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對無症狀感染者實行“14+14”,體溫異常學生不得入校

  4月20日下午,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第四十四場新聞發佈會。

浙江對無症狀感染者實行“14+14”,體溫異常學生不得入校

浙江對無症狀感染者實行“14+14”,體溫異常學生不得入校


浙江對無症狀感染者實行“14+14”,體溫異常學生不得入校


  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首先通報了全省最新疫情情況:


  4月19日,浙江無新增確診病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2例。截至4月19日24時,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1218例、出院1217例、死亡1例,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50例、出院32例,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54例(其中境外輸入43例)。全省共追蹤到密切接觸者47782人,尚有269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浙江疫情防控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但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任務仍然繁重,必須時刻堅持底線思維,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全面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以“兩手硬、兩戰贏”的新作為充分展示浙江建設“重要窗口”的使命擔當。



加強無症狀感染者精準防控


  無症狀感染者是當前疫情防控的最大風險點。浙江對發現的無症狀感染者率先實行“14天定點醫院醫學觀察+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


  為推進省際健康碼安全轉換,對近期武漢來浙人員開展免費核酸和血清抗體檢測服務。此項措施取得積極成效,自4月8日離漢通道解除管控以來,浙江已檢測出由武漢輸入的無症狀感染者共4例。


  由於無症狀感染者一般分佈在原疫情嚴重地區,根據國家相關部署,浙江將進一步加強離漢離鄂人員健康檢測和管理,決定對近期來自或途經湖北,且從事教育、醫療工作和公共場所、交通運輸等服務的重點人群,全面開展免費核酸檢測。教育、醫療機構的檢測對象包括從事安保、保潔、保育、護理等工作人員。對離鄂人員持有當地醫療機構近7天內檢測報告的,經核驗後可免於檢測。同時,鼓勵各地、各單位對近期所有離鄂來浙人員在上崗前進行核酸檢測


  各地設立的綜合服務點務必本著服務至上原則開展檢測工作,確保核酸等實驗室檢測報告出具不超過12小時,確保抵達服務點採樣到完成省際“健康碼”轉換全流程不超過24小時。對因檢測需留觀住宿的,一律提供免費服務。省防控辦將通過“浙裡督”平臺對受檢人員進行回訪,運用“互聯網+督查”推動各地提高檢測效率和服務質量。浙江還全面開展無症狀感染者血清流行病學調查,以便及時發現潛在的傳染源。



完善從“大門”到“小門”防控鏈條


  圍繞防範境外疫情輸入,健全“一碼一庫一平臺一指數”精密智控體系。對本省口岸入境人員嚴格實行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加強與省外口岸入境人員信息共享和工作聯動。鑑於不同地方管控政策存在差異,依據浙江實踐形成的風險點判斷,決定對在省外第一入境點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滿來浙,卻無法提供當地解除隔離前有效檢測證明的人員,免費開展核酸檢測;對檢測結果為陰性的,方可賦予浙江“健康碼”綠碼


  隨著防控舉措的深化,疫情由空港口岸輸入的風險已總體可控,但浙江地處東南沿海,必須進一步阻斷疫情從海上輸入的可能。浙江實施防範打擊非法入境“淨海”專項行動,整合多部門力量開展海上集中巡航,對口岸特定區域實行24小時值守,全面落實船舶管控措施,堅決防止船舶非法入境、船員違規登陸等行為,嚴厲打擊海面偷渡等犯罪活動,構建多層次全方位防控鏈條,堅決守好海上“大門”。


  浙江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但防止疫情反彈這根弦不能松,尤其要堅持不懈守好“小門”。各地、各單位必須壓實屬地責任和主體責任,加強社區廠區商區和公共場所、公交工具等安全管控,充分運用“健康碼”管理機制。不能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是綠碼了,覺得查與不查一個樣。“健康碼”是對少數需要管控的重點人員流動作必要限制,只有正常查驗,才能讓機制發揮作用。也不能因為有個別來自外地的綠碼人員被查實是無症狀感染者,而對“健康碼”有效性產生懷疑。相關個案所暴露出的漏洞,完全可通過強化省際互認的管理措施加以彌補。實踐證明,“健康碼”是及時精準識別風險隱患的便捷工具,更有不斷拓展服務功能的空間,希望各地積極運用和探索,全面築牢切斷傳染源的“防火牆”。



