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武漢,怎樣才能在今後的發展中鳳凰涅槃?

迪晟視點


首先作為武漢人要有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信心和決心。這是戰勝一切困難的前提和條件

其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以及全國各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協助下,武漢人民一定能夠走出低谷,撥雲見日。

第三,中央近期已經出臺了有關針對湖北武漢發展的優惠政策,相信這些政策會給湖北武漢帶來新的契機和希望。


善於聆聽也是一種美


此次疫情重創了武漢的經濟,深刻影響了人們的生活習慣,但有“危”就有“機”,我認為此次疫情是武漢建設“智慧型”城市發展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2020年初的一次疫情,幾乎讓整個城市停擺,究其原因是擔心“病毒”的進一步傳播造成更大面積的蔓延,在城市管理上不得不“封城”、停止公共交通、停止商店營業、停止工廠運轉,這種反應是被動式、一刀切式、機械式的。

反觀韓國、日本、新加坡並沒有完全“停業”、“停車”,而是有部分主動追蹤、主動防禦式的,那麼未來武漢在城市管理、城市建設配套方面也一定會朝著智能化、智慧化、人性化方向發展。

舉個例子,如果某人可能曾密切接觸過“病毒”,那麼第一時間會收到城市管理醫療衛生部門發出的警示提醒,相應的醫療救護會第一時間響應;如果“他”沒有遵從警示提醒,那麼“他”在通行方面會收到“拒絕”、與人接觸前,其周邊人群會收到警示。


老薑嫩芽


蓮藕魚糕玉露茶,鳳爪藕帶熱乾麵,米酒香菇小龍蝦……從“為湖北拼命”到“為湖北拼單”,網絡熱搜詞見證著全民援鄂以及戰“疫”每一步。

在全民戰“疫”的戰場上,湖北餐飲人挑戰人力物力不足、原有供應體系被打破、物流配送不暢等多重困難,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舌尖保障”。

據湖北省市場監督局統計,疫情發生後,湖北6000多家餐飲企業,累計為全省641個重點場所供餐2035萬份,免費提供愛心餐50.3萬份,且實現 “保供應、保安全、無感染、無投訴、無事故”。

4月8日凌晨武漢“解封”後,隨著餐飲業復商復市,久違的煙火味迴歸。經歷疫情洗禮的湖北團餐業,全力復工復產,情況怎樣?

為“熱乎飯”拼過命的團隊與企業,浴火重生

“所有餐飲企業,前所未有地團結、奉獻!”此前的採訪中,湖北省團餐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夏靜莉曾對團餐謀記者讚歎,“每個站出來的人都是冒著很大風險,克服諸多困難,不計較得失的幕後英雄!”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參與保障供餐的湖北團餐企業在疫情大考中,形而上的企業價值觀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團隊凝聚力和戰鬥力再升級,疫後全新出發動力滿滿。

“不管一個企業怎麼樣,還是人在做。我們的在職人員沒有私心雜念,很純粹地就是為了解決社會部分人吃飯的問題而去做這個事兒,包括一些方艙醫院的供貨供餐,還有一些隔離點的下午茶、晚餐。”中百古唐美膳楊龍說,“我們不遺餘力地調貨,加班加點地做事兒,都沒有人計較。”

對這類企業,例如華工後勤,甲方單位的表揚信像雪片般紛至沓來。

“規範管理,嚴控食品安全是團餐生命線。”華工後勤相關負責人強調,經過軍運會、新冠疫情“大考”後,他們的未來發展目標更堅定,將繼續沿著這條路堅持下去。

復工復產“加速度”,學校團餐項目即將重啟

團餐企業服務的醫療項目點向來是全年無休地運營。疫情期間,湖北醫療、機關事業單位項目點連續運轉,經受住了保障供餐任務量急劇倍增的最高峰值考驗,目前已逐步恢復正常。

“我們醫療和機關實體一直沒停夥。”據華工後勤相關負責人介紹,所有已開伙和即將開伙的項目,供餐模式都由堂食變為盒飯。華工後勤的1500名員工,在抗疫非常時期的80多個日夜裡,為18家醫院和30餘家政府、企業機關提供餐飲保障,累計供餐290萬人次。

隨著湖北復工復產“加速度”,團餐企業服務的絕大多數甲方企業項目已復工。

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揮部企業服務組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3月11日至4月27日,綜合市場活躍度、復銷面、復銷率判斷,全省企業復工達產指數為77.25。截至4月28日,全省已開工企業44205家,復工率98.4%;已到崗680.99萬人,復崗率96.1%。

中膳集團在武漢的項目點已經全部復工復產,依據甲方情況採取不同的就餐形式。

據中膳集團湖北公司總經理代永亮介紹,他們嚴格按照復工復產的要求落實相關措施,所有進入食堂工作人員嚴格完成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確保檢測指標符合要求後方可上崗。日常堅持每天數次體溫檢測、消毒到位、間隔排隊、間隔就餐、錯時就餐等舉措。

跟全國其他地區一樣,湖北省內的學校團餐項目受疫情影響最大,不過即將走出“冰封”期。據4月28日人民日報消息,湖北普通高中畢業年級(含中職學校和技工學校的畢業年級)確定於5月6日統一開學。

市場大洗牌,多少團餐企業會被“最後一根稻草”擊垮?

