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媛媛现在6年级,就在前不久前,她带着弟弟离家出走。大人们四处寻找,找了几天几夜,才在一个桥洞下发现姐弟俩。
可当人们找到他们时,他们的第一句话竟是哀求大家,“求求你们让妈妈不要责怪我,我怕。”
经过了解,人们才知道原来媛媛和弟弟从小由奶奶带大。当妈妈从省外工作回来时,她和弟弟都很开心觉得从此以后有妈妈的爱了。可是每次 ,他们和妈妈说自己的想法时,妈妈不是打断他们,就是否定他们,或者直接说小孩子家懂什么,听大人的就可以。
这次离家出走,源于母亲说如果到下午5点不把作业做完就打断他们的腿。他们俩看着作业,好多不会,想去问妈妈,又不敢,但是不问又不能完成。想到横竖都要被揍,还不如逃跑。幸好没酿成什么不可收拾的后果,人总算找回来了。于是人们不禁感叹,现在的孩子打不得,也吼不得。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想把自己内心的话和父母诉说,把每一天在学校的经历和父母分享,他们期待所有的诉说和分享都得到父母的回应,理解。可事实往往不是如此。
所以,作为父母,首先一定要给孩子诉说和分享的机会,并在孩子分享时,认真聆听;在孩子遇到问题时,不要忙着责备,一定要引导孩子,把心里藏着的事儿说出来,这样,方能更好的了解孩子,引导孩子。 只有这样,父母才能了解孩子,才能走到孩子心里,才能让孩子把你当成无话不说的朋友。
二、
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说出内心话,或者是逃避着父母,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父母不理解孩子。
“你告诉妈,到底是怎么了?”
每当问起孩子学校里的不愉快时,孩子总是躲避,“没事,一点小事。”
可孩子心里怎么想的,大人不得而知,而且和孩子聊天时,也聊不了几句就结束了。
群里朋友在抱怨,问妈妈们有没有像她家这种情况。
于是群里瞬间炸开了锅——
一样的一样的,我家孩子什么都不告诉我,说又说不得,一说就把房门关起来,谁都不理。你说打他吧,也觉得孩子都这么大了,可以好好说了。
是啊,我家孩子也是,每次他爸爸给他讲道理时,他总是不耐烦的说,“知道了,知道了,你们烦不烦。”真没招。
我家的是随便你怎么说,他嘴上都说是是是,但是结果都是左耳进右耳出。
我家也是,······
常常父母想和孩子好好谈谈,可结局是父母的话还没说完,孩子总会找借口避开,比如说告诉父母自己去做作业了,或者扯开话题,说自己好饿,要吃饭。总之每次的沟通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而父母都是责怪孩子不和自己多谈谈,可是我们是否想想孩子为什么不和我们谈。
回想起与孩子的谈话,你是不是在孩子的面前喋喋不休的说教,或者是以盛气凌人的气势压倒孩子,认为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孩子必须无条件的顺从。可是我们忽视了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他独立的思考能力,他也有他的情绪,还有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作为父母的我们,总像对待《病梅馆记》里的梅花那样,想让孩子随我们的想法成长,而忽视了孩子原本的喜好、个性。
三、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刷爆了朋友圈,面对三个家庭三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人们讨论不停。而最让大家热议的则为宋倩对女儿英子的强制教育。
英子喜欢乐高,喜欢天文学,梦想是考南大天文学专业。但母亲宋倩认为报考名校——清华,认为只有这样孩子才有发展前途。因此长期粗暴干涉孩子的兴趣爱好,严格监督孩子的学习进程。长期的性格压抑导致英子偏离了正常的发展轨迹。
英子坚持报考南大,受阻后夜夜失眠,最后一个人跑到深圳。在桥上英子诉说自己承受的压力和负重,母亲宋倩痛哭流涕,怎么也理解不了自己和孩子产生隔膜、酿成苦果的根源是:没有尊重孩子的兴趣选择。
很多父母都和宋倩一样,总是以父母的权威压制孩子,认为只要自己给孩子做的决定都是对的,认为自己绝对不会错。可是,他们忘记了,他们忽视了孩子是自由的个体,有其精神喜好,也有其心里活动。
面对孩子对自己的不满,他们不是静下来和孩子交流从而知道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直接忽视孩子的想法,并用家长所拥有的“特权”,直接责备孩子,甚至打骂孩子。
教育专家陈鹤琴曾说,孩子幼小的心灵极易受到挫伤,人和粗暴武断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合适宜的,只有用温和的方式,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所以遇到事,给孩子更多诉说的机会,听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打骂孩子。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千万不能遇事就怪孩子,并用家长的权威性责骂孩子,这样只能让孩子以后遇事都藏在心里,并离你越来越远。
四、
那么父母如何正确又完整的聆听孩子的内心呢?
作为父母,你是否希望自己说的话在孩子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希望自己在诉说时孩子能够认真的倾听,并了解明白你的心声?
而作为孩子,也如此,他们也希望自己在父母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希望父母能认真的听自己诉说。
于是就需要父母倾听时与孩子共情。即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处境,感受孩子的心里活动。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一书中曾说过:"人类有一种天性,就是会关注别人的命运,会为别人的幸福而感到满足,为别人的不幸而感到悲伤,看到不公平的现象,也会感到不满。虽然这些事跟我们没什么关系,可我们就是会在意,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象别人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并产生相应的情绪,有时还会为此而做点什么,这种现象就叫共情。"
所以,父母在聆听时,要和孩子一样有共同的情绪,并表示愿意做点什么。这样孩子才会认为,父母懂自己,与自己感同身受。
其次,父母在聆听时,要做一个认真全神贯注的有效的倾听者。
在《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这本书写道,父母成为一个有效倾听者需要“全神贯注”的功夫,包括看——眼神的接触及注视,与听——耳朵的接收及传递“我正在听”的反映信息,适时给予孩子回馈和反映。
为此在父母倾听孩子吐露心声时,除了捕捉语言信息以外,还要捕捉非语言的信息,如脸部表情、手势、眼神、坐姿与音调高低快慢等。有研究表明,这些非语言的行为传递的信息有可能比语言沟通更重要,更真实。
当听完孩子的诉说以后,一定要记得,给孩子反馈,比如一个关注的眼神,一个爱的抱抱,一句赞成的话“是的”,“我也赞同”等,或者偶尔点头,这样的反应都能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因为这些信息在传递着“我关心你,我正在听,我在乎”的信息。让孩子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
可是如果你努力做到共情,全神贯注的有效倾听者,孩子还是不愿吐露心声,那该怎么办?
把被动变成主动,主动引导孩子。主动创造与孩子交谈的机会,比如给孩子说:宝贝,来,妈妈有秘密和你分享哦。
也可以在孩子闲暇时参与孩子的游戏,一边游戏,一边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话,而这个时候,父母千万不能打断,而是要认真的做一个聆听者。
你要明白,倾听者的最终目标不是让对方感觉好一些,而是通过倾听给与对方尊重,最终帮助他充分发挥出聪明才智,这才是倾听的终极目标。
为此父母要用心聆听,与孩子用心交流,这样你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与孩子越走越近,甚至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