穩步推進經濟社會秩序恢復


  經濟社會秩序恢復是系統工程,需要各地增強緊迫感,進一步營造上下聯動、齊抓共促的濃厚氛圍。對標對錶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時提出的明確要求,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奮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根據對全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形勢綜合評估,經省委常委會慎重研究,各設區市“兩會”將於4月下旬召開


  這是浙江推進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的重大決策部署,是確保“兩手硬、兩戰贏”,力爭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的重要工作舉措。為順利開好會議,確保疫情防控萬無一失,浙江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在依法依章全面履行各項程序的前提下,著力優化會議安排,探索視頻會議、分會場等形式減少聚集。同時,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健全相關閉環管理機制,進一步嚴肅會風會紀,確保各地“兩會”圓滿召開。


  學校開學復課也是社會秩序恢復的重要標誌


  繼全省高三、初三年級開學後,本週又有中學其他年級以及小學高年級同學返校,全省高校將從4月26日起至5月10日陸續開學。


  為保證開學復課安全有序,浙江對近期來自或途經湖北的所有師生免費開展核酸和血清抗體檢測,未發現有陽性情形。各地全面落實“大數據+網格化”校園精密智控,組織分級分段分時報到,切實細化校園和班級防疫規定,並有針對性加強心理健康工作。


  由於難免出現學生髮熱等症狀,建立校園應急處置機制。學生基本醫療保險在浙江已實現全覆蓋,考慮該群體的特殊性,為更好地維護公共安全,浙江作出規定,對學生髮熱到醫院就診,因新冠肺炎診斷需要所進行的核酸和血清抗體檢測費用,將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

。這裡需要強調,家長作為孩子的監護人,要主動配合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特別是如實申報健康狀況,自覺遵守體溫異常學生不得入校的規定,共同履行確保校園安全的責任。


  穩外貿是當前經濟工作的難點,也是事關經濟秩序恢復的重要基礎


  據統計,一季度浙江出口同比下降10.4%,但3月份增長5.6%,分別高於全國1個百分點和9.1個百分點;出口總額佔全國比重13.2%,高於去年同期0.2個百分點。


  由於全球疫情快速擴散蔓延,浙江超七成外貿企業遭遇訂單延遲、削減乃至取消,對產業鏈上下游也造成嚴重衝擊。為此,浙江加快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又切實將穩外貿擺在穩企業防風險的突出位置,努力穩住經濟基本盤。


  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要加大體制創新和政策支持力度,充分發揮廣大浙商的智慧和韌勁,分區分類開拓國際市場,尤其是加強優勢產品競爭力培育,促進傳統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拓展線上貿易渠道和多元化營銷體系,全力保持國際供應鏈暢通,並適時將部分外貿產能轉向國內市場,儘可能降低疫情對經濟運行秩序造成的負面影響,化危為機提升浙江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浙江對無症狀感染者實行“14+14”,體溫異常學生不得入校


  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就已解除隔離的部分來浙人員再進行核酸檢測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現在國家規定對入境人員都在第一入境點所有省份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對按當地要求已解除隔離的部分來浙人員,為何還要再進行核酸檢測呢?


  首先要申明的是,並非對所有在外省解除集中隔離的來浙人員進行核酸檢測,而是對未經相關檢測即解除隔離的人員,來到浙江後需要補檢。這是浙江賦予“健康碼”綠碼的前提條件。反之,假如在外地已有檢測報告,到浙江自然無需重複檢測。


  為什麼要採取此項措施呢?這要從浙江集中隔離的規範要求說起。在浙江,凡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須經兩次核酸檢測。其中,第一次核酸檢測須在進入集中隔離週期3天內完成,第二次核酸檢測須在集中隔離13天后進行。恰恰在13天后的檢測中,發現仍然存在無症狀感染者。可見,在解除隔離之前,相應的檢測不僅必要,而且十分重要,是一道攔截風險的“防火牆”。


