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索戏车画像砖,陶质,东汉,残存长62厘米、宽32厘米。河南省新野县任营村采集。现藏河南博物院。
此画像砖是横长方形空心砖,画面呈横幅,右半残缺,表现的是汉代戏车表演的情景。上边框饰为二方连续变形云气纹,左、下两边框饰为二方连续棱纹,如图所示。此画像砖采用线面结合的手法,抓取了杂技表演高潮的瞬间状态。
此画面分上下两层,自右向左展开。下层右侧为一骑者扛旗导行,似做戏车前引,正准备上桥。上层右侧是一骑者飞马回射。上下两骑之后的画面便是戏车履索倒挂的表演。戏车包括前后两匹马车,车中皆有二人,一人为驭手,一人为艺伎。前面的戏车,驭手驱使俊马飞驰向前,艺伎面朝后与蹲在后面马车横杆顶端的艺伎共同拉起一根前低后高的斜索。在这条倾斜度50度左右的斜索上,有一名上身赤裸、下穿宽裤的艺伎。艺伎头部前倾,口中衔着一个棍状物,一条腿优雅地抬起、弯曲,另一条腿则直立,身躯仅靠一只脚的脚尖支撑在斜索上。他一边自然、优雅地舞动双臂,一边向斜索上端攀登。此外,前面的这一辆马车,车中木顶的顶端放置着一根横木。横木的右端,有一名艺伎倒挂着身体,两臂则平伸,掌心向上,两掌心处各放着一个如拳头大小的圆球。两个圆球上则分别是两名艺伎。左边的艺伎,叉腰半蹲在圆球上,神态悠然,做平衡静止状。右边的艺伎,单腿立于圆球上,一腿抬起,轻松自如,做金鸡独立状;双臂半举,手拿跳丸做表演。这名艺伎不仅要注意手中的跳丸,还要留神前面那个回首射箭的骑马者。在骏马飞奔的情况下,驭手要紧握马绳,控制车速,才能保证两车的移动速度恰到好处;牵拉斜索的艺伎也要保证斜索的平衡性。攀登斜索、倒挂横木以及弄丸表演的艺伎,动作更为惊险,表演难度更大。
这幅斜索戏车图中的绝技可以说是中国杂技史上的经典绝技,可惜这项1800年前的惊人绝技现在已经失传,后人只能从这一块画像砖上窥得一二。
比较研究
汉代的戏车表演中的惊险和高难技巧,在大量的文献历史资料中都有关于戏车之术的记载。而汉画像石(砖)中有中关于戏车的图像则更为直观和生动。
1、戏车高橦
西汉出现的戏车高橦,就是把长橦固定在马车之上移动前进。对马车而言,长橦是固定的;但在奔跑的马车上,就整体而言,又是移动式的。戏车高橦的表演者,既要经受马车奔驰时的颠簸,还要在高橦上表演各种花式动作,比起固定式长橦表演,难度自然更大。正如汉代李尤在《平乐观赋》里说:“戏车高橦,驰骋百马,连翩九刃,离合上下。或以驰骋,覆车颠倒。”图中的戏车高橦表演,在一飞奔移动的戏车上立一建鼓橦,四周插满装饰的羽毛,在鼓橦之上倒立一伎做各种表演。
2、都卢寻橦
本幅画像是在一打桩固定的建鼓橦的两根斜绳上表演走索,是和长竿技艺结合在一起的表演。令人惊叹的是斜绳上的技巧表演:从右索看,自上而下为上端一人侧身卧,沿索下滑,第二人沿索大步走下,其下两人迎面上,其中一人倒立在另一人肩上,其后一人双手跳五丸紧随缘索而上。从左索看,斜绳自上而下,最上端一人坐于绳上下滑,第二人大步沿索下,与第三人迎面相遇,准备擦肩而过,绳下端还有二伎着长袖丽衣,边舞边沿绳索上行。此图难度在于四伎人要在坐、卧、走、舞在斜索上,于迎面而上的作双人倒立叠罗汉、弄丸的伎人索上相逢,切肩而过,不掉下来,难度就大了。
3、双车双橦联索
画像中的车马,正列队过桥。前后同向行驶的两辆戏车,车中各立一根长橦。一人蹲踞前橦顶端,右手执绳的一端,左手执一悬空艺人的脚,以此保持身体的平衡。绳子呈水平状向后延伸,系于后橦顶端。前竿中部有一人双手握竿,身体悬空呈水平状。一人沿后橦猫行攀竿而上。在连接双橦的绳索上,还有一人正在用脚进行倒悬跟挂表演,就是将脚倒挂在竿上。整个画面中,脚挂最为惊险,表演者要在竿上突然倒挂,好像从高竿上坠落,却又巧妙的用足倒挂在竿上。再看蹲踞于橦端横木的艺人,一手执绳要承受绳上一个演员重量,另一手执一悬空伎人的脚。一个人承受两个人的重量,要是没有惊人的臂力,是不能做到的。
4、双车双橦奔马双联索
画像砖的图像被切割成两部分。从拼合的图像看,也是在马车的奔驰中或上坡、下坡的跑动中作橦技和高絙技的综合表演,并且伎人还要在戏车长橦上借助倒悬跟挂在绳上的伎人作腾跳易竿飞跃等高难度动作。在古代没有防护绳保护的情况下,要在高空且在跑动的戏车上克服车马跑动时的颠簸完成各项高难度的技巧动作,是难以想象的。
综观以上图像,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戏车的表演都是通过绳索相互连接起来的,需要表演者之间有很强的协调配合性。汉代戏车从单人表演向多人协调表演,从一般难度向高难度发展,反映出当时戏车之术已经逐渐成熟并走向辉煌。
作者简介
郝飞雪,女,郑州大学新闻系毕业,就职于河南博物院社教部,文博馆员,着力于博物馆学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