2億美元,還不是誰有錢就可以買到。

荷蘭阿斯麥一招鮮贏天下,不管世界半導體三巨頭英特爾、三星、臺積電競爭多麼激烈,只穩坐釣魚臺坐等收錢,因為三巨頭誰也不敢得罪阿斯麥。

當然也有公司不滿阿斯麥高價壟斷,就如三星就曾想靠商業間諜竊取阿斯麥核心機密,卻終未能得,反倒被阿斯麥嘲笑將光刻機送到三星手中二十多年,也未製造出自己的光刻機。

於是當2019年,美國曾汙稱我國某公司盜取阿斯麥EUV光刻機商業機密時,阿斯麥為此並不以為意,只把我國公司當成第二個三星,即便我國擁有EUV光刻機的圖紙,也不可能短時間造出EUV光刻機。

常言道普通公司都是被動跟著別人跑,怎麼追都追不上,而偉大的公司都是主動求新求變始終跑在別人前面。

實力就是硬道理,我國半導體企業起步晚,如果想跟上阿斯麥步伐任重道遠。借人之智完善自己,我們可以從阿斯麥發展理念中汲取經驗教訓,但也不能一味追隨模仿,只有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芯片製造標準才是王道。

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回頭看,崎嶇坎坷;向前看,永不言棄。

我相信憑藉我國科研人員硬核專研精神與睿智,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能擺脫光刻機與芯片對外國嚴重依賴,遠離無芯之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