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每个周末我都深受建筑噪音的困扰,因为住在一个新开发区域的新小区里,四面八方都是工地施工和楼房装修的噪音。早上七点钟还在睡觉,就会准时被卧室对面打桩机“duangduangduang”的撞击声敲醒,逃到书房想上会网看会书,隔壁刚交房的小区就开始此起彼伏的装修声,嗯,上个月是砸墙,这个月看来木工上阵了,这架势至少再忍2个月。
为此我专门搜索了一下可不可以和市政投诉工地周末施工,答案当时是不。工地没有这个义务停工啊,政府卖地不就是为了把这一堆田地、荒地赶紧变成大工地,再变成腰缠万贯的小高层小洋房卖给年轻人吗?
除了关上窗户,戴上耳机,调整心态,我已经无路可选了。自己选的房子,哭着也要熬下去,熬到它变成成熟小区,再没有建筑施工的噪音。
这个时候我会无比怀念我以前租住的老破小区,清晨是鸟叫,夜晚是虫鸣,偶尔有电动车防盗的哔哔声,还有楼下老大爷大声吆喝的声音。但是租房也有很多讨厌的地方,比如每个月固定支出的沉没成本、一年一涨的房租、不靠谱的物业和审美非常差劲的中式装修。
一个想留在城市的年轻人,这个时候往往会咬咬牙选择买房,而在中国很多大城市,他大多会选择购买新房,也就是期房(刚刚盖好地基,毛都没有只有概念的一个楼),然后在1到3年的时间里,同时承担房租和房贷。面对每个月固定从工资卡里划走的一大笔钱,却会对身边的人包括自己笑笑说:"能早点上车就是福气,晚一点就买不到这个价格了。”
哦不,是福报。年轻人的福报。
在整个国家城市化的进程面前,个人其实是别无选择的。杭州目前所谓的限价,导致的结果就是新房均价低于二手房,年轻人考虑了一下每平方的均价、产权年限、区块概念、户型结构(比如希望有三室两卫,明厅明卫),以及受到处女房心态的影响,都会选择购买期房。
杭州的期房意味着什么?新地皮+概念。
在这块崭新的地皮上,你要努力睁大眼睛去看啊,睁大眼睛你才能看到:3年后的地铁站,5年后的金融岛、科技岛、市政新区,8年后的繁荣商圈,以及薛定谔的学区。神也无法保证购买时开放商打包票的学区真的就是你孩子上学那一年,上的那个小学。而这些概念靠的是什么?是政府(开发商)收了你贷款30年掏出的真金白银,再拨出一部分作为市政建设资金,以及引进高新企业的税收补贴财政补贴。那未来五年十年的繁荣幸福,靠的还是年轻人每天996赚来的钱(当然还得掏空父母养老的口袋),再换成楼下某某生鲜的小龙虾和车厘子,隔壁幼儿培优中心钢琴老师的工资,小区门口办2000充值卡才打5折58元剪个头的Tony老师。
而对于刚刚搬进新房的年轻人而言,他要接受的是战斗力为渣渣的配套,还有周边先后建造和施工的小区散发的此起彼伏的施工噪音、粉尘,缺少绿化和生活便利性的孤岛状住宅区,买菜基本靠外卖,出行基本靠滴滴和共享单车。
高企的房价能带来幸福感吗?不能。除了费点心去营造属于自己的八九十平方的小空间,重金砸砸装修好驱散外部糟糕的居住环境带给自己的闹心事儿,一个年轻人还能指望做点什么呢?
在城市宏大的发展概念前面,除了小确幸和小精致,我们只能渐渐沉默。因为城市生活这道选择题不是选择了一次就可以结束的。它就像《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里的游戏一样,一步步增加你投入的筹码,再用更高的目标去刺激你。
第一题,要从家乡来到大城市?如果你选择是:
第二题,要在大城市买房吗?如果你选择是:
第三题,要选择买车吗?如果你选择是:
第四题,要选择买车库吗?如果你选择是:
好的,还有车子,还有结婚,生子,还有是否要买下一套学区房?
到底是什么在最终点吸引着我们?走到选择题最后的人,真的就赢了吗?
还有些聪明的年轻人选择变成出题人。把这个房子捂热乎几年,一边等待资产增值,一边想办法杠杆购买新的期房,新的地皮+概念,过几年再倒手买卖,以经济大盘和城市发展为赌局的筹码,用高杠杆+高投入来撬动未来的固定资产增值空间。这是一场更加考验心力、财力和勇气的游戏,已经足以吓退很多人。也让水库论坛的炒房流变成当代中产阶级致富圣经。
周末的时候和几个邻居一起吃饭,大家都是同龄人,一起买期房、装修、入住,为建筑噪音和粉尘头疼,也在买房入住后面临新的选择题,要结婚生孩子吗?说着说着,场面就变得低沉下来。大家都挺迷茫的,感觉自己都没活明白,该怎么对待后面的人生;更重要的事,自己还没有找到活着的乐趣,为什么要走向明明知道会更艰难的下一步?
于是我们继续吃肉喝酒,得过且过。至少在当下的那一刻,来自味蕾的快乐是真的,有人倾诉和共鸣的快乐也是真的。
哦对了,我们这些购买期房的年轻人,好像还是有一个共同的未来想象,那就是以后能住在一个有大院子的房子里,周围有森林和小溪,院子里养很多很多的小动物,做个小池塘养鸭子,做个小狗窝养狗子,家里还有猫和兔子,自己种种花,每天都能看到日落时分。
这是很好的想象,就像在城市千千万万的火柴盒里,长出了一片桃花源。
欢迎关注我的豆瓣、知乎同名账号:Ries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