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李舸:4.2萬名援鄂醫療隊員肖像照拍攝幕後

生於1969年的李舸,4月底即將過52歲的生日。最近兩個月,這位年過半百的中年男人經常落淚,問及原因,他說當面對醫療隊員的真情流露時,人都會掉淚。

對話李舸:4.2萬名援鄂醫療隊員肖像照拍攝幕後

△李舸

2月20日,李舸以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人民日報記者的身份前來武漢,帶領攝影團隊為援鄂醫療隊員拍攝肖像,經過60多名隊員一起努力,歷時一個多月拍攝,完成了30個省市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346支醫療隊伍、4.2萬餘名援鄂醫療隊員的肖像照片。

“我們的目的是要賦予這些照片以精神力量,通過鏡頭,記錄2020年這段歷史背後的人性光輝。”李舸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希望通過一張張援鄂醫療隊員的肖像,傳遞出對生命的敬畏,並傳播一種堅強的精神力量,感染世人。

4月20日,現代快報記者在武漢對話李舸,他向記者講述了此次拍攝的幕後故事。

60多名隊員共同拍攝

現代快報:近幾天湖北衛視推出了紀錄片《見證》,引發了大家的關注。能否請您講一講拍攝背後的故事。

對話李舸:4.2萬名援鄂醫療隊員肖像照拍攝幕後

李舸:我是中國攝協主席,也是人民日報的記者,來武漢拍攝記錄,是本能,更是職責。我們這次為醫護人員拍攝肖像的團隊有60多人。

現代快報:這60多名攝影隊員都是哪些人?

李舸:包括中國攝影家協會的小分隊5人,人民畫報社4人,湖北省攝影家協會18個人,河南省攝影家協會10個人,還有你們現代快報攝影記者顧煒,以及人民日報、新華社、中新社、澎湃、南都等新聞媒體攝影記者,再加上醫療隊的部分攝像愛好者,一共60多人參與到我們的拍攝工作當中了。我對大家充滿敬意。

對話李舸:4.2萬名援鄂醫療隊員肖像照拍攝幕後

現代快報:為4.2萬名援鄂醫療隊員拍攝肖像的想法是怎麼產生的?

李舸:這是中央指導組宣傳組提出來的。2月19日,我接到電話,說我應該來武漢,把前方攝影力量組織起來,如果來晚了這份歷史記錄就沒有了,所以就得趕緊來拍攝第一批隊員的肖像。得到人民日報、中國文聯的同意後,中國攝影家協會5人小分隊於2月20日晚上就抵達武漢了。

拍攝時我經常流淚

現代快報:剛來武漢是什麼情景?

李舸:一來就投入拍攝,21日早上8點,進入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找到北京中日友好醫院醫療隊所在的病區,開始為他們隊員拍攝肖像。

當時其實非常緊張,我們只戴著普通的外科口罩,因為一心想著要趕緊把第一批醫療隊員的肖像拍完,需要在不同醫療隊換班時間拍,所以在不同樓層和病區來回跑,根本沒有時間吃飯,到晚上10點才出來。

對話李舸:4.2萬名援鄂醫療隊員肖像照拍攝幕後

△3月6日,中國攝影家協會小分隊隊員在武漢為援鄂醫療隊隊員拍攝肖像

對話李舸:4.2萬名援鄂醫療隊員肖像照拍攝幕後

△3月8日,中國攝協小分隊成員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為醫護人員拍攝肖像

現代快報:後來你們怎麼調整拍攝方案的?

李舸:很快我們發現把所有攝影隊員派進病區拍攝有風險,如果一旦有隊員感染,就會牽涉醫護人員,影響大局。所以,我們分兩撥,一撥去醫療隊駐地拍攝,一部分去醫院病區拍攝,這樣進程就加快了。在駐地,一支醫療隊員,一天就可以拍完。

對話李舸:4.2萬名援鄂醫療隊員肖像照拍攝幕後

在醫院我們選擇了兩個點來拍攝,第一個是在醫護隊員們吃飯的電梯廳,一個是在淋浴間入口處,因為這兩個地方是他們可以脫口罩的地方,這樣我們就可以拍攝他們脫口罩的肖像照片。

對話李舸:4.2萬名援鄂醫療隊員肖像照拍攝幕後

湖北省委宣傳部和湖北省文聯起了很大作用,他們負責聯繫各地文聯,然後直接找到當地攝影家協會,完成了武漢市外一萬餘名醫療隊員拍攝。拍到了3月底,我們就拍攝完了,全國4.2萬名援鄂隊員基本實現了全覆蓋。

現代快報:我們還注意到你們也拍了一些小視頻,網友很感動,這個是怎麼拍的?

