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其貌不扬,身高不足五尺,但由其担当总编修的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永乐大典》的问世,足以让其名字彪炳千古。
不过矮子在政治舞台上,有些外行甚至是“白痴”了。见风使舵、趋炎附势或是厚黑之类的政治学问显然与他绝缘,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会在他身上上演了一幕个人的政治悲歌。
解缙刚刚入朝为官时,正值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之时,胡惟庸案、李善长案、蓝玉案等等牵连了十几万人,朱元璋把自己身边的心腹大患们一个个送上了断头台。眼见于此,不谙政事的解缙按耐不住了,兼济天下的使命感让这位后生有了给朱元璋上书劝诫的念头。特别是朱元璋对其言道:“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这给解缙已莫大鼓励。主子都说了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当臣子的自然是卖力了。于是解缙给朱元璋上了万言书,直言朱的种种过失,可想老朱作为一国之君竟被一毛头小子责难,心里极为不舒服。或许是杀戮太多了,老朱为了展示其仁厚的一面,终没有向解缙开刀,并赞解缙是旷世奇才。不过紧接着老朱就命解缙的父亲把解缙领回家了。并留下了“大器晚成,若以尔子归,益令进,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的安慰话。于是解缙第一次为官就这样结束了。不过解缙并没有悟出第一次罢官的原因,这也直接导致其最后命丧黄泉。
明成祖上台后,或许是想显示其宽德仁慈帝王之相,再次启用解缙。并让其担任了《永乐大典》的编修,朱棣曾对身边的大臣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想必解缙听到此话可说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了。
不过紧接着解缙就在立储的问题上栽了大跟头,坐稳天下之后,朱棣便将选择接班人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朱棣心里,次子朱高煦显然是最佳人选,因为其与朱棣极为酷似,有文有武,而长子朱高炽则较为懦弱。不过朱棣显然不敢轻易做这个决定,毕竟在皇位继承问题上中国素来有“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幼”的传统。于是朱棣召见了“不可一日少”的解缙,试探的问谁是最好的接班人,解缙不假思索的答道:“为长,古来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兴争端。先例一开,怕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
解缙的这一回答于理来讲,显然是不错的,不过解缙违背了皇帝的心意,这无疑在君与臣之间留下了一层隔膜。解缙忘了为官的一句信条:奴才只需做好本分事就可以了,主子的事千万不要干涉更不能违背。正因如此,解缙的仕途也就走上了终点,在朱棣与朱高煦的共同导演下在永乐八年(1410)给解缙按了个私见太子“无人臣礼”的罪名,投入大狱。
不过事情还没有到此结束,到了永乐十三年(1415)明成祖的一句“缙犹在耶”把解缙送上了黄泉路,被锦衣卫灌醉后活埋于雪中。一代博学大才就这样结束了自己47岁的生命,而其亲属也被流放发配。当然解缙的死,并没有使朱棣改变接班人,于是在明朝历史上上演了两幕叔叔夺侄子皇位的血腥悲剧。不过朱高煦显然没有其父的政治军事手腕,最终败在了明宣宗朱瞻基的手下。
翻开一部中国历史画卷,才子们在政治漩涡中似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一旦踏上这条路,等待的要么是死亡,要么是凄惨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