當然,疫情中的湖北團餐市場“洗牌”不可避免。團餐企業面臨的復工壓力大抵相似:

1、成本大幅增加

既包括餐盒成本、消殺防護成本等新增成本,也包括人員成本提升。

“全員核酸檢測後才能上崗,員工需隔離14天后才能上崗。”要滿足甲方單位的新要求,團餐企業人員成本提升。

此外,人員工資支出龐大。按照政府疫情期間的政策,企業要對未上班員工發放基本工資,即便按照武漢市最低工資標準進行補貼,3個月的員工工資成本就不是一筆小數目。但如果不補貼,又勢必造成大量勞務糾紛。在這方面,規範管理的團餐企業壓力巨大。

2、用工問題

疫情期間,很多團餐企業員工只能待崗在家,收入微薄,有的開始嘗試新的工作機會,團餐企業的人員流失率走高。

甲方單位陸續復工後,為其提供餐飲保障服務的很多團餐企業,面臨的第一大難題即人手不足。

疫情的持續時間之長,超出很多人預料。不少團餐企業的上半年營收遠遠低於預算,根據目前疫情和團餐企業客戶的復工復產需求,有湖北團餐業內人士預測,最早也要到9月份,很多團餐企業的營收才有可能恢復到正常狀態。

漫長的抗疫過程中,市場洗牌不可避免,哪一項會成為壓垮很多團餐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疫情後,湖北團餐市場也或將迎來有實力的強勁“跨界”競爭者進入。

與全國其它地方的社會餐飲企業開通企業團餐外賣,試水團餐市場的“淺嘗輒止”不同,湖北尤其武漢的部分社會餐飲企業已經“大步跑進”團餐市場。

疫情爆發後,在湖北尤其武漢,多家方艙醫院及隔離點投入使用後,那些體量大、供餐能力強、有品牌知名度的餐飲企業率先成為供餐保障的主力軍。最初幾天,他們的團體供餐手忙腳亂,後來則已經鎮定自若、有條不紊。

例如京膳坊、豔陽天、小藍鯨等當地知名餐飲企業在“跨界”實踐中,不僅團體供餐保障能力提升,而且贏得了市場口碑和美譽度。

有湖北業界團餐人士表示,不排除他們後續繼續開拓團餐市場,來“搶飯碗”的可能。

湖北團餐市場的競爭格局將會怎樣?

奮力自救與創新,新零售大戰火熱

疫情前,武漢就被媒體冠以“新零售之城”稱號。

疫情後,經歷幾個月的封閉在家生活,武漢市民已經適應了社區團購。

基於顧客和用戶消費習慣的改變,新零售“新物種”在武漢快速迭代,創新多多,成為企業積極自救不可忽視的新戰場。

“和超市購買的東西質量一樣,價格更便宜,幹嗎還要去超市買?”中百古唐美膳楊龍判斷,社區團購方便、快捷、省錢、省時間,起碼一年之內,武漢市民的消費習慣已經發生改變,生活消費繼續依賴社區團購。

在這個市場,既有社區團購領軍企業與商超佈局“門店+社區店+社群”,深化社群運營,也不斷有餐企競相進入:他們要麼藉助供應鏈優勢搭建線上平臺,要麼發力從2B向2C市場拓展。

華鼎團膳趁勢推出“華鼎鮮食”線上平臺,將新鮮蔬菜和肉類打包成“復工能量包”出售,配以線上秒殺、復工優惠券和武漢餐飲消費券的“薅羊毛”活動,將線上團購做得風生水起。

吳王春秋順勢而為,在本地社區平臺迅速推出了各類質優價廉的淨菜,以及適合新零售的半成品快捷菜、鮮切菜、錫紙誘惑系列、牛肉粉、藤椒花甲等創新產品,這些一年前投入巨資完成的研發成果在疫情期間迅速佔領市場,以牛肉粉為例,月銷量高達2-3萬份。

中百古唐美膳瞅準新零售變革,積極應對。疫情期間,武漢便利店關門、公交全部停擺,當時為了解決內部員工的買菜難、買菜貴問題,他們將自家中央廚房生產的熟食、佐餐食材、中點、肉製品、肉禽蛋品等鮮食產品,開放給內部員工團購。

這些以往只專供中百羅森、中百倉儲、中百超市及711、盒馬鮮生、蘇寧小店等商超和新零售的鮮食,物美價廉,屬高頻消費,由內部員工擴散至身邊的親戚朋友,一傳十,十傳百,在C端市場走俏,如今中百的內部員工變為產品 “銷售員”,“人人可以外送”。

由供應鏈企業轉向生態鏈企業,是中百古唐美膳新的發展方向。他們一邊向全國領先的社區團購平臺學習先進經驗,對比提煉自身優勢,一邊快速出擊,從公司內部抽調年輕員工,組建了一支靈活應變、衝勁十足的創新團隊,將量大、價優、可全程冷鏈配送等優勢最大化發揮,快速下沉社區市場。

據武漢市商務局統計數據,截止4月28日,武漢41家電商平臺共完成3559萬單,配送物資14萬8700餘噸,完成銷售額26.3億元。

未來,武漢的餐飲新零售市場無疑將更加精彩。

祝願在疫情中不計得失地保障供餐,順利“活下來”的湖北團餐企業,能夠活得更好!

你的關注和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