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五四青年節”來了,很好。
一大早,作為“青年”一員的我,睜開眼就被B站的應景視頻《後浪》刷屏了!
看著大叔飽經滄桑的臉,懷著激動的心情準備開啟一場“大戲”,找回一點熱血沸騰的快感,沒想到......
好吧,我只想說一句:
“新型勵志雞湯”?
“這波演講級別的宣傳,太高級!”
(ps:其實想說的是,看了很激動,很勵志,很熱血,但是總感覺有什麼不對,聽起來除了洗腦,還是洗腦......)
當然,裡面很多UP主,那些生活區的,遊戲區的,數碼科技區的,舞蹈區,時尚區,以及音樂,影視區的諸多“成功者”們,無一不在散發著“精英”(金錢)的味道。
是的,不是視頻裡講的:
“人類積攢了幾千年的(文明)財富”;
“現代文明的成果被層層打開,可以盡情地享用”;
“從小你們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興趣”;
這些讓人看地眼花繚亂,
聽了感到雞血滿滿的話,
其實總結起來,不過是宣揚和誇大了,
一種生在這個時代裡,
“所有”人,“自由”生活的權利。
可是,人真的生而自由嗎?
我們這代真的有選擇自由生活的權利嗎?
不,不是的,
我想給你潑一盆冷水。
因為現實的殘酷是,
在《後浪》的視屏裡,
那些光鮮亮麗的up主們,
大多,
要麼是有雄厚的“底氣”的二代們;
要麼是極其稀少的“幸運兒”;
要麼是有著龐大團隊的“展現者”;
所有這些人都剔除了,
留下的才是真實而現實的“你、我、他”。
空洞而澎湃的“世界觀”是激情的,
但缺失的方法論是“狡猾”的,
對我們是沒有實際作用的,
最多給予一時的心動以及來自“中年人”的幾滴眼淚。
最可笑的是這句:
“你們在童年,就進入了不惑之年”
——什麼亂七八糟的胡說八道???
童年的開心,不就在與無憂無慮地什麼都不知道嗎?
“無知”的快樂不正是小孩子就需要的嗎?
童年就“不惑”了,那真的不惑做什麼?直接“”成神嗎?
好不容易一段“停止”成長的時間,
什麼都敢玩,
什麼都不用想後果,
還直接被釘在“不惑”的柱子上,
累不累?
還有這句:
“所有的知識,見識,智慧和藝術,像是專門為你們準備的禮物”
——一碗“毒雞湯”灌下去,馬上激動地找不到北,然而......
要知道:
知識是需要學習的,有時間成本,
直接給你,你能收得到“禮物”嗎?
見識是需要去看,去行走,去感受的,
光隨便看個視頻,激動地灌雞湯,
看到了,你就真的有見識了?
至於智慧和藝術,更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差別化感受,
被衡量為“智慧”的,永遠是那所有人中的5%而已,
真正得到“藝術”的,也只有那麼1%不到,
其他的,都是“大多數”的平凡之人罷了。
你所熱愛的就是你的生活,你們有幸遇見這樣的時代。
你可以問問自己的真心,
你真的喜歡你現在的生活嗎?
加班、開會、一早一晚四五小時的通勤,
選“吃飯”還是,選“理想”?
up主們既可以吃得飽飽地,還有看著令人羨慕的“理想”,多好。
但他們都是被挑出來的“代表”,
不是你、我、他,不是嗎?
最激動人心的“概括”,
是最“口號”的慘白呼喊:
向你們的專業態度致敬,
向你們的自信致敬,
向你們的大氣致敬。
試問,身為“大多數”的我們,
真的可以可以如視頻裡的up主們一樣,
隨時旅行,
肆意買買買,
以及,不顧一切,不惜一切代價,
毫無後顧之憂地“追求夢想”?
不,其實說到底,《後浪》裡勵志的“成功”故事們,
完全都是建立在已經有所成就的“精英”之上的,
這個所謂的“後浪時代”,
只不過是被“代表”的精英世界而已。
而在現實世界的“你、我、他”,
我們都只是掙扎在“生存基準線”上下的普通人,
每天睜開眼面對的依然是:
餓不死,甚至要長輩給“零花錢”的月光工作上;
最難畢業季,找工作難如“登天”的境況;
加班、開會與連軸轉的“兼職、外快”的養家重任;
以及,依然花盡兩代,三代人,還要東拼西湊的“買房”......
生活中能得到的小樂趣,
也只不過是刷劇,刷抖音,刷鬼畜,刷綜藝的“小歡樂”;
奶茶自由,水果自由和外賣自由的“小滿足”等,
我們依然沒有過上想要的“後浪時代”的自由、美好生活。
但這些真的就不“後浪時代”般自由嗎?
真的不好嗎?
非要走遍世界,幹大事,有一門“世界級”的手藝,
賺很多錢,才是成功之人?
說實話,作為“青年”一員的我,口說無憑,
或許,這個千姿百態的“成功”人生模樣,
需要時間的檢驗。
“少年強,則國強。”
但,每一代的我們,
都曾是少年,
前浪創造的是過去的美好時代,
而後浪開拓的未來,
未來永遠不止一個模樣,
未來永遠是下一代。
寫在最後:
話說,是不是多讀了書,看了“很多個世界”,所以看什麼都會特別冷靜,《後浪》很勵志,但......
好了,這就是想和大家討論的一點小感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其他的想法,歡迎與我討論。
PS:大家喜歡《後浪》嗎?
喜歡來個“1”,不喜歡來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