李舸:拍攝過程中我們小分隊增加了兩個自選動作,拍攝小視頻,問醫療隊員一句話,“疫情結束之後你最想做的事”,或者“你最牽掛的人是誰”,每個人問一句話。但在問的過程中就出現了很多打動人的東西,不少人說著說著就眼淚流下來了,有人就拿出了手機,說這位患者就是他最關心的人。所以就有了拍攝醫務隊員手持手機的相片,這組照片出去後,很有網友就說看到了醫患關係最理想的樣子。

對話李舸:4.2萬名援鄂醫療隊員肖像照拍攝幕後

△李舸團隊拍攝的肖像

現代快報:聽說你會經常流淚,哪些細節和場景會讓你流淚?

李舸:我這些年也是見過一些生死,自認為內心足夠堅毅,但這次面對醫療隊員流淚的時候,我還是忍不住,因為當我們問他們疫情結束後最想去做什麼,有的醫療隊員告訴我,“我要去我父親的墳前給他上柱香”,邊說邊哭。還有一個男護士說他的孩子10個月了回去都會叫爸爸了,說完眼淚唰一下就下來了。有些人流著眼淚在笑……

對話李舸:4.2萬名援鄂醫療隊員肖像照拍攝幕後

△李舸團隊拍攝的肖像

人都是有共情的,我看了之後,就覺得很感動,眼淚就下來了。但我覺得這個過程是一個非常好的心理療法,無意間給了高壓工作的醫療隊員一個釋放的機會。

拍攝肖像是為了表達對生命的敬畏

現代快報:你在武漢拍了這麼多張肖像照片,哪一張是印象最深的?

李舸:在武漢,我印象最深的一張照片是第一天拍的。拍的是北京三院的一個護士叫耿娜,因為那時自己很恐慌,我想正是這種恐慌,剛好與當時武漢的環境契合,傳導給醫療隊員了,她也有一些回應。

對話李舸:4.2萬名援鄂醫療隊員肖像照拍攝幕後

△耿娜

耿娜這張肖像是我到目前為止印象最深的,護士臉上有些創可貼貼著的,印痕非常深,眼神很寧靜,但又有剛毅的感覺。這張肖像現在用到了中國第一本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畫冊,用作封面。

現代快報:你覺得你們的拍攝的目的是什麼?

李舸:拍照、做採訪,其實工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內容,拍照片不是考慮光線、構圖,而是要傳遞出的觀點、立場和態度,往大一點說是傳遞一種精神的力量,新聞作品的價值就在這,為醫療隊員的肖像賦予精神的力量,這是整個拍攝過程最根本的出發點。

對話李舸:4.2萬名援鄂醫療隊員肖像照拍攝幕後

△李舸團隊拍攝的肖像

現代快報:怎麼理解精神的力量?

李舸:就是我們對生命的敬畏,對人性的追問和關懷,這次是我們要做的東西。比如很多90後、00後的醫療隊員,他們可能就是跟我們擦肩而過的小姑娘小夥子,他們出於對職業最本真的反應,勇敢地來到武漢,我想這會為他們人生增添一抹亮色。當他們到中年的時候,也許會遇到人生的挫折,但他們可能會想到當年我做過一件這麼有擔當的事兒,會成為他們繼續前進的動力。

所以,這4萬2千多名醫護工作者,他們帶給社會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我們只是通過鏡頭,做了這麼一件替他們傳播的事情。

現代快報:聽說你們還有針對湖北本地醫護人員的拍攝計劃?

李舸:是的。湖北本地醫護人員一樣辛苦,作出的犧牲同樣大。我們最近也在籌劃,給整個湖北的醫護人員拍照片,一旦疫情過去,人員流動後,我們也想招募更多的志願者,為我們湖北的醫護工作者拍照。

現代快報+/ZAKER南京 特派記者 熊平平 王衛/文 李楠/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