  兩次核酸檢測是浙江經風險評估後作出的規定,是基於嚴格防控所採取的必要措施。客觀地講,由於各地尺度有差異,有的地方在14天期滿時未作檢測即自動解除隔離。在先前無症狀感染的問題並未凸顯之際,這樣的安排也較為普遍。但浙江對新冠肺炎的認識在不斷深化,尤其是處於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狀態連當事人自己都不知不覺,所以必須採取針對性措施。


  入境人員在隔離後來到浙江,大部分都是返回家鄉,或者較長一段時間來浙江工作,做一次免費核酸檢測並不礙事,關鍵是更加安全,更讓別人放心,也讓自己安心。希望入境人員的相關聯繫人做好引導,最好在省外出發前就完成檢測,也可以第一時間到浙江各地的綜合服務點進行檢測。總之,既然設定了全省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實施規範,無論涉及誰,無論他來自哪裡,都應按照既定的要求進行閉環管理。


有的地方曾一度取消了“健康碼”亮碼管理,為何要加以恢復?現在對“健康碼”還有這麼一種說法,認為主要依據自己報備健康狀況,所以並不精準。對此有何解釋?另外,浙江實行“健康碼+測體溫”校園准入機制,但許多學生並沒有智能手機,如何具體操作?


  “健康碼”是浙江精密智控機制的重要支柱。如果說“健康碼”在杭州餘杭起步時,主要是靠個人據實申報健康狀況,到全省推行之際,已在頂層設計和管理模式上作了全面升級。依據國家《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在嚴格設定場景的情況下,通過對人員軌跡大數據分析和密切接觸者大數據篩查,能有效掌握到過高風險地區或接觸過高風險人員的重點人群,這是“健康碼”精準性的基石。也就是說,雖然在發燒、咳嗽方面需要主動申報,但在風險等級更高的相關問題方面,即使誰有所隱瞞,後臺仍然能夠察覺。所以,它具有將個人健康信息電子標籤化的客觀保證,因而能走向全國,成為浙江防疫工作的金名片,成為促進跨地域人員流動、跨部門工作協同的技術支撐。


  浙江在當前為何要堅持運用“健康碼”管理機制?因為疫情防控仍處於關鍵時期,各類“小門”還必須管住。“健康碼”解決了人與人之間健康信息不對稱問題,使“管住重點人、放開健康人”成為可能,這是點穴式防控的關鍵所在。由於在後臺實現了涉疫情健康信息共享,這也是用“數據跑腿”代替“人跑腿”,有效降低了社會治理成本,使基層一線的工作人員都可以便捷運用。“健康碼”是數字技術對政府治理、社會治理的賦能。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仍存在較大壓力的情況下,取消亮碼管理就好比自廢武功。


  當然,隨著復工復產復學的全面推進,“健康碼”管理的具體方式應不斷調整完善。不一定採取原先純粹封閉型的管控模式,要更多地在精密智控上下功夫,更適應常態化防控的要求,與經濟社會秩序的全面恢復相協調。這需要各地不斷探索,但有一點很明確,“健康碼”應用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其實,與大家每天看手機所花費的時間相比,亮碼耗時完全可忽略不計,但它所起的作用巨大,並且能提示大家:疫情還沒有結束,絕不能放鬆警惕。


  針對學生沒有智能手機的情況,各地都有一些創新做法。比如,由家長代辦申領學生“健康碼”,並以市民卡、入學碼等為載體,建立師生健康信息數據庫,使“健康碼”管理機制在校園充分運用。所以,即使學生本人沒有智能手機,卻仍然可以採取有效方式,為廣大師生量身打造一道數字化的防疫戰線。


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王寅中就高水平建設交通強省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4月17日,省委、省政府召開了全面推進高水平交通強省建設動員大會。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召開這樣一場大會,有什麼特殊意義?下一步浙江將如何克服疫情影響,高水平建設交通強省?


