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3歲童模被踢”的視頻在網絡上瘋轉。
視頻中,小女孩因在拍攝過程中放下了手中的籃子,被一女子從後面踢踹,口中還在罵罵咧咧:“我在拍的時候你最好少惹我!”
視頻一出,廣大網友怒了:工作人員太過分了!親媽看了怎麼受得了!可萬萬沒想到,踢踹小女孩的不是別人,正是孩子的親媽。
事件雖已過,可留給家長的反思卻不該就此中斷。
許多家長可能表示不屑,我需要反思什麼?我從來不會把孩子當“搖錢樹”,也不會對孩子拳打腳踢。
的確,像視頻中那樣對孩子實施身體暴力的家長越來越少,但言語暴力卻普遍存在於很多家庭關係中,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1
“
從“棍棒式管教”到“野蠻式說教”
在孩子眼裡家長依然暴力
”
幾十年前,管孩子這事十分簡單,“棍棒之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孩子不聽話揍一頓就好。
如今,時代變了,那種粗暴的“棍棒式管教”已不合時宜。然而,沒了“棍棒式管教”,卻來了“野蠻式說教”。
孩子寫作業拖拉時,家長劈頭蓋臉一頓罵“寫點作業花了好幾個小時,還一堆錯誤,真是個白痴”;
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家長又火冒三丈“你怎麼比豬還蠢?考這麼差,丟人丟到家了”;
孩子搞了點小破壞時,家長隨口一句“我上輩子造的什麼孽,生下你這麼個兔崽子”…
從棍棒教育到語言傷害,在孩子眼裡家長依然暴力,而往往,語言傷害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2
“
語言暴力的殺傷力到底有多大?
”
其實,絕大部分的家長都是愛孩子的,他們只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在孩子的行為無法達到自己期望時,在不經意間對孩子使用了語言暴力。
孩子的內心世界脆弱而微妙,在面對家長的語言暴力時,有偏激固執傾向的孩子就會將家長的話語放大,認為爸爸媽媽傷害了自己的自尊心,從而產生一種憤怒、逆反的心理,這種不良的心理將影響孩子的待人接物,日後孩子可能會成為一個憤世嫉俗,甚至窮兇極惡的人;而性格上有內向順從傾向的孩子一旦遭受到爸爸媽媽的語言暴力,可能就會將他們的嘲笑、謾罵轉化為一種心理暗示,認為自己就是笨的人、就是懶惰的人……
心理學家認為,這種自我否定、懷疑、消極的情緒,讓孩子無法更全面的認知世界、無法更好地處理健康的人際關係,久而久之,孩子可能會出現抑鬱、狂躁等心理疾病。更有調查顯示,40%以上的青少年罪犯,都遭受過家長語言上的傷害。
3
“
避免語言暴力,需要正確的溝通方式
”
家有調皮好動的熊孩子該怎麼辦?著名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就提到了一種和諧的親子溝通方式,共分為4步:
1、觀察
觀察,是非暴力溝通的第一步。家長要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詳細的觀察,但不要對孩子的行為下定義。比如,當老師告訴家長孩子沒交作業時,家長不要急著對孩子說:“你怎麼又不寫作業了?”只要家長對孩子的行為有評判,就會引起孩子心中的逆反情緒。
不帶評論的觀察是“老師告訴我,你今天沒有交作業,是出了什麼問題嗎?”面對這種客觀的提問,孩子就會說出因為作業太難、太多,或者不喜歡老師等原因,家長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教育引導。
2、感受
設想這樣一個場景:你想讓孩子打掃房間,孩子有情緒,灑了一地的水。你會作何反應?會不會這樣說:“你怎麼這麼笨,這點小事都做不好?”如果家長不幸中槍,這就說明你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取而代之,家長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告訴孩子讓他做家務是為了鍛鍊他的自主能力,教育孩子要勤奮,態度可以適當強硬點,但不能胡亂指責。
3、瞭解感受產生的原因
當孩子對你說:“媽,你做的飯不好吃。”你是什麼反應?
憤怒?心想“辛辛苦苦給你做飯,還敢嫌棄飯難吃”。推脫?指責孩子“那我不做了,你們自己做吧。”
這兩種心裡都不對,家長不要意氣用事,要通過溝通來發現孩子的真正需求。比如面對上面的情況,家長首先要看看孩子是不是不舒服,如果一切正常,就要考慮提高一下自己的廚藝了。
4、提出具體的要求
孩子出門磨蹭,媽媽通常會對孩子說:“你能不能快點呀,總是磨磨蹭蹭,每次都得催你。”這是一種變相批評,孩子聽到這些,一般會有很強的逆反心理,繼續慢慢悠悠。
正確的做法是,家長要對孩子提出具體的要求,清楚地告訴孩子希望他們做什麼,比如,“我們快要遲到了,五分鐘後出門吧。”
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從來不是一件容易事,畢竟孩子和家長有著多年的生活經驗差距。這就需要家長多一些耐心,認真觀察孩子的行為,仔細感受孩子的心理,分析其原因,然後對孩子提出具體的要求。當家長懂得尊重孩子,和孩子做朋友,孩子必然能夠更加積極地面對生活。
文章轉自:
本文系轉載,原作者:告知幫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