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何为蒲骚

应城有着灿烂、久远的历史文化。春秋时,应城属轸、郧国,战国时属楚。约在几千年前,应城东南面还是一片沼泽,与古云梦泽相连;西北部则为丘陵高岗之地,地势开阔,适于垦田,也适于屯兵打仗。据史书记载,至迟在春秋时,在今县城北部三十里处,即建有蒲骚故城,为郧国边塞要地,著名的楚、郧蒲骚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应城何为蒲骚

最早记载蒲骚地名的是《左传》。据《左传》载:"鲁桓公十一年(公元前701年),楚将屈瑕将盟贰、轸。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楚遂败郧师于蒲骚,卒盟而还。"

应城何为蒲骚

书中所记载的蒲骚,究竟指何地呢?据杜预在注蒲骚之役时说:"蒲骚,郧邑。"即蒲骚是郧国的一个城池。《光绪应城志·卷七》记载得更为具体:"蒲骚故城,一名蒲骚台,又名蒲骚垒,在今县西北三十里崎山团古城畈。居民常于耕作时,拾得败瓦零砖、残戈断戟,古色斑驳。离城西三里曰沈家湖,今没为平畴,故老谓:即古城池也。"《光绪应城志》又载:"春秋时,应城属轸、郧(安陆)。"无疑,蒲骚在应城境内。据此,蒲骚地在春秋时即为一重要战场,为楚人东进的必经之地,并终为楚地。

应城何为蒲骚

据我市文物部门在1958年和1979年进行的两次调查,以及此后的1981年和1982年的两次文物普查,在田店古崎山团的范围内发现寨子湾和赵家湾两处春秋时期的遗址,出土大量鬲足、鬲口沿、豆柄等残陶器,红、灰陶各半。这无疑是春秋、战国遗址的特点。从田店镇沿大富水西下三里许,即沈家湖旧址,今已没为平畴,即古籍中所载的古蒲骚城池。从应城地域建制沿革中延续下来的隶属来看,应城在周代属轸郧蒲骚,至战国属楚,所以才有云梦的"隔蒲"这个地名。

应城何为蒲骚

楚郧蒲骚之战作为春秋群雄争霸的一个战例,被史学家以严谨的态度记载下来,蒲骚故城其地其事也因此流传开来,为世人所景仰。蒲骚故城也曾留下许多文人骚客的足迹,屈原弟子宋玉曾侨居蒲骚,景差被逐放时曾到蒲骚与宋玉相会。据《楚纪》载:"宋玉侨居蒲骚,悯师作《九辨》。"又载:"景差,楚人,与宋玉、唐勒辞赋并祖屈原,事楚襄王为大夫,尝以事被放至蒲骚。"故此蒲骚地不仅是驰名的古战场,而且是当时楚国逐放u不同政见士大夫的场所,可见蒲骚当时应属楚国边陲。

应城何为蒲骚

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一些文人墨客的调咏,留下了不少咏蒲骚的诗篇。如宋代欧阳修葬叔于应城时,曾游蒲骚地,其《楼头》诗曰:

百尺楼头万叠山,楚江南望隔睛烟。

云藏白道天垂幕,帘卷黄昏月上弦。

桑落蒲城催熟酒,柳衰草陌感凋年。

发光如葆宁禁恨,不待为郎已飒然。

明代周良《咏蒲骚台》诗曰:

古垒荒凉望眼迷,断碑无字草离离。

牧童不管兴亡事,一曲升平笛里吹。

清·乾隆举人孙甡《咏蒲骚畈》诗:

一片膏腴地,村人尽力耕。

何知郧楚事,犹自闹蒲城。

蒲骚故城虽衰但因之声名远播,代代相传。

其后应城设郡县,至明·成化年间建县城城墙,县治正好在古蒲骚地之南,经文人杜撰,骚客附庸,街巷议谈,故得雅称蒲阳。最早见诸文字的"蒲阳"二字,目前可考的当属"蒲阳瑞木"。随着应城古学堂的变迁,唐·显庆元年(656年)始建黉舍,至北宋改建成学宫。后至明·成化七年(1471年)又改建成孔庙(现址人民公园内)。就在建黉舍、学宫、孔庙的地方,前有两株柏树,后有两株桂树,古称双桂双柏。双柏苍翠参天,双桂花香四溢,韵灵毓秀,造就了应城人才凤翔、科举蝉联的风水地脉。因此,应城人将这双桂双柏合在一起,称之为"蒲阳瑞木"。蒲阳之名始传于斯,公之于世。后来,明清时代书院大兴,在城南四里处建有"道南书院",在县城西街即建有"蒲阳书院",更使蒲阳之名见之于翰墨,广为人知。特别是"蒲阳"之名比"应城"县名更为雅致,文人墨客更多以"蒲阳"代替"应城"县名而吟咏于诗词之中。"蒲阳"虽然从未列称为县名,但作为县城的雅称,一直广为袭用。民国初年始建的人民公园,为人们的游览胜地,当时,有人就匾书此地为"蒲阳胜地"。

一个蒲阳别称包含着应城的一段历史,让人生出几许感慨,几多思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