  建設交通強國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全局、面向未來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於上週五高規格召開全面推進高水平交通強省建設動員大會,車書記出席並講話,袁省長主持。會議擘畫了未來30年高水平建設交通強省宏偉藍圖,明確了“迎亞運、建窗口”綜合交通三年大會戰任務,對於交通努力當好“重要窗口”建設先行官,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對標“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總要求,浙江將全面建成高品質省域、市域、城區3個 “1小時交通圈”和2個“123快貨物流圈”(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城鄉1小時送達、省內2小時送達、長三角主要城市3小時送達)。建設現代化的交通九要素,即“鐵路、軌道、公路、港航、航空、管道、郵政、樞紐、綠道”,持續放大綜合交通網絡效應。實現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鐵路,打造軌道上的浙江,寧波舟山港成為世界一流強港,通用機場縣級全覆蓋。


  把交通強省藍圖變為現實,必須舉全省之力。浙江將建立強有力的會戰攻堅機制和大會戰作戰指揮信息化平臺,健全多部門聯動和省市縣聯動機制,調動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省交通運輸廳將切實承擔起歷史使命,打好頭陣、當好先鋒。重點抓好三項工作。


  一是抓項目、促投資。對沖疫情影響,要大抓交通、抓大交通,以交通重大項目的加速推進,為穩投資穩增長提供重要支撐。受疫情影響,一季度全省綜合交通建設完成投資462億元,同比下降21%。從2月下旬狠抓復工復產,到3月份投資同比上升了15%。當前重中之重的任務是集中力量打響綜合交通建設三年大會戰。全面推進“九網萬億”基礎設施建設,三年完成投資1萬億元以上,確保今年完成投資3000億元,力爭達到3300億元。大手筆實施“十大千億、百大百億”工程,加快建設一批戰略性、標誌性、引領性的重大交通項目。


  

二是抓改革、破難題。深化交通投融資改革,著力解決交通建設“錢從哪裡來”的問題。創新交通用地保障機制,著力解決交通建設“地從哪裡來”的問題。深化交通審批制度改革,加快項目落地。


  三是抓創新、打品牌。發揮浙江港通天下、數字浙江、市場先發等優勢和潛力,做強寧波舟山港“硬核”力量,做強綜合交通樞紐,做強智慧交通,做強全球物流網,做強交通投融資體制機制,打造一批展示度高、引領性強的交通強省建設標誌性重大成果。


  在交通強省建設中,省交通運輸廳將牢牢堅持綜合交通發展與清廉交通建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確保“廉政建設無盲區”,營造實幹擔當、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


  心理學專家、杭州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心理系教授傅素芬就如何構築學生心理抗疫防線和民眾如何穩定自身情緒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隨著中小學全面復學,學校、學生和家庭如何合力構築學生心理抗疫防線?


  今年學生放假已長達3個月了,長期宅家,有些家長和孩子之間也因此頻繁發生各種矛盾和衝突,如孩子網課時間玩遊戲,作業馬虎、不能及時完成或有些孩子乾脆就不做作業等,特別是家有青春期的孩子,家長焦慮著急,親子衝突更加明顯,有家長說“再不開學家裡就成戰場了”。現在隨著疫情控制,學校發出了開學通知,有的孩子又說不想去學校了,可以在家裡自學,這下可急壞家長了。長期宅家出問題了,現在要恢復上學了又出現了新的情況。疫情不僅僅是一場生命教育,也是一場心理教育。


  隨著全面復學,大家的作息時間、上課方式、學習場所都需要有大的變化,所以復學也需要學生們進入一個心理換擋期。


  學校層面:首先需要全面細心觀察學生的情緒反應,行為方式,看看和之前是否有較大的變化。如果有很大變化,需要及時和學校心理老師聯繫,並關照家長在家裡的注意事項。另外學校應開展相應的心理活動課程,以提高學生的自我調適能力。當然學校規定的作息時間、課堂紀律、作業完成率等各種學校的規章制度,應逐漸提高要求,給學生一定的適應時間,在上網課和學校上課之間有個過渡時期。


  家庭層面: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無論孩子有怎樣的抱怨、不樂意,能放下手頭的事情,認真傾聽,試著理解孩子的情緒和孩子心理的需要,如有孩子說“我真的不想去學校”,家長可以這樣問“你能說說因為什麼不想去學校嗎?”,而不是直接去責問“你不去學校能幹什麼?”。無論孩子多大,家長一定要學會先傾聽孩子的心聲,讀懂孩子的心理需要或孩子恐懼焦慮難過的真正內容,而不要急於指責和評判,更不能挖苦和諷刺孩子。


  學生:如果是小學三年級以上學生,那麼學生一定要清楚自己是第一責任人,要學會怎樣調適好心態,適應復學。給大家一個心理調適的工具箱:


  • 基本的生存保障,也是進入好的學習狀態的基礎和準備,即做好作息規律、均衡飲食、日常運動和良好睡眠。


  • 對自己提要求,即要求自己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做好每日學習任務。


  • 每天安排放鬆時間: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如聽會兒音樂、逗會兒寵物等。


  • 保護好情緒,即遇到不快的事情及時向同學或家長或老師討論,學會表達,獲得心理支持,不要讓情緒控制自己。

  如果以上各項都做了,但還是不能安心下來,應儘快求助學校的心理老師或找專業的心理醫生。


  至於三年級以下的孩子,學校和家長的責任就更多一些,因為孩子的自主性還不夠強,更需要關注和照顧,需要用比喻、講故事的形式引導孩子,促進孩子的心理成長。


雖然國內疫情逐漸控制,但國際疫情還在蔓延,仍有輸入性病例,防控形勢嚴峻,部分民眾可能會出現焦慮不安,影響生活工作,如何讓自身穩定情緒,提升適應能力。


  隨著國內防疫形勢趨於平穩,逐漸向好的方向發展,大部分民眾對新冠病毒肺炎的擔憂焦慮緊張也逐漸減弱。但近日隨著國際疫情形勢的日趨嚴峻,輸入性病例、尤其是無症狀病例的出現,部分民眾可能還會出現焦慮緊張不安擔心等情緒,嚴重的還會明顯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工作。


  • 首先大家必須認識一點,當國際疫情蔓延,各地報告輸入性病例、無症狀病例的出現,民眾的內心出現敏感、焦慮、緊張等等這些平常看起來有問題的情緒,反而都是正常的。如果自身沒有出現一點點擔憂、焦慮緊張反而不正常了,況且這些焦慮緊張的情緒會提醒自己外出時做好防護。


  • 第二點,如果大家出現以上這些情緒,因為是合理的,大家可以順其自然地接受它,不要擔憂自己的擔憂。如果接納這樣的情緒,不與情緒抗爭,那麼也就會心平氣和的與這樣的情緒共處,該幹嘛就幹嘛。但如果有人說“我做不到該幹嘛就幹嘛怎麼辦?”那就忍,忍住了那還是該幹嘛就幹嘛,忍幾天也就習慣了,不影響工作。但如果有人說“我忍不了這些情緒,弄得侷促不安,做事不能集中注意了,那該怎麼辦?”那就需要心理學技巧或者服些穩定情緒的藥物來幫你了。


  • 第三點,那就得學會如何穩定情緒了。心理學上分析,一般來說,焦慮緊張常常來源於自我的“不合理”、“不客觀”或“消極的”的認知。大多數人的焦慮情緒往往來自於自我想象的“不合理”“不客觀”的想法,而不是現實。譬如“我去過人員密集的場所,會不會碰到無症狀感染者而被傳染”,事實是人員密集的場所只要做好防護就應該沒有風險,譬如醫護人員在一線工作只要做好防護也都沒有被傳染。


  接下來,教大家簡單的穩定情緒,提升適應能力的小技巧。穩定情緒的“三調”法,即“調身、調息、調心”,具體即為“調姿勢”、“調呼吸”、“調想法”。


  • 1.“調身”即調整身體姿勢:讓自己以最放鬆最舒服的姿勢坐好或躺好,讓全身的每一個部位每一塊肌肉都是放鬆的,如果你覺得放鬆不了,你先試著讓全身每一個部位都儘量收緊,再放鬆,類似於先緊緊地握住拳,然後突然把手攤開。


  • 2.“調息”即調整呼吸:坐著或者躺著都可以,做深而慢的呼吸,用鼻子呼吸,注意力關注呼吸以及身體的感受。讓自己吸氣時吸滿整個胸腔,同時讓肚子鼓起來,呼氣時儘量把整個胸腔和肚子裡的氣往外吐,感覺每一個肺泡的氣都呼出去了,然後再猛吸,再呼出氣。吸滿氣後可以稍停頓3-4秒鐘,這樣做三五次,情緒慢慢就平穩下來了,有時間的話可以連續做3-5分鐘左右。


  • 3.“調心”即調整想法:當出現“不合理”“消極”想法時和自己對話,儘快讓自己的想法調整過來。如自己扮演二個角色,A角和B角,A角這麼想“國外疫情這麼嚴重,回國的人這麼多,又有無症狀感染者,出去必定被感染”。B角可以這樣對話“國外疫情很嚴重,現在回國人員也比較多,確實也有無症狀感染者,說明疫情防控不能放鬆,外出到公共場所我還是需要做好防護工作,做好防護還是安全的,況且政府目前做了很多聯合防控工作,國內目前都處於低風險級別”。這不僅僅是想法的轉換,其實自己多想一些正面的事情,也會增加自身的控制感和穩定感。


  誠然,每個人都面臨不同的困難,但要學會分割情緒、聚焦具體問題是每個人都能嘗試的心理自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和節奏,大自然也都賦予我們自然的康復力量,但我們也應該拋棄對心理問題的“病恥感”,如果你的情緒已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工作,尋求專業心理干預和輔導是“聰明”的做法,也是我們應具備的自我康復力量。


  寧波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府辦公廳主任王仁元就寧波如何做好湖北來甬人員的管理服務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近段時間以來,湖北來浙復工復產復學的人員逐漸增多。寧波作為外來人口大市,如何做好湖北來甬人員的管理服務?


  寧波與湖北的經濟社會交流交往十分密切,據統計,2019年寧波市登記在冊湖北籍外來人口18.7萬餘名,目前已有14.1萬名湖北籍外來人口來寧波。寧波按照中央和省有關要求,積極穩妥推進湖北來甬人員和師生員工返學返崗返鄉,主動將管理和服務範圍從武漢來甬人員擴大到湖北來甬人員,既嚴防疫情,又柔性管理,主要採取四項措施:


  一是全覆蓋設置綜合服務點。深化“小週期”滾動排查,對4月8日0時起從湖北及武漢地區的來甬人員,第一時間轉送到綜合服務點進行核酸和血清學檢測。全市設置了40個綜合服務點,覆蓋14個區縣(市)及園區。兩項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的,由公安部門納入“甬行碼”綠碼管理;結果陽性的,立即按有關規定處置。4月8日以來,累計檢測湖北、武漢來甬人員5103人。


  二是全受控做好相關人員轉送。全市機場、火車站、汽車站等入甬通道嚴格落實“掃健康碼+核身份證+測體溫”排查機制;高速出口按現有涉湖北重點車輛核查機制排查。核查中,體溫正常的,由目的地政府送到各自綜合服務點;沒有目的地的,由場站所在地政府送到各自綜合服務點。體溫異常的,及時按規定處置。


  三是全流程做好後續跟蹤服務。

對核酸和血清學檢測均為陰性的湖北及武漢來甬人員,按規定實行14天健康監測,監測期間除上崗外,以居家為主,實行“兩點一線”上下班模式,減少不必要外出;每日2次向村(社區)或用人單位報告體溫等健康狀況。同時,要求相關村(社區)加強“健康碼”管理,耐心服務引導,不允許有地域歧視。


  四是全方位做好湖北及武漢返學師生員工管理服務。4月13日寧波市首批高三、初三學生復課,首批開學的學校總數為343所,學生應到104933人,實到102634人,實到人數約佔應到人數98%。開學一週,我們實施“一校一方案”,切實築牢校園安全屏障。從相關數據看,全市湖北籍教職工和學生總人數19233人,截至4月19日,已有17243人在寧波。我們對近14天來自湖北的所有師生進行核酸和血清學檢測,兩項檢測結果均陰性,且無發燒、咳嗽等症狀,可按要求返校,現已累計檢測湖北籍教職工和學生382人,檢測均為陰性。


  下步,寧波市將認真總結,完善方案,為所有湖北來甬人員提供細緻、快捷、柔性服務。


資料/浙江發佈

編輯/陳陽希


分享到:


相關文章: